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密宗】谁是英雄之:菩提道次第广论

我有摩尼珠,只待有缘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们前几天讲过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

我们确定了阿底峡尊者和他创立的噶当派是明心见性的。

但是, 我们并不能确定噶当派的继承人黄教格鲁派是了义的。

为什么?

因为黄教格鲁派的开山祖师宗喀巴是在阿底峡尊者圆寂三百年后, 在噶当派的基础上, 进行了大肆的改革, 才建立了格鲁派。

 

改革是个中义词。

改革就像改衣服, 有两种可能。

有可能改好了, 也有可能改烂了。

所以,宗喀巴改革噶当派也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还有一种是取其糟粕, 去其精华。

 

宗喀巴大师有两本著作流传于世。

第一本是《菩提道次第广论》。

第二本是《密宗道次第广论》。

这两本论都很长, 对藏传佛教影响深远。

而且自大清一朝以来, 黄教格鲁派在西藏占统治地位, 所以我想多花一些时间讲讲这两本论。

 

我们首先来讲《菩提道次第广论》。

宗喀巴本人是显密兼修, 主张先显后密。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 现在出家的喇嘛都要至少先学十年显教, 经过考核, 才能入密学院。

从先显后密这一点来看,宗喀巴还是认为密教的境界要高过显教。

《菩提道次第广论》就是说显教的。

次第, 就是层次, 由低入高的层次。

我曾经说, 修密法就是爬喜马拉雅山, 原因就是传统密教非常讲次第。 而禅法没有次第, 你要么不会, 要么一步到位。

 

《菩提道次第广论》一开场,

就和八思巴的《彰所知论》一样, 讲了戒定慧。

“其中戒学, 至言及释数数赞为定、慧学等一切功德之所依处,故须先具戒学增上诸证功德。”

“不共定学者,谓其极稳生起次第,此复三年或六年中修明禁行。尔时遥闻飞行国中诸空行母讴歌之声,心中亦有所忆持者。”

“共者谓得止观双运毗钵舍那三摩地。 不共者谓得圆满次第殊胜三摩地。如赞中云「如密咒乘教,显是加行道」。”

 

我在上一本书《金刚萨埵》提到过,

宗喀巴对藏传佛教的一大贡献就是提倡戒律, 认为出家的喇嘛要守戒律, 不能结婚杀生等等。

为此, 他特立独行,开始带黄色的僧帽, 以示区格。

凡是他的门人, 愿意和他一起守戒的, 带黄帽。

 

他认为“戒, 是定慧和一起功德的基础。”

持戒了, 清心寡欲了, 就可以修定了。

他给这个过程起了一个名字, 叫“生起次第”。 这个过程会要很多年, 而修定的方法非常有意思, 和八思巴一样, 他提到了止观双运。

看来,宗喀巴的显教知识,

受卓弥释迦意希的“道果”法影响很大。

然后他把显教的戒定慧, 和密教作了一个比较。

结论是, 戒定慧相当于密教的加行道。

 

关于戒定慧的问题, 我已经在以前的文章中讲过很多了。

简而言之, 方便法, 依戒定慧成不了佛。

戒, 说律宗时说过了。

戒律是释迦摩尼成道十二年后, 因僧团呈现“猕猴状”, 没法管了, 竟然有僧人去奸淫良家妇女, 佛才开始制定戒律。

不是先有戒后有佛, 而是先有佛后有戒。

所以, 佛不以戒成。

 

定, 已经说烂了。 修就没有定, 定就无需修。

定是入不了修不成的。

佛陀每天就花那么一两个小时打打坐, 其他时间爱干啥干啥。

那是不是佛陀每天打坐那一两个小时是佛, 其他时间因为没有在入定, 所以不是佛呢?

显而易见, 佛不以修定成。

 

慧, 也说烂了。

修行要有智慧, 可是佛性却是本自具足。

有智慧, 佛性在。 没智慧, 佛性还是在, 一毛也没少。

所以, 佛不以智得。

 

佛, 是本来如此, 永远如此。

佛, 和戒定慧, 一点关系也没有。

明白了这个, 才是真正拥有了如来的智慧。

 

到目前为止,

宗喀巴说的, 和八思巴在《彰所知论》中说的, 基本一致。

但是我们不能说,宗喀巴就没有开悟。

他并没有说戒定慧是佛法的最高境界啊。

所以, 我们明天继续看《菩提道次第广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