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空法师:禅修开示(十四)

欢迎光临本人YouTube频道(频道名:林泉晗禅):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性空法师:禅修开示(十四)

 

三、受是缘起法

感受如何生起?靠依处、所缘、触,生起受。

什麽是依处(Vatthu)?在五蕴界(pancavokara)裡,名法只能在有依处色时生起,受蕴必须依靠心所依处色而生起。心所依处色并不能单独生起,一组组地出现为色聚。如当所缘接触眼门,有分产生波动,有分被截断,眼门心路过程生起,受是遍一切心所,所有的心路过程生起的时候,受一定在其中。所以受是缘起法,有依处、所缘、有触,感受生起;感受生起后不是常住不变,是不断的生灭变异。

佛特别在《受摄受经》(Vedanapariggaha Sutta M.74 )说明受是缘起法,佛为长爪梵志(Dighanakha Paribbajaka)说明受的缘起、受的无常。

佛说:

受是无常的,所以是有为法;因它是有为法,所以是缘起法;因它是缘起法,所以是坏灭法;因它有灭、有坏,所以要离欲它、不执着它。如果能这样观,修行者能够厌离乐受、苦受与不苦不乐受;如果能厌离受,便能远离欲染;如果能远离欲染,便能得到解脱。

佛陀开示这部经后,长爪梵志证悟须陀洹果。

那时,舍利弗在一旁为佛陀搧扇子,听了佛陀说受无常,厌离「受」,正念思惟,就证悟阿罗汉果。注释书说明舍利佛像吃了为别人准备的食物一样;佛陀开示这部经的对象是长爪梵志,因为舍利佛站在旁边为佛陀搧风,顺便听闻而开悟证果。

四、思惟受为苦

佛陀说应该思惟受为苦。所谓:「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4」因为「诸行无常」,所以「诸受皆苦」。身念处强调应该思惟身为不淨,不淨也是苦的一个方面,是属于苦的思惟。所以要了解,思惟身和思惟受与苦相有密切的关係。它们都强调对于苦的了解。因为了知苦,了知苦的逼迫、无奈,能够发起精进修行的心,努力脱离苦迫。因此,佛陀教诲:知苦能见道。

如何思惟受为苦呢?苦受本来是苦,好像刺或是矛在身体裡面;当苦受生起,遍佈、浸透全身时,犹如火在身上烧,也像被热熔的铜汁浇灌,使人发出哀嚎:「啊!多麽痛苦啊!」。乐受,当乐受生起时是乐,灭的时候是苦,难以忍受的苦。不苦不乐是变异的过程、是无常的、是苦的。

五、以智慧观察受

修习受念处时,无论是有爱染或没有爱染的感受都必须观照、了知它们,因为它们都是观智的目标。如何观照呢?首先必须先观照「门」,门是身心和外界沟通的管道,共有六个门:眼、耳、鼻、舌、身、意。如何能见到六门?可以修行四界分别观,直到看见色聚,分析色聚中的究竟色法时,便能照见六门。例如:要观照眼触生受,先辨明眼门中的眼淨色与有分意界,注意颜色,那颜色同时撞击眼淨色与有分意界,取色所缘为目标的眼门心路和意门心路过程就会生起。若如理作意,生起善速行的心路过程;若不如理作意,便生起不善速行的心路过程。受是遍一切心所,每一个生起的心都有受存在。应当观照依处色,也必须观照受及与受同时生起的相应名法,然后再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

受念处的修行,修行者不迷惑于受,用智慧了解受,用智慧了解内在的受,用智慧了解外在的受,用智慧了解内在、外在的受。

以止智慧与观智慧了解受。若有止智慧,不会迷惑关于苦;因为有止、有定,有乐、微细的乐,因此不迷惑关于苦。若有观智慧,不会迷惑关于乐。因为观,了知无常的逼迫,了知无常的苦,因此不迷惑关于乐。

修行者是用微细的受的了知,放下粗的受、五欲的受;用观的了知,清楚观察受的无我性、受的空性、受的缘起性,放下受的执取。

若要解脱不只是观自己的受,也要观他人的受;有时观自己的,有时观他人的。接着必须观照因缘生灭与刹那生灭。如此,便能建立四念处的智慧,并以四圣谛的了解建立解脱的智慧。若能如此用智慧思惟受,与法念处的修行结合,超越爱、见与无明,捨离我的概念,解脱五取蕴;对于五蕴、世间,便不会去执着。

此是用四念处的智慧,有系统地观照五蕴,观察感受生灭的种种情况,观智成熟便能证悟圣道,由受念处走向解脱。

六、结语

「受」是很真实的经验,六根接触外境,时时都有种种感受生灭。因为「受」可引生不同层次的热烈情绪促使我们迷妄执取;但若能于觉受的当下保持正念、明觉,不去发动渴爱、贪染,也可能是切断生死轮迴的契机。换句话说,于缘起的锁鍊中,「受」是重要的关键5 ,心裡过程应在「受」的阶段就结束,不再进一步发展为「爱」、「取」。具体而言,修行者应致力于不牵涉各人情绪,保持正念观察生起的觉受,从中认清「受」的无常、苦、无我性,乃至切断觉受与贪、瞋之间的习性反应,此即是出离轮迴之苦的有效方法6。

【注解】

(1)D.21 Sakka-Panha Sutta ,相当于北传《长.第14 释提桓因问经》, 《大正藏》册1 , 62 中。然二经内容不尽相同。

(2)M.75 Meghanydia sutta ;相当于北传《中.第153 鬚闲提经》,《大正藏》册1 , 页670 上。

(3)M.59 Bahuvedanniya sutta ;相当于北传《杂.第485 经》,《大正藏》册1,页123 中。

(4)《杂.第473 经》,《大正藏》册2 , 页121 上。

(5)「受」是渴爱、执着的潜在条件,是「苦集」的重要关键点,因「受」能引生多种形态的强烈情绪,所以可从「受」下手打破无明的锁鍊。即当六入「触」外境之后,在「受」的阶段保持正念正知,不再往下发展,产生「爱、取」。参阅Nyanaponika Thera, 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 p.68 。附带一提,Gonika(葛印卡)所领导的禅修十分重视「受」的观察。

(6)参阅何孟玲,〈《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页106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