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不大,在世界湖泊排名上根本挂不上号,实际上它是一个水库,英文为Chosin Reservoir。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湖泊或水库,竟让好几位誉满全球的美军高级将领折戟沉沙,冤气难伸。
第一位折戟沉沙是大名鼎鼎的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顿·哈里斯·沃克中将,他在长津湖战役引起的联合国军大溃败中,慌不择路地退过三八线,在汉城附近刚想就地重整旗鼓时,却被另一辆慌不择路逃跑的韩军卡车活活撞死。这位身经百战的美国名将就这么窝窝囊囊、不明不白地死在了撤退路上,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几星期前他还意气风发地带领集团军麾下的美军第1军、第9军、南韩第2军、英军第27旅、和土耳其旅共12万大军,浩浩荡荡攻下平壤挥师北进,兵锋直达鸭绿江。没想到两星期后就一代将星陨落,闻者无不叹息。
沃克中将是参加过墨西哥战争、一次世战、二次世战和朝鲜战争的美国陆军最优秀将军之一,功勋卓著。他1912年毕业于西点军校并被委任为步兵少尉,1914年参加墨西哥战争并攻占韦拉克鲁斯,1917年5月升为陆军上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因在圣米耶尔战役和默兹-阿尔贡战役中的战功而在1919年6月破格提升为临时上校。
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指挥第三装甲师并提升为陆军少将。1943年他带领由第四装甲军重组成的第二十军,在法国登陆。在横贯法国中部的进军中扬名,他指挥的第二十军以其进军速度惊人被冠命“幽灵军”。1945年5月对德战争结束后提升为中将。作为战术家,他在欧洲战场获得了“攻势权威”的美名,并被冠以“斗牛犬”的美誉。美军还以他的名字为M-41轻型坦克命名,称这种性能良好的坦克为“沃克斗牛犬”。
沃克是一个精力充沛、丝毫闲不住的战将。只要一走出营帐,他就会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各个战场,鼓励士兵们。
他一出现,一线美军指挥官们都会非常紧张,特别是磨蹭不前的指挥官。而沃克将军对这类人也非常严格。他会面带严肃的表情,把手指紧戳在他们的脸前,并大声地痛斥道“让你进攻,进攻啊”。他常言:即使被敌军击退时也要时常想着反击。只有伺机反击,才能挫败敌军的锋芒。
就是这样一位以进攻和反击著称的名将竟然会死在撤退途中,不能不说是造化弄人。
沃克将军牺牲后,华盛顿对他算不算战死有过一番讨论,最后定论为烈士。总统杜鲁门并追授他为四星上将。
1963年,韩国总统朴正熙将一座位于汉城广津区、汉江北岸的酒店命名为华克山庄(Walker Hill)以纪念沃克对韩国的贡献。该山庄是五星级的喜来登华克山庄酒店(Sheraton Walker Hill)所在地。2009年,道峰区区长崔仙吉替沃尔顿·沃克纪念碑进行揭幕仪式,纪念碑位于沃克身亡的地点,邻近道峰站。
第二位在长津湖折戟沉沙的是美国战争之神、联合国军统师麦克阿瑟将军。同声名显赫的麦克阿瑟相比,沃克中将就是小毛孩一个了。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是美国陆军仅有的五位五星上將受銜者之一,同時也是仅有兩名被授予菲律宾陆军元帥军銜的军人之一。在美国陆海空三军中,麦克阿瑟是获得勋章最多的将军。其三个"最年轻"的经历堪称美国战争史上的奇才:美国最年轻的准将、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 联合国 军"总司令等职。
在太平洋战争中,麦克阿瑟把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军队打得丢盔卸甲、一败涂地,日本所有的精锐师团包括关东军都被他歼灭,由此获得战神之称,成为美国人心目中最具声望的军人。
然而,就是这个“堪称美国战争史上奇才”的麦克阿瑟,朝鲜战争中的长津湖成为其一生都挥之不去的梦魇。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侵占了汉城以及几乎整个南韩地区。杜鲁门下令美军支援南韩的反侵略战,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美国起草的决议,组织联合国军参加朝鲜战争,并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战争期间,麦克阿瑟组织策划仁川登陆将北朝鲜军队拦腰切断,战争形势被完全逆转。金日成军队被麦克阿瑟领导的联合国军打得屁滚尿流,残兵败将退到鸭绿江,已无战斗力。
长津湖战役前,美军和联合国军处于全面进攻态势,狂飙突进,席卷整个朝鲜半岛。前方将士势如破竹,志满意得的麦克阿瑟错判形势,认为中国军队不会参战。在10月初威克岛会晤中,总统杜鲁门问:“中国干涉的可能性怎样?”麦克阿瑟回答说:“可能性很小。中国人在满洲有30万部队,其中很可能不超过10万到12万5千人部署在鸭绿江边,只有5万到6万人能够渡江作战。他们没有空军。既然我们空军在朝鲜已经有了基地,如果中国人试图前进到平壤,那将被我们大规模地屠杀,彻底消灭。”于是,他执意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被逼到南墙的金日成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到处求爹爹告奶奶。
10月19日,在沃克的第八集团军攻克平壤10天后,志愿军先头部队分三路秘密入朝,与东线和西线的美国前锋部队发生遭遇战,史称第一次战役。据维基百科,志愿军伤亡一万余人,联合国军伤亡一万五千人。
刚愎自用的麦克阿瑟再次误判形势,认为中国军队是少数不足为虑,仍然雄心勃勃地发出了“圣诞回家”的豪言壮语。他命令西线的沃克第八集团军12万人和东线以阿尔蒙德第10军为主的10万人“用他们所属的全部部队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向北推进“。
于是第二次战役在长津湖和清川江处打响。据维基百科,志愿军6个军18个师共23万人,同联合国军西线8个师2个旅以及东线5个师共22万人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志愿军采取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首先歼灭了西线南韩军第2军大部,在东线和西线的美军结合口打开了战役缺口。接着志愿军西线部队重创美军骑1师,攻破沃克第八集团军的侧翼,沃克集团军10余万人开始全线撤退,美军第1军撤至安州地区,美军第9军收缩至价川,殿后的土耳其旅被全歼。这样,美国东线部队特别是冲在最前面的陆战第1师和陆军第7师部队在长津湖便陷入重围,据联合国军第二任总司令李奇微的回忆录,当时美军第7师的17团已经到达鸭绿江后撤退到长津湖。麦克阿瑟竭尽全力,将陆战1师等救出重围,但已无法挽回败局,只能动员300余艘水面舰艇将丧失战斗力的第10军包括陆战1师撤退回南韩,并在撤离后将兴南港全部炸毁。至此,第二次战役结束。据维基百科,志愿军战斗伤亡29,202人,非战斗伤亡 48,954人,总计伤亡78,156人。美军伤亡24,000人,韩军等其他联合国军伤亡12,000人, 总计伤亡36,000人。双方大部分伤亡都在东线的长津湖,由于交战双方的伤亡人数都非常高,长津湖战役因此被称为朝鲜战争中“最悲惨可怕”的战役。
就这样,长津湖成了麦克阿瑟的滑铁卢,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从全面进攻转为大规模溃退,一直退到三八线都没能止住脚步,不但把整个北朝鲜全部拱手让给了中国军队,还进一步退到汉城。更令麦克阿瑟难堪的是,撤退途中竟然折损一员大将-西路统师沃克中将。
美国媒体惊呼,这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纽约先驱论坛报》公开批评麦克阿瑟犯了“重大的军事错误”。李奇微在回忆录中直言不讳地说,尽管陆军第3师和陆战1师突围而出,“这次失败还是严重的,损失也是惨重的,尤其是,这次失败和损失本来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减轻的”。
长津湖战役引起的联合国军大溃败在汉城都没有止损,志愿军趁胜追击,进行第三次战役,把联合国军赶出了南韩首都汉城。据维基百科,中朝联军地面部队35.5万人对战联合国军地面部队38.7万人,战争结果中朝联军伤亡与损失0.85万余人,联合国军伤亡与损失1.9万余人。
长津湖战役后,联合国军不断遭到失败,从三八线退到汉城,再从汉城退到三七线附近的平泽、安城、堤川、三陟一线。败仗一个接一个,士气越来越低落。麦克阿瑟越来越令美国军政当局不满。美国前总统胡佛断定:“联合国在朝鲜被共产党中国打败了。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军队足以击败中国人。”
1951年4月1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将麦克阿瑟就地解职。解职命令口气很强硬:“你把权力移交李奇微中将。这一决定马上生效。至于你被免职的原因在公布于众的同时,还将把书面通知书寄给你。”
解职的方式更令麦克阿瑟难堪。他是于一次宴会上在广播中听到他被解职的消息,当时他还没有收到书面通知。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不知所措。事后他感叹地说:“总统所采取的方式不妥。从军52年的我,受到如此当众的羞辱,实在令人太痛心。我为美国在远东的所作所为感到失望。”
战功赫赫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陆军五星上将,居然在战场上被原地解职,杜鲁门的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美国民众的极大愤怒,他们甚至要求杜鲁门立即下台。
对于朝鲜战争的失败,麦克阿瑟即使到了垂暮之年,仍旧耿耿于怀,如芒在背。他至死似乎都未原谅杜鲁门,他在回忆中说:我所希望的是尽早结束战争,而不是扩大战争。 这场战争并不是我挑起的,相反,我曾多次表明:如果谁赞成派遣美国地面部队在中国的国土上开战,那他的脑子一定有问题。
1962年5月2日,82岁高龄的麦克阿瑟回到母校西点军校,接受军校最高奖励--西尔维纳斯·塞耶荣誉勋章。在授勋仪式上,他即兴发表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感人的一次演讲《责任-荣誉-国家》:"我的生命已近黄昏,暮色已经降临。我过去的音调和色彩已经消失,它们已经随着往事的梦境模糊地溜走了。往日的回忆是非常美好的,是以泪水洗涤,以昨天的微笑抚慰的。在梦境里,我又听到隆隆的炮声,噼啪的步枪射击声,战场上古怪而悲伤的低语声。然而,在我黄昏的记忆中,我总是来到西点,耳边始终回响着:责任——荣誉——国家。"
第三位在长津湖折戟沉沙的是李奇微将军。他是在朝鲜战争没有结束就被解职的第二个联合国军总司令。虽然他被解职的理由比麦克阿瑟来得冠冕堂皇,去欧洲任盟军司令。然而,当时欧洲并没有战事,朝鲜战争却如火如荼,大战中临阵换将更是兵家大忌。把一位正在指挥战争的三军元帅掉去任闲职,不能不让人深思。华盛顿之所以决定在朝鲜战争未结束再次总司令换马的原因是,李奇微没能挽回长津湖败局,把麦克阿瑟丢掉的北朝鲜拿回来。
李奇微一开始是代替战死的沃克中将任第八集团军司令的,走马上任的第一仗就丢了汉城。痛定思痛,李奇微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了问题:
首先,志愿军攻击时间不会很长,基本都是一个星期左右,因此是“礼拜攻势”,为什么会这样?进一步收集了情报资料后,李奇微才知道,原来是志愿军后勤保障能力差、装备落后、官兵随身只携带了3天口粮,人挑肩扛牲口驮的简易后勤再保障三四天,一次战役也就只能维持7天左右,所以只能发动礼拜攻势。
其次 志愿军为了避免被美军空袭,基本上都是在晚上发动攻击,已经成了规律,这就是月亮攻势。
因此,李奇微下令,在晚上,美军要退到与志愿军保持25到30公里的阵地。经过一夜行军的志愿军到达美军阵地前,天已经亮了,美国空军就可以出动了,志愿军立马就陷于被动。
其次,战争打到7天左右,志愿军的礼拜攻势快要完了,面临弹尽援绝的局面。这个时候,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就可以果断反扑,大胆纵深攻击。
果然,接下来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志愿军吃了李奇微新战术的不少亏,李奇微乘势收复了汉城。不过两次战役下来,志愿军习惯了美军的战法,想出了对策,双方势均力敌,打成胶着状态。
李奇微上任,虽然挽救了全面溃败的联合国军,并打退了志愿军的攻势,然而一年多来,战争一直在三八线附近的南韩领土上僵持着,第八集团军和陆战1师始终未能回到北朝鲜领土上,回到他们丢掉的清川江和长津湖,把共产主义赶出整个朝鲜半岛。华盛顿于是想换一下总司令,打开新局面。
然而,继任的馬克·克拉克将军,虽然名气在外,也不过尔尔,再打了一年多,不得不在1953年7月27日,代表联合国部队,与朝鲜陆军和志愿军,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议。他在签协议时说:“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
朝鲜战争打了三年,美国换了三个联合国军总司令,临阵换将,走马灯似的,可见这场战争打得实在不怎么样。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布雷德利(Omar Bradley)将朝鲜战争描述为“一场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敌人进行的错误的战争”。
其实,这句话,对付出惨重代价的中国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朝鲜战争 李奇微回忆录 https://www.haoshuya.com/14/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