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泊秦淮》下联两句的理解

心思所至,情绪缘起,感怀执念,聊以抒怀。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关于杜牧《泊秦淮》下联两句的理解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薄雾飘在寒冷的河水上,朦胧月色笼罩着沙滩,

夜幕降临时,找了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歇了下来。

歌女们不知国家将亡,在江的这边依然唱着《玉树后庭花》。

 

对此诗下联的解释,通常认为,诗人听到歌女唱《后庭花》,感慨政府昏庸糜烂,不知国之将亡,为国家命运担忧。

诗人夜宿秦淮,何以突然想到亡国,确实有些蹊跷。

从大的视野看,秦淮就是金陵,金陵就是250年前唱着《后庭花》亡国的陈朝都城。诗人乘船来金陵的路上,可能已经在复习金陵的历史,重温被世人称为亡国之音,陈后主的得意之作《玉树后庭花》,感慨陈后主当年风流误国,面对长江对岸隋军大兵压境,依然令人为《后庭花》谱曲,令歌女演唱。

有了这个心思,诗人的七绝就有了主题。但主题如何被唤起,如何融入诗中而不显得突兀,还需要其他因素。这个因素就是情境。写诗首先要入境,才能入情。这个境就是时间地点与氛围。

秦淮不单是陈朝国都金陵的象征,秦淮还是金陵酒楼歌楼青楼繁华兴盛的代名词。 在诗人的心中,想到秦淮,就想到歌舞升平与亡国歌女的关系。诗人不仅自己这样想,也觉得读者也是如此,想到秦淮就想到歌女,想到歌女就想到在歌女的歌声里亡国的陈朝。所以,诗人在诗中没有任何停留,秦淮是伏笔,是入境,由入境而入情。从秦淮想到歌女,从歌女想到亡国,又从亡国回到引来亡国的歌曲。

所以,诗人需要一个入境,就是进入秦淮。于是就有了上联。先写一路载舟而来的水,近岸的沙,再写转入秦淮河,接着就是酒家。酒家就是有歌女驻唱的地方。太平盛世里,酒家就是靡靡之音的来处,诗人至此已把读者带入准备抒怀畅想之境。接下来,就是跟着诗人想象听到的靡靡之音,在此处就是亡国之音。

至此,诗人开始说话了:歌女们都不知道要亡国了,还在隔着江水唱着亡国之歌呢。

读者自然也跟上了,觉得诗人好清醒,好爱国,好替国家命运担忧。于是,就鼓掌夸赞诗人。我们听到的对这首诗的解释,千篇一律,都是如此这般地赞颂着。

 

问题是,诗人在说谁呢?在说诗人听到的那个歌女的歌声吗?诗人是在说那个唱歌的歌女不知国家就要灭亡了吗?难道诗人以为唐朝就要灭亡?

诗人是在说谁隔着江唱歌呢?是在说诗人听到的那个歌女在隔江唱歌吗?诗人为什么要提“隔江”呢?江对面是什么?是隋朝大军吗?此时,都是唐朝了,哪来的隋朝大军?没有隋朝大军,提“隔江”是什么意思?

 

显然,诗人说的并非酒家里的歌女。这事若退回250年左右,就不一样了。那时,陈朝后主陈叔宝对江北浩荡而来的隋朝大军不以为然,觉得有天堑阻隔,隋军过不了江,便依然与其嫔妃吟诗作乐,众多歌女舞姬日夜莺歌燕舞,灯红酒绿。市井酒肆里的歌女们自然仿效,估计也在传唱他的最新诗作《玉树后庭花》。

 

在诗的下联里,诗人完全把情景转换到250年前的陈朝亡国之际了。诗人说的是那时的歌女,说的那时的歌女面对隔岸的隋朝大军,还在不知死活地唱着后主的《后庭花》。实际上,那时酒吧里的歌女在唱什么歌,谁也不知道。《后庭花》不过是靡靡之音的代名词而已,亡国之际唱的都是亡国之音。

所以,才会有“商女不知亡国”之恨的说法。想想眼看着国家就要被亡了,这些商女们却蒙在鼓里,还在唱着靡靡之音呢。这就叫“不知亡国”,就叫“犹唱”。

“隔江” 就更清楚啦,江对面就是隋朝大军,随时随地都会打过来。这么危机的情况下,歌女们还在唱啊唱啊,所以才叫“隔江犹唱”。这是两百多年前的情景。

 

所以,下联只是情景与心境的代入。诗人并非在指责酒家的歌女,更不是在为国家前途担忧。诗人所在年代,大约是“大中之治”之时,国家复归统一,国势恢复,百姓日安。说诗人在批判当时的昏庸官僚也是牵强附会。 杜牧是谁?本身也是统治阶层一员,他指责谁?酒客里有朝廷命官,他杜牧也在其中。怎么知道杜牧就不是那些酒客之一呢?

 

《泊秦淮》大约是杜牧在扬州为官时(833年)的作品, 杜牧的扬州生活有后来他自己的诗为证。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那个时期,他自己就是酒楼青楼的常客,他自己想过国家的命运了吗?何来指责别人。当时,杜牧居扬州,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手下做个小官。杜牧甚喜宴游,据说,其足迹遍及扬州的青楼,宿醉不归是常态。害得赏识他的淮南节度使牛僧孺不得不派人暗中保护。从他自己后来追忆当年扬州生活的诗中还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官员因逛酒楼青楼而出名应该是件可以自我夸耀吹嘘的能事。杜牧要是在扬州时就为国担忧,在其后的官涯中,会更加对唐朝颓势有所敏感,更应多多关心国家的命运,哪还会那么夸耀自己当年的青楼史?

 

有人还说诗里的“江”指的是秦淮河,因为长江以南无论水的大小,口语都称为江。由此来证明,杜牧诗里的“隔江”指的是隔着秦淮河,意思是诗人坐在秦淮河这边的船里,听到秦淮河那边的酒家歌女在唱《后庭花》。总而言之,就是想证明,诗人说的是当时的歌女在唱《后庭花》。

 

一首亡国之歌可以传唱几百年?

 

先前说过,南唐(937-975)后主李煜曾作一曲,名曰“念家山破”,宋人亦不知其谱。宋朝开国(960年)与南唐末期几乎并行,李后主活到978年,也算当时的知名人物,其曲子尚已失传。而杜牧(803年—852年)时代与陈后主陈叔宝(553年-604年)时代相去近250年。这期间发生了多少事?

首先,灭了陈朝的隋朝是不会允许唱《后庭花》这类亡国之音的。《玉树后庭花》是陈后主写来赞美其妃子张丽华的,隋灭陈后,张丽华因“祸水误国” 而被斩杀。就算朝廷不禁,谁还敢唱《后庭花》?

其次,中国古代的记谱法全靠师承口传,识谱不识谱上的各种标记也无法读谱,更无法按谱子唱。不像西方的五线谱,只要识谱就能唱能演奏出来。在没有像五线谱这样的曲谱的条件下,曲子的消亡失传速度是相当快的。何况战乱中,谱子丢失,师徒离散。这就是为什么唐朝的谱曲宋朝人不懂,北宋的词谱到了南宋就少有人识得,搞得我们今天喜欢填词的人都不知道当年的词谱是个啥唱法,只能照猫画虎。

因此,唱法全靠歌女口口相传。兵荒马乱之年,歌女生存第一,逃亡优先,谁还顾得了传递唱法?等到大局安定,新的酒楼歌楼平地而起,老一代歌女早已不知踪影,新一代歌女占地为王。这新一代歌女有几个还听说过几十年前几百年前的歌?

别说是亡国之音,就算是陈朝的流行歌曲,到了唐朝也会成为昨日黄花。唐时盛行的曲子,尤其歌舞酒楼里,多是当时名气大的诗人的诗谱出的曲子,还有逐渐扩大影响的西北地区及西域曲子。 那时又没有录音设备,几十年前或几百年前的曲子、歌等,若无人传唱,不流行,很快就消失了。

在这样的条件及环境里,怎么可以想象一首大约只在后宫里传唱的歌,如《后庭花》,怎么可能传唱了250多年,到杜牧时代,酒吧里的歌女还会唱?

据说,在宋词880多个词调中,有100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什么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到了柳永手里,皆乘春风而起。以柳永所填之词谱出的曲子也是十分流行,有所谓“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之说。可曾几何,到了南宋,歌楼酒楼卡拉OK里能唱词曲的歌女所剩无几,词人们要么自度曲,要么索性抛开曲谱,只按词牌填词。这就是当时流行曲的命运,流行曲是真正的流行曲,一过气就消失,哪里会有现代流行曲的好运气。后来人凭着录音和录像,可以回到从前,重温儿时歌曲,重温百多年前的流行歌曲,甚至重回以前的流行时代?

所以,杜牧那时的歌女听没听说过250多年前陈朝陈后主的原创《后庭花》都不好说,更别说唱了。

此诗的下联只是一种联想,一种跨越时间的联想。诗人写的是当时的心境,却不是当时的情景。或者说,诗人借用200多年前陈朝亡国前的那一幕,来表达秦淮河的历史见证。

所以,诗中所指并非真景,并非他听到了某个歌女在唱《后庭花》,那是想象,是借用,是象征。

好比我们跟朋友唱卡拉OK,靡靡之音中,忽然想起陈朝亡国的情景;或者在与酒女们嬉闹时,忽然想起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演绎出烽火台戏诸侯的亡国故事。好诗者,乘兴赋诗一阕,记录下心情而已。也许会表达些对贪官当政的不满,谈不上什么忧国忧民。

把这首诗当作杜牧忧国忧民之作,说此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这大抵是今天的赞誉者们牵强附会的过誉之辞,过于表现小杜的政治觉悟,也过于抬举小杜了,好像他真跟杜甫的为国为民担忧的胸怀可比。未必如此。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