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学的惊人智慧 【原创】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女同学的惊人智慧 【原创】2011-12-5 10:03am

  

 

   智慧(wisdom,wit):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 --- 百度百科

 

   我讲这个故事之前,请先读一段【澳门赌枭叶汉正传】,让您体会一下什么是惊人的智慧。

澳门赌枭叶汉正传—搜狗百科

   家里开着陶瓷铺,父母免不了给他几个零花钱,但叶汉决不用来买零食,而是一概用作赌资。

 

当时的赌博风气,严重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小赌档甚至开到了校园的门口,连七八岁的小孩都奋勇加入赌博行列。

 

叶汉当然是这种小赌档的常客。

 

无论中午还是下午,下课铃声一响,叶汉就带头往外跑,第一个来到那个小赌档前,占据合适的位置。

 

这是一个鱼虾蟹赌档,常设在校门外左侧的一棵树下。这种赌博方式非常简单,在一张小桌面上 ,分出6个方格,方格内分别画有葫芦、铜钱、螃蟹、鱼、虾和公鸡6种图案,赌客任意在哪一个图案上下注,然后确定要大还是要小。接着开赌档的庄家摇骰,决定输赢。这种赌博方式一般下注都不大,很适合欺骗儿童,但由于迅速简便,不少大人也参加进来。

玩“鱼虾蟹”被捕9人各罚1500 | 马来西亚诗华日报新闻网

叶汉从人缝中钻到赌档跟前,他先是不动声色,骨碌着眼睛,看大人们怎么下注。

 

这时,“铜钱”和“葫芦”两格,都堆了好几个银元,其他像“鱼”、“虾”、“公鸡”,也有人放上了几毛钱。

 

“还有没有人下注?”庄家在催促。  叶汉掏出两分钱,不慌不忙地押在“蟹”的图案上,那里最少人下注。然后,叶汉胸有成竹地等待着。

 

庄家把骰盅举到胸前,又举到头顶,开始不停地摇骰,嘴里念念有词。下过注的人们,双眼紧盯着骰盅,居然也有人紧张到脑门淌汗。

 

“开!”庄家大声喊道,“双蟹、单鱼!”

 

结果,大人们几乎个个都输,惟独叶汉买中。庄家赔给叶汉4分钱;另外赔了下注在“鱼”的那一个人几毛,然后眉开眼笑地捞拢赌台上的所有银元,装进自己的钱袋。

 

赢了钱,叶汉自然开心不已,于是再押上去。有时连饭都忘记回家吃,越赌越来劲,越赌瘾越大。  幼小的年纪便染上赌瘾,本来已属罕见,偏偏叶汉是个天赋的赌胚,大人们一个个输得眼睛发绿光,而他却十赌赢七八,仿佛有逢赌必赢之术。

 

有些头脑较笨的大人感到不解,居然私下来向叶汉请教其中的“秘诀”。

 

叶汉自然不肯把“秘诀”告诉别人。

 

其实这根本算不上什么“秘诀”。因为经过多次观察,叶汉发觉庄家习惯在骰子上做手脚。作为庄家,当然求赚不求蚀,所以一直坚持“杀大赔小”的原则。在这种前提下,叶汉先看别人下注。比如别人下注买一元“鱼”,叶汉便买两毛钱“虾”。庄家当然想杀银元,便情愿赔他两毛。掌握了这么一个窍门,叶汉便经常有所斩获。

 

但要知道,这时的叶汉还只是一个八九岁的毛孩子,居然就有这么高的“悟性”,懂得捕捉庄家的心理和揭穿庄家的手法,的确令人惊讶。

 

读到这里,让我想到我所见识到的惊人智慧,那灵光显现在我大学同班的女同学身上,至今令我汗颜,回味,自叹不如。

 

话说五年制的大学读到第四年,各门功课都开始吃紧,哪一门都不白给。同学们也暗自较劲,一心弄个好成绩。有点顾应不暇,手忙脚乱。眼看第二天就要考“数学物理方程”了,这可是最较劲的考试,会有大片的公式推导和演算。大概只有钱学森那样的学生才会盼望这种考试。

 

   我已经好几天都没好好睡觉了,嘴上也起了泡,但仍然心里没有底。早早的吃了晚饭,准备到图书馆占个好位置,把整个课程再好好梳理一下。图书馆门口,同班女同学林枫从后面追了上来,脸红扑扑的,塞给我几张纸:“你先看一下,一会我来找你!哎!食堂今天还有小炒吗?”我挺纳闷,这也不是塞情书的日子呀。接过来一看,是写的很凌乱的复习提纲,还有几段公式的推导。

 

过了一会,她换了一件衣服,气定神闲的来到图书馆,拽把椅子坐在我旁边:“开始吧,就按这几张纸,咱们捋一遍!明天的考题就在里面。”

 

我很惊奇:你怎么会知道?

 

 她说:你先讲题目,明天考完试,如果我猜对了,我就告诉你!

 

 你有了考题为什么要来找我呀?

 

   你讲的清楚呗!这转弯抹角的推导,你讲一遍我就记住了!

 

   以前我爸总说我是临时抱佛脚,没想到也有人抱我的脚。有美相伴,又有提纲,我就讲呗!那天晚上时间过得格外的快。

 

   第二天上午的考试果然似有神助,势如破竹。交卷时,我悄悄向林枫竖起半个大拇指。她嫣然一笑。

 

   午饭时,我打了四两米饭和八分钱的炒土豆丝。又借了一个碗,花三毛五买了一份小炒“鲜蘑炒肉片”端在手里。在食堂找了个角落,面向墙壁坐下。刚坐稳,林枫就端着饭碗姗姗而来。“嗬,还有小炒呢,我能尝尝吗”。她在我对面坐下,直奔主题:“我问你个问题:在期末考试中,是咱们做学生的被动,还是老师被动呢?”

 

   武侠小说里有句话:“行家功夫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我这还没出手呢,就知道自己没有。这个,真的没有!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只好将盛着小炒的碗向她推了推。

蘑菇炒肉片的做法_蘑菇炒肉片怎么做_蘑菇炒肉片的家常做法【心食谱】

  “他们出题考咱们。做学生的当然被动。但是,老师更被动!”她见我完全不明白她的意思,就放慢速度,耐心开导:“你想呀,这老师出的考题是要白纸黑字在系里备案的,所以他不能弄得太简单了,那会被人家耻笑,影响未来。可是弄得太难了也有问题,学生们个个都做不出来,考的稀里哗啦,他也没法交代。所以当老师的只有一个办法:出难题,然后适当泄露,不管他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我放下手中的饭勺,洗耳恭听。她拿起小炒往自己碗里拨了一半,接着边吃边说:

 

   怎样才能得到老师泄露的考题呢?要点如下:其一是时机,最好是最临近考试的时候或老师单独答疑的最后几个小时,这时他的耽心最强,戒心最少。其二是要装出一点都没有准备的样子,一张白纸,啥都不会,拿本书从头问。老师一看这怎么行?这可怜孩子明天肯定要挂了。于是他开始说了:第二章并不重要,第三章的下半部分一定要掌握。。。第三点就是:老师开讲时千万不能欣喜若狂,不能做笔记或在书上标记,要像一个永不开窍的棒槌,两眼一片茫然,但把一切记在心里。最后就是:老师主动向你重复的那几句就是考卷上的25分以上的考题!

 

    哎呦,俺的亲娘!这可是我从未听说过的理论,我惊得目瞪口呆,佩服的五体投地。

 

   但转念一想,又不是那么回事:“这办法只适用于你这样的女同学,要是我,早就被老师轰出来了!”

 

   她笑了:“所以我才找你,你就等着给我讲题目和买小炒吧!别忘了,下周二考‘量子力学’”!说完,她将剩下的“鲜蘑炒肉片”拿起来一下全扣在自己碗里,端起饭碗,飘然而去。只留下呆若木鸡的我。

 

   后来林枫并没有再为这事找过我,我猜想大概是因为演技更上一层楼,得到的考题更加精准或是课程不那么困难,无需狼狈为奸,所以就改吃独食了。她不提,我不问。天知,地知,不了了之。

 

   有一次,无意中我向父亲讲了这个故事,那时他任北大副教务长。听完故事,他愣了好一会才愤愤地说:岂有此理,竟有这样的学生!把老师都算计透了,可她说的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我见父亲当了真,连忙将剩下的半个故事咽回到肚子里,而下半个故事更加神奇:

 

   一次,我忽然发现我们的班长,一个大老爷们居然也具有这种特异功能。有一天他随口对我说起政治经济学开考前他就知道考题。我忘了是用什么向他交换这项绝技的。总之他在权衡得失利弊之后告诉我:是从考试前的答疑课上得来的。我更加惊奇:答疑课不是乱哄哄的,老师愤然离去的吗?怎么会漏题?

 

   班长翻开笔记本的一页指给我看:这是答疑课上老师在黑板上涂写的详细记录,只见本子上画着一个和黑板长宽比一样的方框,上面写满零碎的短语和符号,班长说:你看,这就是答疑课上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的真实记录,这些老师画圈的地方就是考题,这里!老师在发火后都没忘记又画了两次圈,戳了两个点,它不是考题又会是什么?

 

   以上故事,纯粹虚构,如有雷同,全属巧合。

 

   小说之足以动人者,无若男女之情。所为悲欢者,观者亦几随之为悲欢。明知其为驾虚之谈,顾其情况逼肖,既阅犹若斤斤于心,或引以为惜且憾者。

 

 

 

【全文完】

 

 

 

 附:1961年钱学森先生在中国科技大学出题考数理方程

 

   1961年9月,钱学森先生给近代力学系的58、59级400多名学生亲自讲授星际航行概论课程。聆听大师的直接面授,使每个听课的同学兴奋不已。钱先生声音洪亮、语言精练,对授课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讲述得十分清楚。板书非常规矩,数学推导严谨、漂亮。

三钱是哪三位科学家:钱学森是航天事业的领军者(伟大)_猎奇八卦_探灵档案大全

   钱先生给学生的考试也很特别,是开卷考试。

 

   那次考试的日期正好是寒冷的1月份,上午8∶30开考,到中午仍没有一个人交卷。到中午时,钱先生说,先吃饭吧,回来再考。饭后继续考,直到傍晚,大家只好交了卷。考试成绩出来后,卷面竟有95%的同学不及格,钱先生也有办法,在所有卷面分的基础上开方再乘以10,这样得36分的同学就成了60分,而卷面100分的同学还是100分。这一来,75%的同学及格了,再加上平时的分数,80%多的同学过了关,只有近20%的同学需要补考。

   这次考试钱先生很不满意,他认为同学们的数理基础还不够扎实,需要一定的时间补课。故力学系58级学生在校多留了半年时间,钱先生选用了冯·卡门写的《工程中的数学方法》一书作为一门课程,另外是补高等数学,从极限开始到数理方程。半年下来,光数学题就做了近3000个。虽然工作晚了半年,但对学生最大的好处是打下了扎实的数理基础,这使绝大部分同学在后来的科研工作中受益匪浅,很快成为同年龄科技工作者的拔尖人才,为“两弹一星”的成功作出了贡献。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