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陷襄阳 第四章

第四章

 

咸淳四年(1268,元至元五年)1 月,元将阿术和刘整,率5万大军进驻襄樊一带。

阿术(1232-1286)是中央级红三代,但没有今天红二代红三代的福气。祖父速不台,是成吉思汗开国功臣四狗之一。父亲兀良哈台,是1253年随忽必烈征服大理的主将。兀良哈台1258年从云南攻入广西、湖南。转战千里,1259年到达鄂州,与忽必烈会合,渡江北上。这段时间,阿术随父征战,带领骑兵冲锋陷阵。1263年随諸王拜出、帖哥征讨李璮。当年九月,拜征南都元帥,在汴京治兵。1264年八月,在兩淮作战。

蒙古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广场武士雕像 (图来自网络)

阿术时年36岁,元史称他“沉幾有智略”。 阿术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有十几年的战争经验和战绩。他骁勇善战,战斗时总是在第一线厮杀。足智多谋,常常准确预测敌人意图。老成持重,和不同的上级合作良好。他受蒙哥赏识, 更受忽必烈信任, 是襄阳大战理想的统帅。此外,只有阿术才能控制桀骜不驯,和谁都合不来, 比他大20岁的南宋叛将刘整。

刘整(1212-1275),祖先京兆樊川人(今西安南郊),后迁居河南穰城(今河南邓州)。穰城离襄阳35公里左右。元史说他“沉毅有智謀(意思是一天到晚板着脸,足智多谋。千人一面,陈词滥调,史书通病),善騎射。”   刘整曾经是孟珙部将。孟珙攻信阳,刘整带12人,晚上渡过护城河,爬上城墙,抓了几个守军。孟珙大惊,说他赛过后唐李存孝。 除了这个传说,元史再也没有列出他在南宋有什么丰功伟绩。宋史记载,淳祐五年(1245),“刘整等率精銳,以云梯四面登鎮平县城,入城巷戰。” 宝祐六年(1258)二月,蒙古紐璘向成都进发,蒲择之派遣安抚刘整等据守宁江箭滩渡,拦截紐璘。紐璘军来到,和刘整从早战到晚,打败刘整,然后长驱至成都。

蒙古中统二年(1261),任潼川十五軍州安抚使,知泸州軍州事的刘整投降蒙古,献出治下泸州十五郡、三十萬戶。投降的原因据说是: 1. 他作为北人,战功卓著,被南人嫉妒。他的顶头上司吕文德和四川制置副使、知嘉定府兼成都安抚副使俞兴都不喜欢他,给他穿小鞋,甚至想整死他。而他向朝廷投诉无门。 2.  贾似道行打算法,害死了将领向士璧、曹世雄。下一个就轮到他。

元史说吕文德嫉妒刘整,故意让俞兴任四川制置以制约刘整。 但是俞兴任四川制置副使是1258年,而刘整1260年才任知泸州兼潼川安抚副使。吕文德一直高踞刘整之上,应该是刘整吃他的醋。刘整和吕文德、俞兴关系不好倒是不假。 南宋的将领,不管是南人还是北人,和他关系大概都不好。 投降蒙古后,和蒙古将领的关系也不好,除了阿术外。

贾似道害死向士璧、曹世雄,因为两个人和高达,在鄂州之战中,得罪了他。但是没有刘整得罪贾似道的记载。贾似道曾经接受他的建议,派夏贵攻击兀良哈台北撤的军队。向士璧、曹世雄二将已经死于狱中,而贾似道还没有打算刘整的行动。

刘整至少在端平年间(1234-1236)就开始在孟珙手下效力,吕文德这时刚开始在赵葵手下效力,李庭芝则直到嘉熙末年(1240),才上书孟珙而进入军界。刘整投降蒙古的1261年,吕文德是京湖制置使,并任湖广总领财赋、管内劝农营田使。 李庭芝是实际上的兩淮制置使。平平常常,蜗居嘉定的俞兴,也是四川安抚制置使。而刘整只是一个州的安抚使。 虽然他的战绩远远不如吕文德,李庭芝,但是他醋坛子打翻,自怜自怨怀才不遇,战功卓著而没有得到足够的奖赏和提升。 以后也不可能飞黄腾达。只有到蒙古人那里,他才有高升的机会。 刘整好歹是一个州的安抚使,而且多年在京湖和四川作战,深知南宋虚实,可以向蒙古人卖个好价钱。

投降蒙古后,刘整被吕文德赶出泸州。1262年,蒙古封他为成都和潼川两路主帅,比一个州的安抚使高多了。刘整翻脸和旧日同事作战。蒙古新同事和他也合不来, 要整他。刘整请求只指挥潼川一路。1263年6月,刘整调离四川,到河南任南京路宣抚使。南京路与包括襄阳的南宋京西南路和淮南西路接壤。11月,刘整入朝向忽必烈献计,进攻襄阳。

刘整认为是他向忽必烈献计,主攻襄阳,他才应该是主将。 居然屈居阿术之下,他再吃醋也无可奈何。一场大战,不是蒙古人,主将无论如何轮不到他。 阿术除了年轻一点外,无能哪方面,都让刘整不得不服。

蒙古大军在襄樊东北白河唐河汇流处西岸扎营。阿术和刘整带5000精锐骑兵,考察地形。先考察樊城。远远地绕樊城一圈,远离宋军弩箭和抛石机射程。樊城呈长方形,沿汉水修筑,长轴与汉水同一方向,指向东北45度。 然后在襄阳西边安阳滩水浅处,渡过汉水,登上襄阳西南的虎头山,鸟瞰襄阳樊城和周围地形。

襄阳位于一块平地, 南方被几座山峰拦住。 襄阳往南只有两个出口。 东南汉水,西南是从万山西向南的陆路。樊城三面是陆地,城池相对单薄。襄阳则难以攻下。城墙高厚,护城河宽阔。宋军的守城武器,一直让蒙古人吃尽苦头。强攻,蒙军至少死掉一半。 

襄樊难攻,但是容易封锁,只需要封锁南方两条交通要道。阿术和刘整看完地形,回到白河口大营,再商讨了一天,定下作战方案。 远离襄阳下寨,避免被守军偷袭。不直接攻城,而是三光扫荡襄樊周围地区。在襄阳南面的两条通道,特别是汉水,修筑陆上和水上堡垒,切断襄樊和后方大本营的联系,围城打援,困死襄阳。刘整提出,要调来一只水军,同时还要训练几万水军,剥夺宋人水军优势。

阿术出发前,忽必烈和手下谋士也是这个计划,围城打援。忽必烈只是给了阿术一个轮廓,细节由阿术自己决定,阿术要什么给什么。 指定好计划,阿术刘整有条不紊,一步一步执行。

首先在白河口筑城。 这里是蒙军大本营,蒙军粮草武器军队从唐河白河运到这里。修筑土城,储存物资。土城不太坚固,但是可以防止宋军偷袭。 宋军不敢攻城。如果敢来,蒙军在野外就可以对付他们,不用等到兵临城下。同时在鹿门山修筑堡垒城墙。拦腰斩断襄阳和后方的交通联系。既阻止襄阳宋军南逃,也阻止襄阳下游的南宋援军。

这些工程完成以后,又在鹿门山下游汉水中沙洲上用大石头和木材修建炮台,上面设弩箭、火器和抛石机。在鹿门山上游,汉水右岸,修一座大城堡,命名为新城。 新城往南,在两岸修筑堡垒,堡垒和堡垒之间,用木头栅栏连接起来。几十里都是这样的互相连接的堡垒,隔绝道路,防止南宋水军靠岸,还可以攻击汉水中的南宋水军。

阿术刘整一边搞土木工程,一边率军南下,摧毁宋军营寨,烧杀抢劫,把当地百姓,驱赶到蒙境。蒙军过后,人烟绝迹。

9 月,忽必烈送来战船5000 艘,新兵5万。刘整在白河唐河训练水军。元史说下雨时刘整也要训练,划地为船训练。 划地为船,一下雨“船”就看不清楚,怎么训练?    自然下雨也可以训练,但不是划地为船,而是仍然上船训练。

阿术不断向忽必烈上报战果,同时不忘赞扬他的下属,刘整、察罕、苫徹拔都儿、阿剌罕、完者都、怀都、拜降……

8月份,阿术率领上万大军,从襄阳西边安阳滩渡过汉江。向南一直扫荡到长江边江陵外围,驱赶5万老百姓向北,到蒙古地盘。 他扫荡归来,仍然从安阳滩过河,被襄阳宋军拦截。一群蒙古兵,游水过去,杀死了上千宋军,抢了20艘战船,然后顺利渡江。过河以后,并没有全部回大本营。 而是在汉水北岸虚立营寨,点然灯火, 外面埋伏5000 骑兵。 半夜,襄阳宋军果然来劫寨。 蒙古伏兵四起,杀死上万宋军。 

不知道上万大军怎么渡河。 蒙军这时候在襄阳西边不可能有大规模船队。 有船的老百姓早就逃掉了。 搭浮桥的可能性也不大。据宋人赵万年的《襄阳守城录》,1206年11月,金兵曾从安阳滩涉水渡江。 但是8月份涨水季节,元军不可能涉水渡河。更不可能游水横渡汉江,爬上宋军的战船,把船上的宋军赶尽杀绝,夺走战船。安阳滩也许发生了一场规模不大的遭遇战,双方兵力大小,陆战还是水战,都是一笔糊涂账。

11月,襄阳宋军进攻襄阳南面的蒙古营寨,被他打败。宋军死伤惨重。

照阿术的报告,8月11月,襄樊宋军就被他杀死了至少1.5万人。以后又被他几千几千的杀死。襄樊守军最多2万人,一两年就被被他杀光了。两座空城又守了3-4年。

因为力量悬殊,更因为吕文焕懦弱怯战,听任蒙军有条不紊、不受干扰地困死襄樊,襄樊宋军只有几次小规模军事行动。或者试探性进攻,或者拦截扫荡归来的蒙军。 一看势头不妙,马上回撤。 宋军最大的动作,就是在襄阳樊城之间汉水最狭窄处,打下大木桩,木桩之间用铁链连接。铁链上铺木板,成为浮桥。襄樊两城可以互相支援,同时阻止上下游船只通过。除此之外,南宋特别是后方好像没有一点动静。阿术一边写他牛逼哄哄的报告,一边想: 南朝没人吗?吕文德、贾似道都在干什么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