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梦红楼 ---- 原笔原意 【未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析梦红楼 ---- 原笔原意

1,原笔原意

红学研究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各路大仙,高人,导师,教授前赴后继。可是弄来弄去我们想弄明白什么呢?刘心武老师说的好:就是要弄清作者的原笔原意,看看哪些是作者自己写的,哪些是他想告诉我们的。我体会研究原笔的目的还是要想知道原意,通过研究原笔达到明白作者的原意。否则咱研究个啥劲呀?照自己的意愿写一本不就完了吗?


 

2,通过研究原笔达到研究原意,这条路能走的通吗?也就是说咱们把能找到的红楼梦版本都找来,用心仔细一个字一个字的文本细读,逐句分析能达到目的吗?

来看看香港女作家张爱玲的研究,她曾於1960年代末期至1970年代中期 ,在美國加州時,通過研究《紅樓夢》各版本之間的增刪,推論曹雪芹的創作過程和原著樣貌。结果是令人绝望的。

张爱玲确认自己十分了解原著:“我唯一的资格是实在熟读红楼梦,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 。但“红楼梦这样的大梦,详(解)起梦来实在有无从着手之感”。


 

張爱玲認為 : 曹雪芹創作《紅樓夢》達二十多年之久,為了省抄工,不見得每次大改就從頭重抄,作者儘量利用手頭現有的抄本。在長期改寫中,早先流傳出去的抄本也亦步亦趨,跟著抽換改稿。所以各本內容新舊不一,不能僅因某處年代而判斷各本的早晚,现在所看到的都可以稱為百衲本,以回為單位,或是兩回為單位,原是一大回;也有幾回連在一起的整大塊早本,早本中又有保留下來的更早的本子。

举例如下:

凤姐问黛玉一连串的话,插入“黛玉答道:‘十三岁了。’又问道……”上一回黛玉“年方五岁”,从扬州进京,路上走了八年!


 

俞平伯根据百廿回抄本校正别的脂本,第七十九回有一句抄错为“好影妙事”,原文是“如影纱事”,纱窗后朦胧的人影与情事。


 

第三十九回贾,母说刘姥姥是乡屯里的人,周汝昌发现戚本改屯为村,俗本也都作村里人,显然都不懂这名词。曹雪芹也只用了这一次,底下刘姥姥一直说我们庄子、我们村庄上。百廿回抄本与其他脂本不同,连唯一的一个乡屯都没有,作乡里的人,力求通俗。续书却屡用屯字。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口口声声我们屯里。第一百十九回贾琏见门前停著几辆屯车,是乡下来的。

妞妞改姐姐,可能仅是字形相像,手民排错了,不能引为甲本汉化的证据。

脂本第六回宝玉“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至甲本已改为“遂与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之事”,入袭人于罪。全抄本前八十回是照程本改脂本,所以我们无法知道原续书者是否已经改“强”为“与”。但是因为甲本对袭人始终异常注目,几乎可以断定是甲本改的。

第七十回回首“王信夫妇”全抄本讹作“王姓夫妇”,同程本。

第七十三回迎春乳母之媳,庚本作“王柱儿媳妇”,全抄本作“玉柱儿媳妇”,程本同。 全抄本晴雯入梦,“向宝玉哭道”,戚本略同,庚本作“笑向宝玉道”。同回芳官向王夫人“哭辩道”,庚本也作“笑辩道”,似乎没有人提起过。我觉得这两个“笑”字都是庚本后改的,回味无穷

第二十七回第五页宝玉想找黛玉,“又想一想,索性再迟两天,等他气叹一叹再去也罢了。”改“等他的气息一息”,同程本,当与通部涂改同出一手。庚本作“等他的气消一消。”全抄本原意当是“等他气退一退”,吴语“退”“叹”同音,写得太快,误作“叹”。

全抄本第二十七回凤姐屡次对小红称宝玉为“老二”,也是南京人声口。庚本均作宝玉。第二十五回凤姐称贾环为老三则未改。

甲戌本第六回刘姥姥出场,几个"姥姥"之后忽然写作"嫽嫽",此后"姥姥"、"嫽嫽"相间。"嫽嫽"这名词,只有庚本、己卯本第三十一至四十回回目页上有"村嫽嫽是信口开河"句──吴晓铃藏己酉(一七八九年)残本同──与庚本第四十一回正文,从第一句起接连三个"刘嫽嫽",然后四次都是"姥姥",又夹着一个"嫽嫽",此后一概是"姥姥"。可见原作"嫽嫽",后改"姥姥",改得不彻底。此外还有全抄本第三十九回内全是"嫽嫽"涂改为"姥姥",中间只夹着一个"姥姥"。

显然,这样“识小辩微”的“详考”是不能帮助发现原笔原意的,就是瞎耽误工夫。只能另辟蹊径。


 

3,构造,原型,描写。又以构造最能反映愿意

在“宏观红楼”一文中咱们已经说过了:曹雪芹的写作分四个部分,最重要的就是架构,他所有的写作意图都体现在架构里,而且在动笔前就已经完成构思,在前八十回里已经完成,这里的秘密不因传抄和版本和断尾而变化,也就是说所有版本里的共同的部分里才包含着作者的意图,而不应该到枝节里去寻找答案。

红楼梦流传下来的实际上不只是一个文本,而是一个故事!应该放弃文本的纠缠,直接去研究故事的架构!这个故事才反映了作者的原意。

 

4,主要人物,主要构思,主要架构

我写有关红楼梦的文章是有顾问的,其中有两位是中文系教授。他们在读了我的文章之后提出:应该全力攻克宝黛钗的关系,如果不能完全剖析宝黛钗就不能叫破解了红楼梦的秘密。而破解的关键依据应该是判词。不愧是教授,不愧是顾问,一针见血。宝黛钗绝对是主线中的主线,主角中的主角,其构造应该最能代表原意,作者最为用心,最先被作者所确定。也应该最先被我们关注。

去第五回看宝黛的判词,竟然是合在一起的:只見頭一頁上便畫着兩株枯木,木上懸着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詞道:

可嘆停機德,堪憐咏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我着重看它的架构,看了之后好奇怪呀!为啥这么重要的人物要两人合用一段判词呀?其他人都是一人一段的。


在判词结尾处,林和雪再次出现:“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凈”! 所以从架构上看,她俩应该有特殊关系,而且这关系贯穿始终,直到故事的结尾 应该一并考虑。这可是所有版本里都完全一样的。


当然,首先应该试一试咱们的利器“谐音暗示”因为其他的主要人物名字都有暗示。


先说宝玉,咱们说过:宝二爷,宝兄弟,宝亲王,宝皇帝,对应当朝圣上乾隆皇帝。三十六回中,有一段对话宝玉完全是帝王口吻:

宝玉谈至浓快时,见他不说了,便笑道:“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拚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

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

宝玉道:“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污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拚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


接下来就是:林黛玉,薛宝钗,黛玉,宝钗。

且慢,来啦!待遇,宝差!等待遇上一个肥缺美差!


原来在这里!黛玉宝钗,待遇宝差。一个有停机德,一个有咏絮才,德才兼备,心心念念,耳鬓厮磨。一个姿容绝代,举止娴雅,博学多才,人情達練,稳重平和。一个憂愁多思,弱柳扶風,喜愛詩書,正直率真。宝兄弟,宝皇帝你倒是选一个呀!你个呆子!


 

结果呢?结果是阴差阳错,宝玉一呆到底,没开窍。两人都落了空: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凈!


这才是跨越所有版本的故事主干,原笔原意!

原来我就有些纳罕:

谩言红袖啼痕重,

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

十年辛苦不寻常。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爲泪盡而逝。

好奇怪呀?苦闷悲哀竟然萦绕十年之久,贯穿整个写作过程!好像超过了一个人十二岁时被抄家的体验。为啥呢?应该还是因为自己的感受和待遇。要是虚构的故事不需要这样痛苦,完全可以写一个好结果呀?这是作家的特权,他可以给自己喜欢的人一个善终,也可以让自己憎恶的人下地狱。举手之劳呀!难道曹雪芹是个受虐狂?


 

5,林黛玉 雪芹待遇龙知音

黛钗之间作者好像更喜欢黛玉,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投亲,体弱,善诗书,更性情,那就直接让宝玉喜欢她不就完了吗?可是不,偏不!为啥呀?

曹雪芹本人并没有亲历康熙南巡的盛事,他出生在康熙晚年,此时曹家盛况已过,因为多次接驾和应付各路贵族,曹家在经济上出现巨大亏空,危机四伏。

尽管如此,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还是享受了一段锦衣玉食、富贵风流的公子哥生活 ,日子过得心满意足。

童年的曹雪芹很淘气,厌恶八股文,不喜读四书五经,反感科举考试、仕途经济。虽有曹頫严加管教,请了家庭教师,但因祖母李氏溺爱,每每护着小曹雪芹。

曹家祖上虽是武官出身,之后的曹家子孙却均是文才出众,可谓家学渊深。这一点与红楼梦书中的贾府情况,并不一致。

曹寅深厚的文化教养和广泛的文化活动,营造了曹家的文化艺术氛围。当时的曹家呈现出空前的繁荣。

曹雪芹自幼生活在这样一个富丽的文学美术环境之中,博览群书,尤爱读诗赋、戏文、小说之类的文学书籍,其他诸如戏曲、美食、养生、医药、茶道、织造等百科文化知识和技艺莫不旁搜杂取。 雍正末期,曹雪芹已经长大,他代替曹頫料理家务接待宾朋。曹家兴旺时,与很多贵族家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还有姻亲。

曹雪芹本人从未见到过圣上,成年之后他一心等待的就是有朝一日遇到皇上,他自认为以自己的才情样貌一定能再得青睐,重度辉煌。

 

6,薛宝钗,冰玉保差朝信任

曹雪芹在12岁时被抄家,回到北京,他在北京有两个最要好的社会关系,一个是比他大7岁的表哥福彭。另一个呢?是比他小7岁的爱新觉罗弘晓、


 

这弘晓是雍正十三弟怡亲王胤祥的第七子。 清雍正八年, 第一代怡亲王胤祥薨。,雍正皇帝谕令:“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得任意稍减。”于是,年仅八岁的弘晓遂承袭怡亲王封号,成为第二代怡亲王。 住进了圆明园的交辉园。乾隆四年(1739)17岁,管理藩院事务。乾隆五年,18岁,任正白旗汉军都统,两年后因他的哥哥卷入“弘暂逆案”,失信失宠于乾隆皇帝,后被因懈怠公务依次解职。在家赋闲四十年直到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谥曰僖。


 

弘晓(1722年5月23日-1778年5月12日),号冰玉主人,又号冰玉道人,怡贤亲王胤祥第七子,生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自幼聪明好学,能文,能诗,善书,尤喜通俗小说,著有《明善堂诗集》、《八旗艺文编目》等。


 

分析发现薛宝钗的原型就是弘晓,薛宝钗就是宝差,保差,学保差的谐音暗示。分析如下:


 

首先,宝黛钗的关系里,金玉良缘更加名正言顺,更正统,稳固。想想宝钗的金锁上写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这个对应于雍正圣旨: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

 

她姓薛,暗伏判词里的雪,服用冷香丸。而弘晓的号为:冰玉主人,又号冰玉道人。

 

她来自比林家更高贵的薛家,只有母亲薛姨妈,弘晓是世袭皇亲,父亲就是雍正帝最亲近的铁杆十三弟。情同手足。在整个清朝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和自己兄弟的关系,能超过雍正和胤祥的关系了。胤祥对雍正帝忠心耿耿,全力辅佐皇帝治理国家。雍正帝对胤祥也是屡屡破格恩赏,几乎是能把皇帝赏赐给臣子的任何东西,都赏赐给了胤祥,其中就包括了被视为极高荣誉的“铁帽子王”。 他八岁丧父,随母亲长大。


 

身为名家世宦之女的宝钗,自小读书识字,亦“杂学旁收”,她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以至诸子百家、佛学经典,都有广泛的涉猎和渊博的知识。 弘晓自幼聪明好学,能文,能诗,善书,尤喜通俗小说,

 

宝钗照顾弱者的感受。她出色的管理方法“无为而治”把大观园治理得井井有条;她出钱出物为史湘云设东摆螃蟹宴,解决了湘云贫寒、势单却要请客的困难;她照顾命运坎坷的香菱,使香菱免受欺负;她暗中帮助家境贫寒的岫烟,一针一线地为她着想;连猜忌她的林黛玉她都用心教导,使黛玉都不禁对她“心下暗服”。 而弘晓的父亲曾收到皇兄雍正赐予的御题“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匾额。 这里作者把父子两代的优点集于宝钗一身。

薛宝钗有个不靠谱爱惹祸的哥哥薛蟠(潘安),弘晓有两个个谋反的哥哥让他一生受累。薛寶釵在海棠詩社別號蘅蕪君 谐音就是“恒无君”暗合弘晓与国君失信的命运。

弘晓作为皇叔之子,在乾隆四年17岁时就被委以重任,但两年之后就被免职终生未能再被录用。表面上的原因是弘晓办公不尽心。实际上应该是乾隆四年宫中曾发生未遂政变,主要的参与者就是包括了弘晓的哥哥弘昌,弘晈。


乾隆四年(1739年)十月,乾隆皇帝决定收网,以结党营私罪名将这一谋逆团伙一网打尽。宗人府议奏:“庄亲王允禄与弘皙、弘昇、弘昌、弘晈等,结党营私,往来诡秘。请将庄亲王允禄及弘皙、弘昇俱革去王爵,永远圈禁;弘昌革去贝勒,弘普革去贝子,宁和革去公爵,弘晈革去王爵。”


 

17岁的弘晓虽未参加政变,但从永不录用的结局看来,一定是失信于乾隆皇帝。所以他和曹雪芹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唯一不同的是他生活富有,锦衣玉食。


 

他的问题是一生失去了宝差,没有学会保住自己的差事。

 

曹雪芹显然和他同病相怜,有志难发,主仆嗟叹,心有灵犀,甚至可能得到弘晓的资助。把两家的故事一并写进了红楼梦。贾宝玉在大观园里的住处叫啥呀?怡红(弘)院,门上的牌匾上是怡红快绿,红应该是弘晓,绿吗当然是雪芹。


 

所以宝黛钗三人就是暗合乾隆,弘晓和曹雪芹。曹雪芹压根就没有见过乾隆,所以主题是:黛玉(待遇),弘晓的问题是失去了宝贵的差事,宝钗。人生主题加谐音暗示。红楼梦写的是弘晓雪芹的富而难贵,学而难尊的病态人生。

8,大观园,万春园,交辉园,绮春园,圆明园

再往下,大观园在什么地方呀?为啥找不到呀?

怡亲王弘晓的住所是圆明园内交辉园。康熙年间,此园是福临的次子--裕亲王福全(1653--1703)的赐园萼辉园,修建的时间约在康熙二十六年。雍正即位后,扩建了圆明园。雍正又将圆明园东南部的萼辉园赐给十三弟允祥,并改名交辉园。雍正三年,允祥搬进了交辉园。年幼的弘晓也住进了此园。

雍正八年秋,允祥死后三个月后有次地震,使交辉园损坏严重。弘晓九岁袭封了怡亲王,成为了此园的新主人,但未常住。乾隆元年(1736)夏,弘晓写下《忆交辉园》诗:“忆昔名园欢赏时,春花夏木色多奇。不知当日乘凉处,绿草犹能长碧池。”

乾隆二年,乃是15岁的弘晓最春风得意的时刻,经常代理朝政。他在《奉旨內廷行走乾淸门侍直恭纪》诗中说:“鸳鹭班齐承诏旨,御香偏染侍臣衣”。此年开始,他投巨资重修了交辉园。

乾隆三年,改建完毕后,弘晓全家又搬进了大观园。好日子没过多久,弘晓的两个哥哥弘昌与弘晈卷入了乾隆四年的“弘皙逆案”,乾隆帝为了稳住弘晓,于乾隆五年赐弘晓“明善堂”“忠孝为藩”两副匾额。

乾隆七年,弘历解除了弘晓管理理藩院的职务。乾隆八年又解除了弘晓的都统之职。

乾隆九年(1744),在政坛上已无出路的怡亲王弘晓开始写作《红楼梦》,便

以交辉园(大观园)为小说人物的活动背景。


弘晓对于交辉园,有着无比深厚的情感。即使他退出交辉园后,他也经常去园中游玩。

乾隆二十九(1764)年之后,交辉园全归傅恒所有。


乾隆三十四(1769)年,交辉园被弘历收回并入圆明园,后来此园改名为绮春

园。乾隆之后,此园又改名为万春园。

交辉园(后改名万春园)位于圆明园和长春园以南,面积大约八百多亩,略小于长春园,由竹园、含晖园、西爽村、以及春和苑的北半部组成。交辉园的构成比较特别,它是由若干小园合并而成,分建于不同时期,因此全园并不像长春园那样有一个统一的总体布局,大体说来,绮春园是一个小型的水景园集锦。  绮春园几何中心地带,有几处别致的小园,分别是展诗应律、春泽园、生冬室、卧云轩、四宜书屋等建筑群,这几处小园,由蜿蜒水道的分隔开来,相互掩映,相互藏露,后世评者大多对这里的布局推崇有加,认为这里的风景犹如中国诗画般隽永,富有韵味。这和书中大观园的结构特点完全一样。

 另外,交辉园的南部还有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建筑群——正觉寺。正觉寺是一座喇嘛庙,庙宇本身有独立对外的南门,它的后门则与交辉园内部相贯通。是不是让人想起大观园中的栊翠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