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子尘报:谷爱凌、Zoomers 和 国际政治

才高五斗不觉耻,水灌一坛只作痴。凸情不枉君付意,子志难琢我化石。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凸子尘报:谷爱凌、Zoomers 和 国际政治

While Gu’s third medal is newly casted, let’s try to melt it with a world starting to be one OF the Zoomers, BY the Zoomers, and FOR the Zoomers. Anyone who doesn’t understand this will be soon skullified, or dead before the die. You, and I, will be of yore in 5 years — when the earliest Zoomers turn 30.

谷爱凌就是个Zoomer

谷爱凌在拿到第一块金牌大跳台的时候,一名记者提问:One thing we are still trying to verify, are you still a US citizen? Or how’s that works? 奥运的政治性很强。但小姑娘的回答却很普适:Sport is to united people, it does not have to do with nationality and it is not something used to divide people。

另一名记者继续追问:But, you are not clear if you are still a US citizen, or if you live in China or live in US from now on? 分裂时代的政治,要能坚持把对方挤到墙角才好。小姑娘的回答更直率,I am fluent in both languages and culturally. I just feel I am just as American as I am Chinese。

这个直接的回答,也没有让记者们满意。另一个记者继续挑衅:Particularly you’ve got a lot of criticism on social media, from American side to your comments。这问题,够激怒外交部发言人了吧。但小姑娘却以守为攻:I am just an 18-year-old girl trying to live the best of my life. If you don’t like me, it’s your loss。

谷在中国是年轻人们的新偶像。但身处美国的我们,能听到的是更多负面评论。这里我并不要对谷的讲话和大家的评论去评价对错。我想说的是,2004年出生的谷爱凌,是一个典型的Z世代的Zoomer。这个词儿是对Z世代人的俗称,而不是指疫情后泡在Zoom的上班族。

从2015年第一批Zoomer成年后进入社会以来,美国社会已经有了40M的Zoomers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里活跃。中国Zoomers人口更多,已有130M。Zoomers行为和心理上与前人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其中的一点,正体现在谷爱凌给那个记者的回答中:To unite not to divide people;it’s one’s loss if he can’t understand it。

十天后的谷爱凌在Halfpipe上,NBC记者采访她的时候就变得非常技术性了:By competing in all three events you haven’t had a day off since the opening ceremony. How tough it is to keep your energy levels? 第一个问题,是用来喂分的。

下一个问题又回到国籍,但问法却不带什么攻击性,倒更像来自一个旁观者的理解和关怀:You’ve told us it was a tough decision to represent your mother’s homeland rather than US, and you weighed a lot of factors. Now we’re in the end. What’s been like?

而小姑娘给出回答既welcoming又candid,答案中包含的关键词,皆是Zoomer生活价值观体现:More than I could have imagined…Insane to think about…Incredible time…Unimaginable amount of viewership…So many people willing to listen…Blows my mind…Honored.

对,就是Viewership。但却不是你能想到的意思。

读懂正在崛起的Z世代

人口的演化是连续的,代际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人口学上喜欢给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出生和成长的、具有特定观念行为的人们,界定为一个世代。当前社会组成里的各世代,从老到青主要是婴儿潮、X世代、千禧代、Z世代、阿尔法。

婴儿潮生长于战后的物质贫乏但市场高速发展、意识形态上激烈冷战的年代,描述这一代人的三个关键词是Focused,Competitive和Ideological。70人属于X世代,是婴儿潮的儿女,生活在物质日渐丰富、国际交流频繁、冷战白热化的年代,三个关键词是Resourceful,Independent和Ideological。千禧代生于全球化地球村、冷战结束的时代,Tech-savvy,Independent和Open。三代人之间的传承和进步从这些关键词里可见。

到了Z世代的Zoomers(会议软件Zoom真是起了个含着金蛋的名字),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呢?Digital-native、Diversity和Progressive。这一代是真正的数码人,数码中出生,数码中长大。他们的生活中人与人的距离只在点击之间,自然差异都不是差异。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养成了Gen Z的进步主义价值观。

但是,我们不要以为读懂几个Zoomers的形容词,就是读懂Zommers了。要知道,以上各世代的关键词,都出于当前社会主流的舆论口气。这更是一种从X世代和千禧代角度观察和总结的Zoomer特性,还不是Zoomer自己对自己的描述。什么才是Zoomers呢?

读懂Zoomers,让我们从这几个关键词出发。第一个Digital Native,生在数码时代,长在数码环境,Zoomers的生活不像长辈们那样三点一线,而是线上和线下之间的两点一线。线上的生活的丰富、无界,让全世界的Zoomers越来越趋同,行为和习惯上像是一个整体。因为这种成长的经验,美国的Zoomer-Millennial之间的代际线,比美国-中国的Zoomers之间国际线常常会更宽。

从老一辈人角度看,Zoomers们更加接纳各种肤色、种族、地域、国籍、观念的Diversity了。但以Zoomer的心理去看这些问题,他们可能更加觉得Diversity本身就是可笑的观念,因为Diversity的存在来源于Divide,Zoomers都很少有Divide了,哪里来Diversity呢?说的这里,我会想到慧能六祖的那首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Digital Native消除了Zoomer心中的Divide,也让他们心中的共同价值观确立起来。那就是社交媒体世代下的Viewership。X世代主导网络的时候,这个叫眼球或者点击率。Y世代千禧族主导之下,这个叫网红或者火。Zoomers管这个叫圈粉,Followers,或者更书面的就是Viewership。在网络大社交的时代,这是所有Zoomer追求的价值。You don’t know, you are OUT。

谈到Viewership,那个早年间确立的互联网定律1-9-90还基本适用。1%的人在做CP,追求的是90%的人来follow。90%的人的follow,追求的是9%的人的讨论。9%的人愿意参与讨论,追求的是1%的人的CP质量。这是网络外循环。9%的讨论,提高1%的CP质量。1%的CP质量,维持了90%的持久Passion。90%的持久Passion,也产生了9%的人的满足感。这是网络的内循环。

Zoomer的Viewership,既是在自己获得的点赞,也是给与他人的点赞。点赞的,只是他们认为Cool的东西。而这种Cool,很大程度又取决于是否被圈层认可为Cool。那到底是我先点赞它,然后它再被圈层认Cool;还是圈层先认它Cool,然后我再点赞呢?能对Cool问出这种问题的人,一定不属于Zoomer。因为Zoomer们共同的数码生活经验,养成他们只需点赞而圈层必认的习惯。换句老人们听得懂的话说Cool是具有鸡、蛋二相性的,且鸡和蛋不测不准、一测都准。

Z世代的国际政治

这一章节的题目起得有点大。我不妨从前面谷爱凌的采访说起。这里列觉的四位记者中,第一位很显然是属于X世代的人,他们的特点有一条是Ideological,这你可以说他们有理想,也可以说他们很固执。问题虽然关注在对方,但他提问题的方式却在关注自己:we are still trying…主语在自己。这种思维的人,无法很好地理解Zoomers。

第二位和第三位记者,他们看起来更年轻,属于千禧代。这一代人和前一代的主要差别在Open上。他们虽然也在同一题上提问,但这并不表明他们也和X 世代一样Ideological,因为这个问题是从前面承继下来的。我们主要关注一下他们俩提问的方式:You are not clear…You’ve got a lot…他们提问的关注点在对方,这就是思维open的一个标记。

有人觉得这样提问似乎更不礼貌,加上I think 、We’re这样的句头,让谈话更加柔软。这样想没错,但那是在婴儿潮、X世代总结出来的言语规范,经过千禧代和Zoomer,真的还适用吗?当各人自有一个清晰的Ideology的环境里,说话先冠上个“我觉得”就不会让对方觉得intrusive。当人人都有同样的Ideology的时候,就没必要了。最典型的例子,在自己家里和亲人们之间的谈话,就没必要总来个“我觉得”吧。

千禧代的Openness,让他们对Zoomer开始具有一定的同理心,但还只是表面。看最后一位,NBC记者,他和谷爱凌之间的谈话明显更顺畅更融洽,这并不只因为谈话内容有什么不同,也不完全在于他在第一个问题上的关怀铺垫。更主要的地,我们看看他的提问方式:you’ve told us that you made tough decision and weighed a lot factors。问题从You开始,关注在对方,显示提问者的open;接着把You落在told us上,让你我unite在一起,没有了divide。这就是Z世代人的优点,两个人物理距离可以很远,但共同经验使他们能在一两句话就拉近起来。

NBC的这位记者叫Fernando Hurtado,是2016年从USC毕业的B.A.,专业是Digital Journalism,原来也是个妥妥的Zoomer里的大哥哥啊。

Z世代人的全球无差异化,其实很早就已经形成了。这一代人都是看着Wiggles、天线宝宝、和Baby Einstein的光盘长大的。在顽皮的年龄里,手里拿着的是iPhone和iPad,进入Puberty的时候又全部泡在社交网络和油管上。如果说他们的眼里只有屏幕,这再确切不过了。

他们是Gangnam Style和小苹果爆火的理由,也是一剪梅突然时髦的驱动力。他们眼里的价值就是Cool和Funny。当老几代被他们制造的网络潮流裹挟而入,那些Cool和Funny就会被他们迅速抛弃。他们不会担心自己会被下一波遗弃,因为(刚才说了)个人和圈层在这个世代是高度统一的。

政治家们,如果读不懂或者忽略Zoomers一代的情况下取规划战略规划和制定政策,结果就是失败。因为Zoomers是人类最后一代曾经尚能接受虚拟和现实分离的世代。如果你们不去顺应Zoomer并调整自己的政治方向,而是一味的坚持那些以Dividing us为基础的价值,十年内Zoomer们就会让你们惨败。而他们的未来,阿尔法一代,连安慰一下你们心情都不会有。

当我们这些老梆子们还傻傻的认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时候,世界正在潜移默化地汇成同一个民族。Nationality is just another fairy tale。

贾平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adybug2080' 的评论 :

The moment we try to account a Zoomer's action to a cause, we are on the wrong track. Zoomers don't act in ways we like. They act on impulses. There might be occasionally a cause but they never made to care about it.
ladybug2080 发表评论于
谷事件, 归功于Zoomer的共性还是某些精致利己主义者思维做派? 我觉着她为了更多人喜欢冰雪运动可能不是正真的动力,能否走出像郎平一样的路都是问题。 西方的市场肯定丢了, 在中国,她能否持续的火下去, 什么时候国人开始质疑她血液的纯粹,她思想是否可以受得了国内的管束? 如果她真的为冰雪运动振兴埋头在中国,我倒是要惊奇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