我喜欢《无依之地》,因为在里面找得到共鸣。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人在失去了爱人和家庭后,储存了她所有青春和爱的记忆的小城也在全球化信息化带来的产业革命中荒芜了,小城里的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矿厂,纷纷离去,为了生存,她也被迫离开,一边寻找谋生的各种工作机会,一边在浪迹天涯的路上寻找自己今后人生的方向。
电影主人公的经历,实际上在这个时代的许多人身上找得到相似之处。这个全球化时代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割裂人和家庭,社区,还有宗教的关系,表面上看个人是独立了,实际上是被推着在孤独的路上狂奔。移民们离乡背井,把他乡当故乡,商人们颠沛流离,在飞机上想象着家庭的温馨,小留们更是早早离开家,被送往陌生的城市成长,我们都或多或少经历了被从故土拔根而起在异地漂泊重建自己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经常被诗意化,但是现在青春不再,父母老去,谎言的潮水退去后真相让人感到分裂和悲伤。
而像Fern一样的人们,生活在产业单一的小镇,这些小镇依赖的大多是像纺织钢铁这样的制作业,在全球化的大潮里逐一被外搬,产房被废弃,剩下的劳力们为了生活,被迫迁徙,有人投亲靠友,也有人像Fern一样走上了如候鸟般各地寻找季节工的道路。因为没有热门的社会急需的专业知识,Fern和她的朋友,就算有工作的热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能找到稳定高薪水的职业,只能在机械化毫无人情味的AMAZON的货流中心得到一席之位,这对于许许多多像Fern一样被这个时代扒拉到末端的人是一种残酷,因为这些枯燥毫无创造力的工作会让很多人逐渐丧失工作的乐趣,然后沉溺于别的感官刺激里,不能自拔。
电影展示了Fern,在失去了家庭,失去了社区和宗教的庇护,甚至也没有多少金钱的来源的情况下,如何重建自己和这个世界和周围人的联系,还有在飞速老去的路上,又如何能找到一个稍微体面自尊的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她选择的是离开那些曾对之抱有幻想的人,组织和社会,家和息息相关的小城不在,她就已经被社会给放逐了,安全感已经被摧毁,回归只能让她在精神上更漂泊不定。在路上,在美国独有的一望无际,天苍苍野茫茫的原野里和偶遇的人互相支持,互通善意,依赖自己,寄情于山水,或许比依赖社会依赖体制依赖亲人和朋友更能让一个人拥有一个体面的精神世界。
一些人选择了热门的专业,比Fern她们读了更高的学位,远离家乡找到了稳定高薪的工作,有幸被资本家赏识,实际上却离家庭幸福越来越远,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也更少,精神上的饥渴,焦虑,流离失所和Fern她们是同出一撤的。Swankie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是在得了癌症以后才意识到自己要什么,放弃了工作离家出走,去过成全自己的生活。
我还是觉得电影有点美化了Fern的老无所依颠沛流离的生活,从某个方面来说,这也有点像给Fern那样被迫离开家园浪迹天涯的人灌输的一种鸡汤。
我也忍不住想到了汪峰的那首《老无所依》,Fern代表的失去家园的人远不止美国人,那些中国的民工们北漂沪漂们,也许也会在这个电影里找到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