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密宗】金刚萨埵之:莲师伏藏

我有摩尼珠,只待有缘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密宗进入西藏之前, 藏区也是有自己的宗教的。

那就是笨教, 因其信众头裹黑巾, 又称黑教。

黑教是一种本土的, 对山河大地的崇拜。 就像我们汉地的土地神啊, 雷公, 电母, 灶神, 等等。 密宗进入西藏时, 曾和本土黑教发生激烈的冲突。

 

唐天宝十四年, 即公元755年, 吐蕃王赤松德赞即位。

他迎请了印度的寂护大师, 准备在西藏建立第一所寺院。

这自然遭到了本土黑教势力的激烈反对。

也是他运气不好, 他到西藏后, 西藏年年天灾人祸。 本土势力自然就把他当成灾星, 把灾祸带到了藏区。寂护一个人势单力薄, 只好离开, 走时向赤松德赞推荐了莲华生大士。

 

公元774年,寂护携莲华生再次入藏。

说也奇怪, 莲华生一入藏, 藏区年年风调雨顺。

密宗本来就有很多手印咒语, 讲究息灾祈福驱神驭鬼的神通之术。

所以后辈就传, 莲师入藏, 大显神通, 降妖伏魔, 击败一切外道。

据说, 在建寺过程中, 莲师不断与黑教斗法。 比方说, 黑教派了一条恶龙, 白天盖了什么, 恶龙晚上就来摧毁。

结果莲师以观音法收服了恶龙。

这当然都是神话传说了。

更可信的情况是, 黑教信众前来砸场, 被莲师说服了。 就像前段时间, 某地计划建一个污染重的企业, 气愤的民众把县政府给砸了。 但县委书记应对得还算得体, 最后民众还是散了。

 

不可否认的结果是, 莲师排除困难, 建立了藏地第一所寺院桑耶寺。

并在藏王赤松德赞的支持下, 选拔青年才俊送去印度留学, 另外像所有从印度出来弘法的僧人一样, 翻译了大量的经典。

同时吸收藏人出家。

 

俗话说, 强龙不压地头蛇。

佛教进入汉地, 也和道教发生过冲突。

唐武宗灭佛, 是因为他信仰道教, 受了道士们的蛊惑。

所以, 密宗入藏地, 和黑教发生冲突, 那是情理中的事。

所谓收服恶龙, 那是瞎扯。

与黑教辩法, 那倒是真的。

 一个正方 一个反方, 在王公大臣公众面前辩论, 看看谁说得有道理。

而当时在西藏的佛教, 不但有印度直接来的密宗, 还有从汉地大唐过去的禅宗, 其代表人物是摩诃衍。

 

汉传佛教入藏, 是在七世纪松赞干布娶了文成公主时开始的。

所以汉传佛教入藏, 其实比密宗要早一百多年。

禅宗本来就没有什么息灾祈福之类的方便法, 在藏区这样文化比较落后的农奴社会, 是很难推广的。 所以尽管早来一百多年, 总是稀稀拉拉不兴旺。

 

密宗入藏以后, 不但与本土黑教有利益冲突, 和汉传禅宗一样有冲突。这就导致了两场决定命运的大辩法。

 

第一场是莲师对笨教, 由藏王赤松德赞亲自主持。

佛教在印度发展了上千年, 理论完整系统。 这是一场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辩论, 所以毫无疑义的莲师获胜。

大辩论之后, 笨教遭到禁止。

这也导致了笨教的分裂。 一部分向云贵川发展, 依然是传统黑教。 另一部分改革派开始向佛教靠拢, 吸收佛教的营养, 被称为白笨教, 白教。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

吐蕃很多有实力的大臣将军都是笨教教徒, 所以吐蕃王室大力扶持佛教也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第二场拉萨对决是密宗对禅宗。

密宗的出场选手有的记载是说莲华生大士, 有的说是寂护大师的弟子莲花戒。 我认为莲华生就是莲花戒。 这是各种不同记载上的误差。

这种决定命运的生死之战, 一定是最强的第一号种子选手出战。

怎么可能派寂护的一名弟子。

禅宗方面的出场选手是摩诃衍。

结果大家也知道了, 莲师全胜, 一战定乾坤。

于是按照事先约定, 汉传佛教, 全部退出藏区。

关于这一战, 我以为是上驷对下驷, 略显胜之不武。 摩诃衍在禅宗是济济无名之辈。 不过愿赌服输, 输了就是输了。

 

这两战, 确定了密宗在藏地的统治地位。

这也就是传说中的莲华生大士降伏西藏。

莲师伏藏, 他流传下来的这一派, 就是后来的宁玛派, 因其门徒穿红色, 所以俗称红教。

 

莲师传法, 有两大特点。

第一呢, 他喜欢把弟子们送到雪山岩洞里去修行, 修法不相应不准出来。 按照现在的说法是搞体罚, 不讲人权。

第二呢, 他喜欢埋宝藏。

莲师本身著作丰富, 但很多著作他都给藏起来, 叫做“伏藏”。

这个山上藏一些, 那个洞里藏一些。

莲师这些藏起来的著作, 都是密法的最高心要, 又称岩藏密法, 留待有缘人。

 

我以为, 莲师不是老顽童周伯通。

莲师的岩藏密法, 就是他的应急预案。

这就是他比唐密的五六七祖聪明的地方。 他意识到藏王的恩宠总有尽的那一天, 而且自己又得罪了很多人, 那些心怀怨恨的笨教徒或显教徒只要有机会就会反戈一击。

岩藏密法, 就是他留下的种子。

就算密宗被人灭了, 种子还在。

 

莲师果然有先见之明。

明天说吐蕃王朗达玛灭佛。

悠悠千载, 世事无常, 武宗灭佛的事件, 在藏区重演了。

什么是轮回?

轮回就是同样的人, 用不同的道具, 演同样的故事。

 

昨天胡维国(悟无生)来信:

“师父不久就要收山,师父收山之后,弟子不知再向何处听闻师父所讲的佛法,开悟恐遥遥无期了,此生若不能解脱,何时才能解脱啊?每想到此,心有大恸!弟子愚钝,佛缘浅。”

炯然也说:“心中无比烦恼, 总是悟不出来。”

前段时间玺宇也问:“师父收山后, 弟子若有疑问, 师父还会回复吗?”

 

既然收山了, 就不问世事。

我不会再来佛教网, 也不会再查看我的电子邮箱。 无论是谁的来信, 我都不会再回复了。 如来的事业, 就交给竹林宗开悟的弟子们。

至于他们能不能担起来, 嘿嘿, 不管我的事。

一代新人换旧人, 儿孙自有儿孙福。

 

我收山以后, 还没有开悟的弟子, 可以去依止已经开悟的师兄师姐。

 

六祖慧能将示灭,有沙弥希迁, 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石头和尚, 问曰:“和尚百年后,希迁未审当依附何人?”

祖曰:“寻思去!”

及祖顺世,迁每于静处端坐,寂若忘生。

第一座问曰:“没师已逝,空坐奚为?”

迁曰:“我禀遗诫,故寻思尔。”

座曰:“汝有师兄思和尚,今住吉州,汝因缘在彼。师言甚直,汝自迷耳。”

 

迁闻语,便礼辞祖铠,直诣静居参礼。

师曰:“子何方来?”

迁曰:“曹溪。”

师曰:“将得甚么来?”

曰:“未到曹溪亦不失。”

师曰:“若恁么,用去曹溪作甚么?”

曰:“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

 

迁又曰:“曹溪大师还识和尚否?”

师曰:“汝今识吾否?”

曰:“识? 又争能识得?”

师曰:“众角虽多,一麟足矣。”

迁又问:“和尚自离曹溪,甚么时至此间?”

师曰:“我却知汝早晚离曹溪。”

曰:“希迁不从曹溪来。”

师曰:“我亦知汝去处也。”

曰:“和尚幸是大人,莫造次。”

 

“未到曹溪亦不失。”

维国和炯然, 有什么好烦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