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翻译了可口可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一直觉得,翻译中的经典作品就是“可口可乐”,不但信达雅,而且连发音都神似,尤其在用吴语方言表达的时候。那么这一神来之笔是谁的功劳呢?

1886年,一位“不务正业”的美国药剂师把一些杂七杂八的药水混在一起,感觉味道好极了,从此Coca-Cola诞生了。而这种“药水”起初进入中国的时候有个非常怪异的中文名字,叫“蝌蝌啃蜡”,今天家喻户晓的可口可乐是怎么来的呢?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上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已在上海生产,一开始翻译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中文名字,叫“蝌蝌啃蜡”,1930年代,负责拓展全球业务的可口可乐出口公司在英国登报,以350英镑的奖金征集中文译名。旅英学者蒋彝从《泰晤士报》得知消息后,以译名‘可口可乐’应征,被评委一眼看中。”

上述说法十分不符合逻辑,征集中文译名不在中国登报,却在《泰晤士报》上花大价钱缘木求鱼,于理于情都说不通。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叶新曾经对《泰晤士报》电子版数据库(The Times Digital Archive,1785—1985)搜索,没有发现任何可口可乐公司有奖征集中文译名的线索,中文可口可乐的广告首次刊登在1930年5月《商业杂志》5月号上,标明是“屈臣氏汽水可口可乐”,而可口可乐的中文商标早在1928年就已经注册,时间上比传说中蒋彝应征《泰晤士报》早了4,5年,因此蒋彝应征完全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事实上,蒋彝1933年6月才去英国,而1930-1933年期间,蒋彝是江西九江县的县太爷!即便蒋县长1933年到了英国,那时英语还很破,胸前别一纸牌,上书英文“请告诉我,旅馆在哪”,他既不可能阅读《泰晤士报》,更没有能力做翻译。

除了蒋彝,传说中的翻译者还有张福垲、李泽民、林振彬等,但都是漏洞百出的幻想,是民族自豪的一厢情愿。

那么究竟是谁翻译了可口可乐呢?

可口可乐公司档案馆馆长菲尔•穆尼(Phil Mooney)是可口可乐历史资料研究专家,他2008年在公司网站上发表过一篇介绍可口可乐中文译名的文章,题目是“蝌蝌啃蜡?”(Bite the Wax Tadpole?)。在文章中,穆尼对可口可乐中文译名的过程做了详细的叙述,指出该译名主要是该公司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根本没有提到刊登广告有奖征集译名之事,更不用提在英国《泰晤士报》登广告了。

《中华读书报》2018年3月7日刊登《可口可乐’译者简考》介绍,当年在上海开律师事务所的美国人阿乐满(Norwood Francis Allman)与当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可口可乐公司人员一起创造了“可口可乐”这与可口可乐档案馆馆长穆尼所说一致。

这个阿乐满可是一个中国通,1916年他以美国驻中国公使馆见习译员身份来中国,曾与在北大担任图书馆员的毛泽东有过来往;1921年担任驻上海领事,1924年卸职后在上海从事律师事务,与礼明、樊克令成立律师事务所(Fleming, Franklin & Allman, Attorneys-at-law)。阿乐满在上海时担任过多种职务,比如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陪审推事、万国商团美国骑兵队队长、上海扶轮社社长;抗战期间曾任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申报》编辑、《大陆报》社长等职务。一个能将自己名字汉译成阿乐满的人,完全有可能创造“可口可乐”。

一百多年历史的Cocacola在时代的大潮中逐渐走向衰落,但汉译“可口可乐”却成为永恒。这个神来之笔不但家喻户晓,更是一种创造力的体现。

除此之外,昔日的德律风最后被电话取代;德莫克拉西被民主取代,赛因斯被科学取代……只可惜这些佳作都没有出于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之手。

喜欢花满楼 发表评论于
翻译得真好, 以前很多的电影名翻译得也很好听, 魂断蓝桥等等, 现在很多英翻中太直白。
lurenjia2014 发表评论于
coca cola,这个名字的第一个部分,coca,就是可卡因的提炼植物,coca leaf.最初的可口可乐的配方,是有可卡因的,因为原配方的创造者,自己有疾病和病痛,所以需要可卡因来镇痛。他死了之后,一个精明的亚特兰大商人从他的妻子和子女手里用极低的价格,买下了这个产品的各种权利。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这个翻译是学英语的经典:)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