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朋友最近都突然“富”了起来,跟这一两年股市房市突升有关。
工作过十几二十年的,只要把退休401k放满,选指数共同基金的,比如标普500或nasdaq指数的,现在账上有几百万不奇怪。我还听说过,联邦政府时不时有报道,说最高的退休账户有多达7百万的,现在恐怕更多了。这可能跟他们很早就进入联邦政府工作有关。听起来很简单,是吗?但是,事情却不是这样简单。
我刚毕业去的那个公司就很糟糕,它的401k基本都是垃圾共同基金。好在我去了没多久就离开了,要把钱转出去还不容易,像割他们的肉似的。我后来的单位选择相对比较多,但也有差别。相比之下,自己的Roth就啥都有,可以购买股票都行,但单位的401k只能购买共同基金。还有同事业余销售共同基金的。攻略是,先请你吃午饭,介绍项目,引你上钩。吃了人家的嘴软,加上是自己的同事,很容易相信上钩。
开始基本上是乱投资,只看短期的表现,但是重要的一条是现在的表现不能代表将来的。短期的表现也是这样。后来读到巴菲特的著名言论,基本认识到指数共同基金比较好,不需要什么打理关注。巴菲特也为他老婆购买指数共同基金。看过电视剧《Billionaire》都知道,能玩转短期股票的基本都是依靠内线消息,国内就更不用说了,能割韭菜的都是有来路的,跟他们玩你输定了。
不少华人都比较节省,但钱却没有放到该放的地方。不少人把钱放到银行里去,可惜现在的银行利息几乎没有。我80年的末来美,活期储蓄存款的利息是8%,人家还把你当成贵宾对待。贵宾室往往在银行的最高层,可以白吃白喝。谁说美国没有社会主义,这明摆着就是当年的公社食堂。那个年代,来自大陆的学生都很穷,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心里肯定是很好受的。可惜,我功课繁忙,没时间去享受这样的待遇。
一个同事没有买州里的529计划,是专门用来帮助大学学费的。他把工资的一部分存在银行里,用作孩子的学费。他孩子后来去了伯克利,是付外州的学费,一年起码有6+万才行。而另一个同事孩子出生之后就开始购买州里的529,每年都放满,夫妻两人都贡献,还可以免几百块的州税。十几年后,孩子的学费都有了。
能够富有的穷人基本都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发工资的时候,首先把钱放在自己和孩子的未来。所谓的穷人是不管他们有多少财富,他们的生活习惯还是跟过去一样节省,不赶时髦,不互相攀比,讲究性价比,讲究实用。现在的小年轻根本听不进去,非常讲究名牌,不但是月光,而且还借信用卡的高利贷。这些人要想达到财政上的自由恐怕是不可能的。
所谓的“富人”只有纸面上的富裕,有的靠经营房地产,出租屋也赚了不少钱,而且都是辛苦钱。但他们大多数的生活还是跟过去一样节省。不少亿万富翁也差不多。巴菲特常去麦当劳吃早点。老中恐怕很难理解,有那么多钱,还去那里干嘛,不怕丢身份吗?在中国印度,恐怕早就是一大堆佣人,有专门厨子为自己服务了。
很多富裕是没法重复的。但是节省,投资,是能够把普通人变成“富翁”,而这些人往往才是低调的“富翁”。工资高是好事,但花销也跟着提高。不少人基本是月光,赚多少花多少,没存款,没投资。要是没了工作,也是一贫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