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难中的难得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春运难中的难得

                                           2006年2月11日

何必

春节前想要坐着火车离开北京,那叫一个难……(略。)

片子的题目叫做“春节回家相当难”,借用春晚小品中迅速撺红的说辞。很与时俱进吗?

这是什么?整个一部对于进入21世纪中国春运期间铁路客运的大控诉。一票难求,一票难求,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令人眩晕的地步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到了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程度了,当政者开始用以人为本当作口头禅了,执政口号是群众的利益无小事了,中国的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通讯骨干网了,中国人均收入煞有介事地提高了,全中国安定团结了,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大国了……可不管怎么虚张声势指鹿为马,还是一票难求!而且是一票越来越难求。即使是买到票,真准备上车,还是惊心动魄血肉横飞。那回到中原举行婚礼的小两口的遭遇,比电影情节不差吧?而居然就发生在2006年的春节,这是我们国家的荣耀,还是作为中国人的悲哀?

火车站工作人员如何协调数以百计准备奋不顾身上车的旅客?列车上的工作人员为什么只开一个车门?那些没能上车的旅客是否可以因此以购买到指定车次的车票却不能上车而将铁道部告上法庭?考虑到郝劲松等在铁路法院诉讼的结果,铁道部既有自己的公安又有自己的法院这种独树一帜的体制是否违宪?是什么给了铁道部如此威风凛凛横行霸道的权力?

看到节目内容,我和栏目组的其他人都为其中的内容感到震惊。如此,中国铁路哪儿是为人民服务的客运主体,分明是刽子手,铁路客运领域也简直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屠宰场,春运已经成为并且成为全中国人民谈虎色变的事情。这也是中国特色?这也是21世纪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恶梦?也是媒体经年累月指责的题材?

节目最后,首席记者面对主持人“票都去哪了?”的提问摇头晃脑地白乎着:“按照新华社的报道,这票实际上进了一个二手市场,比方说北京两个客站,他多年来,形成了上千家的合同户,票呢实际上铁道部门是正规卖出去的,卖到了哪儿,卖到了这个二手市场,而二手市场的人,把这个票再倒出去,这样呢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差价。只要对稀缺资源进行垄断,垄断经营那肯定会产生巨额的差价,而这个差价肯定是一部分人得了利,而一部分人得不着这个利,从公众角度来说它就不能达到这种供给和需求的一种平衡;我觉得放开票价啊,只是一个表面的东西,咱们全中国是用了什么呢全世界6%的运力在运全世界25%的人,差的海了去了,所以,中国人对铁路的这种需求,这个总量是刚性的,而价格的弹性实际上满足不了这种刚性的需求,真正的问题在于增加运力,那一票难求这种情况怎么才能根本解决呢,它体制走向市场话,就像民航一样放开这个市场,可能才能导致真正的票价市场话,随行就市……”

我是在录制演播室时才看到稿子,否则,节目后的点评也许会更精彩。至少,这段内容应该出现在节目的某一个段落:“铁道部目前存在的外部资本进入的诸种障碍:铁路行业政企不分;所谓路网的完整性以及由此派生的思维运输资源必须由铁道部集中统一调度指挥;铁路运价形成机制与内部财务清算机制;铁路外部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规范空白。”同时,铁老大吸引社会资金后的使用管理如何得到有效切实的监控、而不是去干类似铁通、传媒(2003年12月25日新京报:12月23日,北京国铁传媒(国铁传媒)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告成立。这标志着铁路资本首次进入传媒领域。国铁传媒的主要投资方与中国铁道部有着很深的渊源,其55%的股份来自5家铁道部直属企业。新公司负责人介绍,这是一家集铁路资源和社会发行优势的公司,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围绕出版物发行、物流、信息服务三大核心业务)等等不着调的勾当,谁又能防止铁道部不会出现交通部门在全国有一半的厅局长翻身落马现象背后存在着的交通领域规划、投资、施工、验收、经营、监管一肩挑的天然腐败体制的重演?

网友是怎么说的?“买票光拼体力不行,还得有极高的智商识别各种各样的票贩子,能买张真的高价票那是你运气好,但你要高着价买了一张假车票,那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今年回家是站票,到夜里突然想起厕所那个既安全又宁静的伊甸园,急忙奔去,晚了,里边已经有五个阶级兄弟在打呼噜。”“女同胞们注意了,上火车前一定要去采购成人纸尿裤,别看你买票不容易,到时候上厕所比买票还难呢,咱们女同志要憋不住那岂是一个尴尬了得?”

这种充满了无奈、愤懑、惶惑、压抑、狂燥情绪,也算是以该节目为平台得到了一次电视化的整合。

而以体验作为调查手段,该节目也算是一个成功。来看如下的记者跟踪采访:

(略。)

从节目所拍摄的现场可以看出,这显然不是“摆拍”(电视行业用语,只的是还原事情发生时的场景),而是真实情景的记录。

该节目记者为了拍这个节目,与该片断主人公小刘多次往返于火车站、代理点、工作单位及其住处,并将如此一段惨痛的经历和真切的感受拍摄下来,为此起早贪黑。这也算是实实在在的职业精神。

要知道,在火车站买票的成千上万的人里,找到一个小刘这样的题材,也是要花费相当的时间、精力、勇气和智慧的。对于节目来说,虽然购票经历越曲折越挫败越好这种要求显得有些唯恐天下不乱而且有点不人道,但毕竟,这种事情在春运期间屡见不鲜,主人公的遭遇并不是由于记者体验才发生的,记者只不过真实地记录下了全过程,这就需要记者有着充裕的准备、坚忍不拔的毅力、随机应变的职业技巧、一往无前的职业态度。

而该栏目此前播出并引起很大凡响的体验公交车的节目,也是该记者做的。

应该说,体验式节目,在电视调查类节目中是很具有电视化色彩的,非常利于用电视手段表现事情发生的全过程,以事件当事人行动的记录者的身份,将事件发生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当事人的所作所为乃至情绪变化展现给人们,用记者自己的眼睛里所见所闻向公众宣示一个或许密不示人或者无法体会的场景。

而春运难回家和体验北京公交车这两期节目,奠定了体验式节目在深度调查形式电视表现手段方面的坚实基础,为此类节目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范本。更可贵的是,记者以自己的职业精神,塑造着电视记者任劳任怨披星戴月体验的模板,为电视固化了一个新的符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