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其实不是一条单一的路,而是东西走向好些条路的支路与岔道,绕着戈壁与沙漠的边缘,顺着山谷的走向,沿着断断续续的河道,靠骆驼与马队在可行走的地方历尽艰辛、经年累月,逐渐踩出的若干条曲曲弯弯的小路。随着沙流、水流的变迁,小路也跟着变道,没有标识,全凭经验和勇气探路。汉朝以前,那些由民间走出的小路就已经从东土经过西域通向希腊、罗马甚至埃及,从汉朝开始,官方渠道从罗马正式通到西安,随后又通到洛阳,长逾7000公里。
几千年间,来来往往于小路上的物品除了丝绸,还有玉石、青金石、茶叶、瓷器等,但丝绸确实是影响最深的一种货物,以至拉丁文中对中国的称谓就是“丝国”。更有甚者,后人为了方便,把那些小路统称为丝绸之路。除了货物,小路还传播过佛教、拜火教、伊斯兰教,也传布过坎儿井挖掘、葡萄酒酿制工艺,以及造纸与印刷术等等,东西方的文化随着驼队与马队在西域的大地上东来西往地穿行。甚至,在二战时期还运输过抗战物资,支援国军。2014年,丝绸之路与京杭大运河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作为交通要冲与东西文化交融之地,在西域这块大地上,丝绸之路大体归为南、中、北三条,称为南路、中路、北路,分别在塔里木盆地的南端、北端与天山北麓。蚕丝的织造技术在汉朝经丝绸之路向西传到西域、中亚、西亚之后,在当地继续发扬光大,并在中亚形成了丝绸集散地。从唐朝起,多元化的丝绸又回流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的霓裳,于阗(和田)、疏勒(喀什)、高昌(吐鲁番)、龟兹(库车)一带的织锦,因富丽的异域风情成为中原皇室的贡品。
曾经有位同事,是个信奉素食主义的美国人,业务能力强,人也热心、善良,常来我办公室讲解素食的理念,什么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之类的,说人类不能太自私、太残忍,应当拒食动物。我表示认同,于是从野生动物开始,他说一样我就下一次决心,琢磨着是不是该戒肉、戒蛋、戒海鲜。之后他又建议戒牛奶和蜂蜜,我开始发呆。下一天,他的单子还在往上加,这次是皮鞋。呃,难道以后只能穿人造革?多捂脚呀。还没完,再下一天,他又加上了羊毛,我的眉毛就挑了起来,而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眼望着我身后的空气,又口吐莲花般地加上了丝绸。“That’s it!”我说。那叫“重磅真丝”。不纠结了,那天晚上回家照常吃肉,再没有心理负担。
他对我能考虑不吃肉却不能没有丝绸表示不理解,我微笑着说:赶紧找个女朋友吧。
女人如水,丝绸也如水,谁能挡得住丝绸润滑、柔软的诱惑。公元前后,东方来的丝绸让罗马人痴迷,尤其成了少女们的最爱,穿着半透明的薄丝在大街上炫耀,而埃及艳后也不能免俗地穿在身上。丝绸的价格一度被炒到了每磅12两黄金的天价,也牵动着罗马使节跨过欧亚大陆,来到东方建立使馆。
丝绸,作为丝路上的豪华奢侈品,在新疆的考古发现中屡屡令人惊喜。在众多出土文物中,有青铜时代的丝绸残片、战国时期的土凤鸟纹丝绣、大批汉唐以来的锦缎与刺绣及珍贵的缂丝工艺。得益于干旱的气候与稀少的人烟,在那些荒芜的废墟下保存着一部四千年的丝绸史。
1995年,考古学家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南端的民丰县出土了一件汉代彩锦,保存得完美无缺,在红、黄、蓝、白、绿五种颜色的纹样间,上下各织着工工整整的八个篆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意思是金、木、水、火、土五星同聚,预示吉祥。当我在新疆博物馆亲眼见到实物的时候,难以置信地屏住呼吸:两千多年前的织锦居然如此巧夺天工!在锦、绣交辉中,清晰的日、月、鸟、兽形纹路如今依旧鲜活,散发着千年不灭的绚丽色泽,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我们的祖先何等优秀、卓然!这般深沉、厚重的文化积淀,吾辈可承担得起?
出土这件织锦的民丰县是古老的精绝国所在地,属于现在的和田地区,是新疆的主要蚕桑区。在陆地丝绸之路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和田辉煌了几千年,丝绸也伴随了她几千年,直到现在仍是和田的重要物产。维吾尔人从唐朝时迁到这里后,逐渐与当地的土著融合,继承和发扬了早先传到这里的丝绸制作工艺,将古老的扎经染色法代代相传。扎经是非常细致而繁琐的工作,由经验丰富的艺人完成,整个图案的布局、花色等工艺要经过周密的计算来实现,用于染色的颜料是从石榴花、核桃皮等天然材料中提取,每个艺人都传承着各自家族的绝活,汇聚成浓郁的民族风格。除了和田,喀什一带的丝绸也享有盛名,色彩更加亮丽。
新疆的丝绸叫艾德莱斯绸,图案品种繁多,大多由日常物品演变而来,包括石榴花、石榴枝条、巴旦木(南疆产的大杏仁)、流苏、耳坠以及民族乐器等等,变化万千,绚烂多彩。在众多的图案中,石榴花的造型很抢眼。石榴在维吾尔语中称为“阿娜尔”,红了的石榴是美女羞红的脸,而窈窕绰约的石榴花也就成了女孩子的芳名,“阿娜尔罕”或“阿娜尔古丽”,听起来就像南疆的石榴汁一样甜美。有句话流传很广:“美丽的姑娘千千万,最美的还是阿娜尔罕”,可见女神的魅力与追求者的痴狂。维吾尔姑娘穿着艾德莱斯绸裙,艳丽的色彩映衬着灵动的大眼睛和高挺的鼻梁,身姿妙曼地旋转,让飘逸、长长的大摆裙随着舞姿绽放,上面的石榴花朵朵盛开,是名副其实的“石榴裙”。
跟多姿多彩的维吾尔族日常绸裙不同,其他民族的丝绸裙装多采用纯色,带些点缀的花边,也只在隆重场合穿,平时穿的则是其他材料。在娃三四岁的时候带她回新疆,亲戚给了一套杏黄色的丝绸裙装,带小花帽,我没在意到底是哪族的,反正穿着就像是个少数民族小公主,可爱极了。那年的万圣节,我就这样让她扮成西域公主参加公司的活动,挨个儿去每个办公室要糖。有位来自苏联的女同事看见了,神态一下变得很异样,眼圈都红了,说那是她家乡吉尔吉斯斯坦的服装,坚持跟着我们走走停停地去了好多个办公室,眼神一直舍不得离开那身打扮。我当时没反应过来吉尔吉斯到底对应新疆的什么族,后来一查,原来是柯尔克孜,不同的音译。曾经是一家人啊!那位女同事,四十多年前逃出来就再没回去,也再没见过她曾经穿过的那种裙装。
中欧班列,现代版的火车驼队,沿着当年丝绸之路北路的北部,从霍尔果斯北边的阿拉山口出境,把中国各地的货物运往欧洲。刚刚过去的2021年3月,苏伊士运河上有一条船搁浅,正好堵塞河道,导致双向交通中断。全世界都紧张地盯着那条船,我就不厚道地乐了,恨不得大声吆喝:瞧一瞧、看一看,这边的铁路没有断,火车快过船!可惜,没过几天,运河就通了......
不失落不失落,早晚还会再堵的!嘻嘻,这句纯属调侃,不会被过度解读吧?我希望水陆两边都永远畅通,把苏杭的丝绸、新疆的丝绸、中亚的丝绸,都顺顺利利地运到全世界。也愿丝绸千年的生命力保得各位新年平安如意。
2022年1月1日
附:
视频,《史话新疆》第十集 “五星”织锦 | CCTV纪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rSYZMPtSd4
视频,《史话新疆》第五集 丝绸之路 | CCTV纪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ImHChb1EhA
公元前60年左右的织锦“五星出东方”,维基的介绍说是护膊,也有说法是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