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天下】唯识六经之:心意识相

我有摩尼珠,只待有缘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明天大年初一,祝大家新春快乐,心想事成,早日成就。

明天我会很忙,早上四点半就要起床,所以今晚虽是大年夜,还是再贴一篇。

免得一直跟读我的文章的佛弟子们白等一天。

 

在上一本《龙树之门》中,

我说,阿赖耶识是唯识宗的主张。

说曹操, 曹操到。

阿赖耶识是从哪里来的?

就是从《解深密经》来的。

既然阿赖耶识是唯识宗的精髓, 那么就有必要多花点功夫来完完整整地了解它的来龙去脉。

 

尔时广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

“世尊, 如世尊说, 于心意识秘密善巧, 菩萨于心意识秘密善巧, 菩萨者齐何名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 菩萨如来齐何施设, 彼为于心意识秘密善巧?”

菩萨说是语已。

尔时世尊告广慧菩萨摩诃萨曰:

“善哉善哉。 广慧, 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及诸天人阿素洛等。为令获得义利安乐。故发斯问。汝应谛听。吾当为汝说心意识秘密之义。”

 

“广慧当知, 于六趣生死, 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依二执受。一者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二者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有色界中具二执受。无色界中不具二种。”

 

这一段的重点就是四个字: 依二执受。

我如何说来着?

离开两边, 非空非有, 空有皆去。

没有了两边, 就没有中间, 就不存在中观。

两边都没有了, 更不可能有一边,

有智慧的修行人,

要能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广慧, 此识亦名阿陀那识, 何以故?  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 亦名阿赖耶识, 何以故? 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 何以故? 由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广慧, 阿陀那识为依止, 为建立故, 六识身转, 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此中有识, 眼及色为缘生眼识, 与眼识俱随行, 同时同境有分别意识转。有识, 耳鼻舌身及声香味触为缘, 生耳鼻舌身识, 与耳鼻舌身识俱随行, 同时同境有分别意识转。 广慧, 若于尔时一眼识转, 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 与眼识同所行转。 若于尔时二三四五诸识身转, 即于此时唯有一分别意识, 与五识身同所行转。”

 

佛陀这一段讲得有点拖泥带水, 含含糊糊。

我总结一下:

眼耳鼻舌身这五识是接触型的识, 与外界接触。

意是属于反应型的识, 根据前五识与外界的接触而发生反应。

我们来 看下面佛举的例子。

 

“广慧, 譬如大瀑水流, 若有一浪生缘现前唯一浪转。 若二若多浪, 生缘现前有多浪转, 然此瀑水自类恒流无断无尽。”

“又如善净镜面, 若有一影生缘现前唯一影起。 若二若多影, 生缘现前有多影起。非此镜面转变为影, 亦无受用灭尽可得。”

 

浪是相, 影是相。

因果不断相不绝。

我说过, 相作为个体是生灭的, 作为整体是恒在的。

但是, 不管相是生灭还是恒在, 关你何事?

“亦无受用灭尽可得。”

关键是无受。

 

佛弟子要去参的,是为什么不受?

其实你也不用参了,我的慈悲心就像大瀑布一样绵绵不绝,早已经把答案告诉你了。

老实讲,佛弟子们能读到我的文章,算三生有幸了。

 

镜中花, 水中月。

很多佛弟子以为,

我们应该要像镜子或古井一样, 对境不起心, 不取不舍, 以为这样就是如如不动。 呵呵, 这就是我说的僵尸法。

不过, 大家不要小看僵尸法。

僵尸法的最高境界是无色界天的天顶, 非想非非想天。

这已经是六道的最高点,

超凡入圣, 一步之遥。

这也是婆罗门的最高境界,寂灭。

 

只是婆罗门出了一个反贼,就是释迦摩尼。当他走出苦行林的时候,就出了寂灭,出了无色界天。梵天的概念,其实是婆罗门的教义。

释迦摩尼遍访天下名师的时候,学的就是这个。

只是他不认同他的那些师父的见解。

所以他反出师门,跑进了苦行林。

哪位佛弟子要是不服释迦摩尼,要反出去自立门户,也没什么不可以。

但我呢,却是要顶礼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不是我怕什么分裂僧团,诽谤佛,对佛法僧不敬,怕坠入地狱受苦。我根本不怕这些鬼扯蛋的无稽之谈,我是对世尊的见解服了,诚心皈依,尊他为师。

 

非想非非想的问题在哪里呢?

其实我上次在回答自信清静心时已经说了。

不管你是非想还是非非想, 取还是不取, 舍还是不舍, 你的心还是有色在, 还是在围绕着色转, 你还是有镜子和古井在。

依然是刀斧痕。

 

“如是广慧, 由似瀑流阿陀那识, 为依止为建立故。 若于尔时有一眼识生缘现前, 即于此时一眼识转。 若于尔时乃至有五识身生缘现前, 即于此时五识身转。广慧, 如是菩萨虽由法住智, 为依止为建立故, 于心意识秘密善巧。 ”

“然诸如来不齐于此施设彼, 为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 ”

 

菩萨和佛的区别是什么?

菩萨由法住智,然诸如来不齐于此施设彼。

此施设彼就是因果, 佛不受因果。 而由法住智就是因果, 所以佛不需要由法住智。 唯识宗认为, 最后是从阿赖耶由识转智而得成就。

世尊在这里说得很清楚, 佛不需要由法住智。

 

“广慧, 若诸菩萨于内各别, 如实不见阿陀那, 不见阿陀那识, 不见阿赖耶, 不见阿赖耶识, 不见积集不见心, 不见眼色及眼识, 不见耳声及耳识, 不见鼻香及鼻识, 不见舌味及舌识, 不见身触及身识, 不见意法及意识, 是名胜义善巧菩萨。 如来施设彼, 为胜义善巧菩萨。”

“广慧, 齐此名为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 如来齐此施设彼, 为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 而说颂曰,

 阿陀那识甚深细,  我于凡愚不开演,

 一切种子如瀑流,  恐彼分别执为我。

 

如果菩萨,

不见阿陀那,

不见阿赖耶,

不见眼耳鼻舌身意,

不见色声香味触法,

就是胜义善巧菩萨。

胜义就是明了第一义,  所以胜义善巧菩萨就是如来。

 

否定否定再否定, 连否定也否定。

世尊说了半天的眼耳鼻舌身意, 阿陀那, 阿赖耶。 又是解释, 又是举例, 到最后, 他要广慧菩萨通通不见。

 这些都不见了, 才是胜义菩萨, 才是如来。

 

这篇文章有点长,

是我有史以来第一次逐字逐句地讲解经文。

世尊其实把第一义都说出来了,

就像三论宗一样, 是唯识宗的后世祖师也好, 弟子也好, 自己没看明白, 以为阿赖耶就是总揽一切的佛性。

于是就有了“外无内有, 万法唯识。”

换个说法叫“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什么叫“外无内有, 万法唯识。”?

什么叫“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除了识以为没有其他,所有的其他都是虚幻,由阿赖耶识中不好的种子产生的幻觉。

我们如果把识用空性代替,

就是唯有空性,再无其他。

平师兄说相的本质也是空性,不也是说唯有空性么?

这和万法唯识,一模一样啊,不过是换了一个名字而已。

 

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