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音乐会

喜欢写随感,东南西北,想到啥写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Lahntal - Weltklassik am Klavier mit Meryem Natalie Akdenizli

昨天听了一场讲座音乐会,而不是音乐会讲座。这样的形式到是蛮新鲜的,还是第一次经历,不过不太喜欢。我喜欢从头到尾仅仅听音乐,至于怎么理解音乐作品,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个人的体验不同,对同一首作品的解读也就不同。

女钢琴家叫Meryem Natalie Akdenizli。每首作品演出之前,她都要将之解剖成几段,然后一段段地表现和解说,大有打断搅扰之疑。一点都不过瘾。这是位德国钢琴家,在我们听的系列音乐会中,德国钢琴家确实不多。她15岁起开钢琴独奏音乐会,目前一年在世界各地要举办四十场音乐会,还在各地的电台播出音乐会,得到过许多大奖,从2018年起在弗莱堡音乐学院当老师。

她演出了德彪西、贝多芬、拉赫马尼诺夫和李斯特的作品。

下面是她的节目表:

Programm

MERYEM NATALIE AKDENIZLI

"Weltklassik am Klavier - Erzählkonzert: Appassionata - Virtuose Leidenschaft!"
DEBUSSY, BEETHOVEN, RACHMANINOW und LISZT
<艺术大师的狂热>


CLAUDE DEBUSSY
Aus: Préludes 2e livre
2. Les tierces alternées
12. Feux d'artifice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第二册》中的之二《帆》和之十二《游唱艺人》。

LUDWIG VAN BEETHOVEN
Sonate Nr. 23 - Appassionata f-Moll op. 57
I. Allegro assai
II. Andante con moto
III. Allegro ma non troppo - Presto
F小调钢琴奏鸣曲, Op. 57贝多芬第23首钢琴奏鸣曲,约于1804年至1806年创作,1807年2月发表,被视为作曲者其中一首情感最为强烈的钢琴奏鸣曲。此曲亦被人昵称为"热情奏鸣曲",源自于一名出版者的钢琴四手改编版本。


- Pause - 中场休息

SERGEJ RACHMANINOW
Aus: Préludes op. 23
4. D-Dur
前奏曲是序引的意思,是置于某一乐章、数个乐章或一部大型作品之前的器乐乐章。十五、十六世纪的前奏曲是用柳特琴或键盘即兴演奏的开始曲,有试奏乐器、活动手指、准备后面乐曲进入的作用。所以“短小、即兴性”是前奏曲最原始的特点。1892年起,拉赫玛尼诺夫沿着肖邦先后写出了24首钢琴前奏曲平均分布在24个大小调上,但在调性上并无规律的排列,作品大都苍凉沉闷,且不再具有即兴特点。在内容上更丰富,我们会想到辽阔的大草原、俄罗斯的雪景、及沉重的钟声等。我们还会听到痛苦的悲歌、心灵的倾诉、胜利凯旋的进行曲、命运的音调以及优美的抒情诗。在音域上,拉赫玛尼诺夫充分利用了钢琴音域宽广的特点,将他最大限度的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在情绪上,拉赫玛尼诺夫在其主观情感投入中达到强烈的宣泄的程度,是技术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受到肖邦的影响,拉赫玛尼诺夫也常常在伴奏中采用大量的琶音,从而形成了他在钢琴写作上的一大特点。肖邦的钢琴创作把琶音的运用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而拉赫玛尼诺夫又进一步扩展了琶音的性能。他的琶音音域更为宽广,跨度也更大。如Op23-4,这部作品虽然风格上最接近于肖邦的风格(类似肖邦的《摇篮曲》),但由于写作手法的不同,拉赫玛尼诺夫依然具有强烈的个人特点。这部作品完全是靠织体的变化来推动乐曲的发展,极有特色。


FRANZ LISZT
Totentanz S. 126

死之舞 Totentanz S.126 - 为钢琴与乐队而作,李斯特1849年完成了一首钢琴与乐队的单乐章作品《死之舞》Totentanz S.126 ,在乐曲中李斯特运用了著名的《末日经》来点睛,收到相当好的效果。作品的创作动机来源于1838年李斯特在意大利的比萨见到的一幅教堂壁画“死神的胜利”,上边是一个背后长出蝙蝠翅膀的丑老婆子,代表着死神,正挥起大刀,向那些毫无防备,正忧哉全然不知死神临头的人们砍去。作曲家由此得来灵感,又将这恐怖荒诞的动机同中世纪的一首咏唱“末日审判”的教会歌曲《末日经》联系起来,作成这首极富幻想色彩的杰作。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是谁?_德彪西

《小艾琳》,十九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这幅画的初衷是他为一位银行家朋友的8岁的女儿艾琳所作的画像。

 

最后,在观众的掌声中,她又加演了一首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法: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英:The girl with the flaxen hair)创作于1909-10年,同样是他晚年创作的作品。

德彪西于1901至1913年连续创作了二十四首“前奏曲”,这首曲子是德彪西所作的包括十二首乐曲的钢琴曲《前奏曲集》第一集中的第八首。虽然此曲集被德彪西自称之为“前奏曲集”,但它在构思上和形象上与传统的前奏曲已无相似之处。德彪西运用钢琴音响色彩调色板上的一切手段,创造了新颖独特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系列别有情致的音乐形象,扩展了“前奏曲”的表现领域。《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作品。

乐曲短小抒情,清新、恬静、优雅而充满活力。曲中所描述的少女形象活灵活现,她的内心世界也不是神秘的,而是富有活力的,犹如少女歌唱的清晨那样质朴、温暖,沐浴着阳光,充满着光明和幻想。乐曲是长笛与钢琴改编版本。

早在1882年,作者就根据一首名为《苏格兰之歌》的诗谱写了一首叫《亚麻色头发的少女》(The Girl With the Flaxen Hair)的抒情歌曲,歌词如下:

是谁坐在盛开的苜蓿花丛中,
自清晨起就在放声歌唱?
那是一位有着亚麻色头发的姑娘,
她的樱桃般的嘴唇美妙无双.
在夏日明亮的阳光下,
云雀的歌声在回荡,
爱情在她的心中发芽滋长.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