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墉:芦棚夜话一一年羹尧和他的头盔
一九六九年的深秋,我们全校教职工奉命来到大运河水利工地,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受思想改造。一座芦苇棚里住三十多人,其中约占三分之二是江苏省宝应县农民,这样做叫做“掺沙子”。昼短夜长,灯油稀缺,黑暗中芦棚夜话,至今仍颇堪回味。
有一位四十多岁的长者,读过私塾,看过不少闲书,讲的故事,不但我从未听说过,大概在图书馆也未必能查找到。其中一则故事是有关清人年羹尧的:
年羹尧是大清皇朝的一员虎将,奉命镇压新疆叛乱。他率兵入疆后,人不解甲,马不卸鞍,几年中身经百战,马不停蹄,追击敌人到一个极其偏远荒凉的地方。突然看到路径旁有一石碑,上书“此地无人到”五个大字,年羹荛一看,想想今天我到了这里,这不是在骂我不是人么?激起一腔怒火,策马举枪剌向石碑。没想到这是个套碑,挑开外面的大石碑,里面出现了一个小石碑,上面也有一行字:“除非清朝年羹尧!”后署“刘伯温题”。
年羹尧心中无限惊讶,原来是大学者刘伯温,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算出了我今天要到达这里,预先立碑等着我来。立即滚鞍下马,伏地叩头,此时头盔掉到地上,沙沙沙一阵响声,从头盔里落下无数蛆壳,竟然有三斗三升之多。
芦棚夜话的参与者,没有人想到去深究:这三斗三升蛆壳是什么人去量的?年将军的头有多大?
我们都是最自觉的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