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期间改开的一个典范-阿尔巴尼亚香烟, 算不算呀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大约是1969年到1972年期间, 上海市面上突然涌现出大量的阿尔巴尼亚香烟, 最有名的牌子应该是“钻石牌”,扁长方盒, 朝上开的, 与中国香烟不同。

重点是价格低, 包装倒也不错。

问题是, 抽起来十分熏人,所以上海人简称“阿熏”。

性价比并不高, 哪怕抽两毛二的劳动牌, 甚至一毛三的勇士牌, 感觉上还是同一种中国烟的路数, 所以“阿熏”还是卖得不好。

据说, 而且是上海烟厂的人说, 其实这个钻石牌阿尔巴尼亚香烟, 不是在阿尔巴尼亚生产的, 而是上海烟厂根据阿尔巴尼亚的配方和工艺, 专门为阿尔巴尼亚向中国出口而在上海生产的。

变成贯口:

中国的烟厂为阿尔巴尼亚在上海生产阿尔巴尼亚向中国出口的阿尔巴尼亚香烟。

郭德纲可以用这个素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