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俺的理解,黄帝内经认为生命是水的活动,而水的活动是肾(气,不仅是肾脏)支配的。肾的活力有一个周期,女子七七,男子八八。
以七七为例,第一个七年结束,肾气涨起来了,就换牙;第二个七年结束,肾气充实了,就天癸至。在天干中,癸代表水,天癸就是天水。天水是什么?内经说“月事以时下”,就有人把天癸理解为月事。其实不是的,天癸就是发育成熟时与生殖有关的各种激素体液之类的。三四个七年肾气达到最高值,五六个七年开始衰退,第七个七年,天癸竭。
当然,这说的是一般人的一般规律。
以肾与天癸的关系来看,肾就是里,天癸就是表。
对凡夫而言,由里而表的趋势是不可逆的。
养生,就是要让表的消耗减慢减少。
凡夫的由里而表的过程不可逆,表现就是色、欲成为生命动力。好色贪欲,就是肾气向外蒸发的征兆。生命活动,喜怒哀乐,一大半都是围绕色欲本能活动的,这就是内经说的“以欲竭其精”。
一切疾病都因私欲本能,在这个由里及表的机制里产生。
但这只是一半。而生命是一个循环,它的前一半是天癸活动,是发散的。另一半是天癸活动的成果,会沉淀回生命,就象树叶制造的养分会回到树根一样。
私欲驱动的情场与行为不合天,储存回生命就无法再气化。表面的循环就断了,只有消耗没有正向回流。相反地,私欲产生的“业”沉淀回生命,反而成了身体的负担。
一般规律是大恶成大病,小恶成小病。当然这是对普通人而言,有人天生就是大恶之人,有大恶的使命,那么不会很快生大病。
真正的秘密就在这里:把这些旧负担去掉,杜绝新负担,生命就健康了。
黄帝内经是医书,讲的重点是顺应自然。比如春夏养阳,即春夏能量由里到表,这段时间活跃一些是好的;秋冬养阴,秋冬能量由表向里,这段时间安静一些是好的。
这个道理再深推一层,人在情志上如果可以顺应自然,不拿私欲当成言行的驱动,那么生命活动的结果就是自然的,健康的,自然就返回生命,滋养生命。
这就是修心。
这就象地表的水,蒸发起来,到空中再降回来,依然是好的,再升起来还是好的,循环不息。但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各种有毒有害的气体粉尘,再回来就是坏的。再升起再降下,就把本来清洁之处也污染了。
如果说循环的动力是肾(气),那么循环的质量就是心(气)了。人心用得正,循环的质量就高,身体就健康。心用得不正,循环的负担就重,身体就不健康。
这也是古人讲道德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天命为价值的思想体系,一定是讲道德。理想状态下,道德让整体体系和体系中的个体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