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续忆》
附录一
徐礼耕先生之回忆
徐家祯注释
(九)关于我个人的问题
我于 1902 年秋出生在绍兴下方桥小山南村。第二年春,就迁到杭州,幼 年是在杭州生活的。1916 年,高小毕业,曾考入安定中学读了一年。先父的意 思,认为中文要紧,叫我辍学在家请老师专读中文。1919 年,又叫我到上海承 天英专,专读英文。在这年冬天,就结了婚。从此要恋家庭,杂念丛生。读了 一年书,又辍学回杭。虽请英文老师,在家继续,但我读书极不用功,因此学 业无所收获。
三叔祖徐礼耕先生(左二)1923 年作为中国丝绸代表团成员之一
赴美参加在纽约举行的第二届 国际丝绸博览会时
与代表团成员在芝加哥火车站摄
(照片来自博览会纪念册)
1922 年,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市面繁荣,丝绸需要激增,准备于 1923 年一月在纽约开丝绸展览会,曾派员到上海来邀请参加。当时伟成公司朱 谋先准备去参加(其实同时他是由蓝乐堃居间,在美洽购一家绢丝厂。但当时 正秘密,事后才晓得)。先父叫我亦去,以广见识。山东烟台柞蚕丝和茧绸的 巨头孙某以及其他七、八人,(组)成了中国代表团(当时的政府是不闻不问 的)。上海总商会孙汉承先生亦派陈列馆的杨某参加。经费均由各人自负,朱 谋先是团长。
1923 年在纽约举行的第二届国际丝绸博览会上之中国展厅
(照片来自博览会纪念册)
是年 12 月,我们办好手续,乘船动身赴美。到纽约后,晓得日本也有代 表团参加,他们是政府主办,拨了五万元美金的经费。展览会开幕,美国国内 的绸丝,陈列得琳琅满目。日本将缫丝车搬去,现场表现(演),绸缎亦具相 当规模,做得有声有色。反观我国,真是简陋不堪,不成体统,实在可怜可笑。 我们以代表团的身份参加了盛大的宴会和招待,实是汗颜无地。
展览闭幕后,朱谋先去进行购买绢丝厂,其他人大部回国。我由同去的 陈岐山陪同前往密西根的安纳堡。那是密西根州立大学所在地。经设法介绍, 先读了一期暑期班,勉强及格,得了四个学分。等秋季开学,作为特别生进入 大学,读的是经济学。由于我的基础太差,又不肯刻苦用功,上班、听课、备 课十分困难。当时有位杨葆青先生(杨之华同志(注 1)的胞兄。他父亲叫杨羹 梅,是上海丝绸掮客,经常到我们发行所进出。杨之华是我堂姐徐静生在杭州 女子职业学校的同学,常有往来)。他是跟杭州某人同去参加展览会,会后还 留在纽约。(杨)突然来到安纳堡,告诉我有位叫何少焕的华侨,正在纽约集 资与其他美人组织一家名叫万旦的东方百货公司。杨葆青晓得我有一封三千元 美金的信用信,可以随时取用。他叫我去投资。(其时先父正来信,告诉我有位叫何焕文曾来我家作客,说起他儿子何少焕在纽约的情况)。我开始犹豫, 不能决定。不久杨葆青又二次赶来,约我再去纽约看看。我对读书有畏难情绪, 遂同回纽约。
三叔祖徐礼耕先生(长桌左起第三位)
在纽约参加第二届国际丝绸博览会举行的晚宴
(摄于 1923 年 1 月 31 日)(照片来自博览会纪念册)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纽约第五大道(照片来自博览会纪念册)
这家公司,设在五马路二十九街,地处闹市,有相当规模。两层铺面, 加阁楼和办公室,资本为五十万元,正在筹备开张。我同何少焕和美国经理会 晤后,遂将三千元入了股。十一月间,正式开张。雇员数十人,买的都是中国 货和日本货。所有货品,零售价格,均照成本一倍以上(标价),有高至三、 五倍的。开张之后,生意甚好。每日营业额均在万元以上,最高竟达二万余元。 (后来晓得,这个季节正在圣诞、新年前夕,送礼频繁,因此生意兴隆)。 (该公司)还向我厂订购绸缎一批,专作领带,以后还要续订。于是我遂签了 定单。于是年年底(我)就又辍学回国。在美总共住(了)约一年。这批定货 后来织成如约交货履行。而该店过了新年,生意就日见衰退,后来竟至一落千 丈。同时每日开支即需二千元(其中广告费五百元)。开了一年,无法维持, 即告倒闭,资金化为乌有。继续定货,亦成画饼。
在那年九月一日,日本发生大地震。我和一位在密西根的同学,同往威 斯康辛去参加中国留学生年会。正在芝加哥途中,在报上看到,那时美国的丝 价因地震曾一度由每磅八元暴涨到十二元,但不久又回落。后来晓得,这时中 国丝价也混乱了一阵。有的因此暴利,也有的因此倒闭。事隔快六十年,也附 带提一提。
回国以后,跟先父到宜兴、溧阳、无锡、邬镇等地去收过二年鲜茧。 1926 年初,先父叫我在杭筹建庆成缫丝部,请一位叫许幼石来一同筹备。我是 一个外行,总算搞到新茧后勉强开工。到了夏天,原吉生布厂经理沈某因故辞 职。先父又叫我兼管。我又是外行,厂又在绍兴(发行所在杭)。我弄得手忙 脚乱,顾此失彼。第二年(1927 年)头,北伐军到杭,市面震动,工潮澎湃, 布厂地处乡间,工潮幸未波及。而缫丝部同杭州各厂和(我们)全厂一起弄得 不可开交。幸先父主持全局,同先兄共同努力,勉渡难关。以后情况,上面已 有陈述,不赘。
总之,我一无学识,又乏能力,早年在先父主持下,做了几年。后又与 先兄共同努力,虽免陨越,亦毫无成绩。所幸解放以来,在党和政府英明领导 下,申杭各厂走上光明大道。本人垂暮之年,有党的关怀,得以安度晚年。以 上所述,不过供你们参阅,不足为外人道也。(注 2)
注 1:杨之华(1901-1973),瞿秋白第二任妻子。
注 2:最后一段的语言体现了“文革”刚结束时的文风。看来这篇回忆录是应政协、工商联、纺织部等机构要求而写的资料性文件。 已不是“交代”、“汇报”了。
可惜的是,该回忆着重于写礼耕先生亲自参与的一些企事业之创 办 和 发 展 的 经过,而先曾祖吉生先生做过的更多事业,则文中有的提得甚为简单(比如,诸暨枫桥 育婴堂),有的根本未提到(如,参与张骞创办南通华丰垦殖公司、创建杭州留下茂庆 林木场,等等)。要找到这些资料,现在已经很难很难了。
徐礼耕 一九八二年三月写
徐家祯
二 0 一六年一月十六日
注释于澳大利亚刻来佛寺新红叶山庄
三叔祖徐礼耕先生(镜子前左上角)
参加博览会主办人为中国代表团举行的午宴
(摄于 1923 年 2 月 1 日)
(照片来自博览会纪念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