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续忆》
第二十九章
我最早的“日记”
—— 有关我出生后头两年的记录
徐家祯
(四)
(接上文)在“日记”中记录得最多的,当然是我出生后头半年成长发育的过程, 摘引如下:
六月十一日
上午十一时半,璧官第一次下楼。 敬神拜祖先,至十二时半始上楼。
......
六月十八日,
即旧历端午节。璧官衣桂黄五 毒衣履,第二次往楼下。抱曾祖母膝上移时。璧 官张目四顾,若领悟者。长幼皆顾而乐之。
六月十九日:
上午及下午各哺鱼肝油三、四滴。下午四时 大便甚多。盖自昨晨六时大便后,已三十余小时 未大便矣。
裘小姐以软皮尺量璧官身长,适为二十英寸, 与体重七磅八唡,两者正相合也。
七月十九日记:
璧官智力之进步及其听觉、视觉之发展,均 如后述之情况:
-
1, 每次沐浴或拭身之际,往往因厌倦而 啼哭。初时无法阻止之。最近数日, 则以 Big Ben 闹钟连续闹之。每铃声 时,则必张目侧耳而听,而啼声亦止。 屡试无爽。 又今晨七时许哺乳之际,偶闻邻室 Piano 之声,亦侧耳凝神以听,若了 解者。
-
2, 目光已渐能注视一目的物。有时且能 随目的物而移转其目光。
-
3, 关于智力进步,则莫如喜他人之推挽 藤卧车矣。当其身卧车中哑哑试啼之 际,但须挽其车而行,则见其卧而手 舞,且目光随四周之目的物而四顾, 状至乐也。
-
4, 关于四肢、头颈肌肉之运动情况。最 初,头部所取卧位,悉由他人主之, 使之侧右则右,使之侧左则左。近则 (已月余)悉由其己意左右之。而其 习惯卧位,则为侧右而卧,致头骨变 形。虽每睡时努力矫正之,但不移时, 已偏右方矣。 下肢之运动,莫如双足拳曲蹭蹬之状, 可将盖被悉褪诸脚后。此亦为数星期 来之现象。啼时尤甚。 两手已能自由吮入口中。有时喜以双 手抱头而卧。握物亦渐有力而紧,尤 以入浴之际,紧握护士衣襟,牢不可 释。
自昨日起,服富医内服剂后,胃纳似无退 化之象,其殆方中所增 Vitamin B (Bitex) 之功效 也。
上午贝姓乳娘偕其弥月婴儿来试,貌颇端 美,惜乳不甚多耳。夜取 Klim 一磅。此次仅敷 六日。
八月十六日记:
午夜后骤雨,凉意袭人。晨间室温祗 82 度。 璧官进步之点,有下列数端:
-
1, ?语(Lallation)较前更多,且时有四五 字以上之发音,且颇清晰。哺乳后或便后 舒适之时,最善笑,甚或格格作声。唯作 声之笑,最近仅一、二次。每当闻奏百音 琴时,则手舞足蹈,笑口大开。或他人逗 其嬉戏时,则往往?语且笑,尤以以手指 轻画其下颚时为甚。
-
2, 注意力较前更进。他人在其旁侧,则目光 注视不瞬,如目的物移动,则其目光亦随 之移动。其目光或上视或左右旁视。
-
3, 颈骨似较前为坚强,虽尚不能直举其首, 然当怀抱易手之际,其首已不致十分东倒 西歪矣。
-
4, 啼哭甚时,能轻举其腹肌,略有角弓反举 (?)之势。
-
八月十七日记:
上午偕芬出市购物。午刻冒阵雨而返,衣履尽湿。竖抱璧官约三分钟,脊骨尚坚,但究尚 不能自持。
八月十八日记:
付裘小姐本月份薪新币三百元,常小姐已告 以至本月止不再聘用之讯矣。
上午秤(?)璧官体重为十一磅四唡。又竖 抱二三分钟,璧官吃吃笑不止。
九月十九日记:
璧官头颈大可随己意直立,论者或归功于人 乳之力也。大便日来亦渐趋调整。湿疹仅背部尚 有三数粒未干结,余皆痊可。头顶尚留脓包两三 处,但亦勿药,听其自然而已。
晴朗竟日。本拟延吴烈忠医生为之种痘,后 未果行。
九月二十日记:
阴历中秋前四日也。晴朗可爱。璧官已数日 未沐浴。上午藉电炉之力,沐浴一次。
杭州带来 Klim 一磅装奶粉一听。璧官头颈已 可直抱十数分钟不致欹侧前倾,且有时能以己意 仰视俯窥毫不困难。此为体力上一大进步也。
九月廿二日记:
上午往工部局买牛痘苗(Vaccine)一支,价 仅一元。下午五时许,吴医为种痘。其处在右小 腿外侧,二单行。
璧官自十九日大便,至今日下午五时许始行 再便。中间相距达七十余小时。而所便仍黄腻、 软而多,并不干结,故尚可无虑。
璧官近日本已能作一二字之?语,唯殊不成 句。今日上午后,外姑正抚抱之际,忽呼“阿爹”二 字,甚清晰可辨。
九月二十三日记:
璧官种痘后第二日。
上午璧官在外姑怀抱之际,又呼“阿爹”二字。 清楚可辨。自此而进,则咿哑学语之期当较常儿为 早也。
连日晴朗。尽日眉宇俱爽。今日稍暖。自午 夜后,璧官睡颇不宁。日间亦然。殆种痘处发疮之 故也。
十月十日记:
旧历九月初一。今日为先慈朱太夫人五十冥 寿。天晴,有秋高气爽之乐。唯颇冷。中午来戚友 约四十人。璧官亦由奶媪抱赴玉佛寺礼佛。午后返。 夜焰口,十时许返。
十月十三日记:
璧官近日喜口中荷荷作声,尤以晨间初醒之 际,一人独睡,荷荷不绝。有时或杂以他音,如欲 语者然。又喜看壁上所悬赵仲穆对联,翘首上下, 一若诵其联句者。每过其旁,必反首数视之。岂与 文字有宿根耶?志之为日后左证(?)可耳。
开 Klim 一磅一听。
十月十四日记:
晴朗可喜。在园庭为璧官摄影十余帧。下午 亲交王开照像馆冲晒。
十月廿八日记:
奶妈热已退净。上午开始哺乳。幸乳腺未闭 塞可喜也。
璧官下牙床出牙二个。
痘疤所流脓水自敷 Dumatol 后,虽已干燥, 附与所缚纱布附着,不能脱离。故祗得听之而已。
十一月一日记:
璧官已能直立三五秒钟。虽赖人扶掖,但其 腿力故可察知也。下午偕芬往大光明戏院观俄人歌 舞,并往东市购物。七时返。
在上引“日记”中,提到“富医”,即上海儿科名医富文寿医生。还提到 “潘医”,即红十字会医院皮肤科主任潘经盛医生。另一位经常请来出诊的 “江医”,则是我们家的世交江秉甫医生,一直到我们成年之后还有时去看 他。在《山居杂忆》〈说说沪杭的私人医生〉一文中曾提到过这几位医生 (注 3)。
在九月二十二日和二十三日“日记”中,提到我会说“阿爹”二字。那时 离我出生还只有四个多月,一定还不会说话,所以,“阿爹”二字可能也是 无意识的“?语”而已。我记得先母生前曾说过,我开口说话甚迟,所以开 始还曾怀疑过我是否会说话。据她说: 大概一岁半以后,一次见女佣在洗 我父亲一件绣着一条蓝色的龙的丝睡衣,我站在一旁观看,忽然指着龙首突出的眼睛说“眼睛”二字。从此开始就会说话了。
至于说我爱看墙上对联,还会上下翘首,“一若诵其联句者”,当然也 只是先父“望子成龙”心切之表现而已,因为如今我已年近八十,还没有显 示出有文字宿根之表现呢! (未完待续)
注 3: 《山居杂忆》:第 47 章〈说说沪杭的私人医生〉。亦可在网上阅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dc5c70100psxm.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dc5c70100ptrr.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dc5c70100puh7.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dc5c70100pv7s.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dc5c70100pxij.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dc5c70100pyit.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dc5c70100pz8k.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dc5c70100q07b.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dc5c70100q10n.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dc5c70100q3hz.html
根据“上海儿童医院网”和“博雅人物网”介绍:富文寿(1901-1971),浙江武原镇人,幼时就读于武原敬业小学,后随父去苏州继续求学。1920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1925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波士顿麻省总医院传染病院医师、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儿科讲师。1928年回国,参与创建国立上海医学院儿科专业,为第一任主任。同时任上海女子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儿科教授及西门妇孺医院儿科主任等职。
富文寿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参加五四运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上海参与发起创办难民儿童医院,亲任秘书,收容大批无家可归的难童,深受广大市民拥戴。1940年,与国际红十字会婴儿医院合并成为私立上海儿童医院,任院长。为筹募建院经费,慨然垫支积蓄5万银元。1946年赴美国华盛顿联合国救济总署,参加战后救助工作。1953年提议将私立的上海儿童医院献出,由市政府接办。1954年经批准与市儿童保健院合并成为上海市儿童医院,仍任院长。
1951年富文寿受聘为上海市卫生局儿科顾问后,积极组织全市性儿科学术活动,定期举行专题报告会、讨论会;亲自上课,举办系统的儿科业务讲座,解决各医院的疑难病症,倍受儿科医师赞许;主持出版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儿科手册》深受欢迎,广为发行;举办儿科医师专修班,以上海市儿童医院为教学实习基地,亲自带教学生。上海第二医学院儿科系成立时兼任系主任、教授。培养了一批具有临床经验和保健观念的儿科专业技术人才。
富文寿热心参与中华医学会的组建和会务活动。1933年被推举为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发起创办《上海医事周刊》,1935年被举为总会理事会主席。抗日战争期间,中华医学会会务主要由富文寿和王吉民负责,学会创办的《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中华健康杂志》、《上海医事周刊》出版从未间断,是他一大贡献。1937年在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大会时与高镜朗、诸福棠等筹组成立中华儿科学会,任秘书。1947年任中华儿科学会会长。1950年主持编辑《中华儿科杂志》创刊,在上海首发前九期,印刷经费均由上海儿童医院筹措。1953年改由北京总会出版。富文寿是上海市第三、四届政协委员。
富文寿不仅对儿科学术有很深的造诣,而且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杰出的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对儿童医院的发展具有远见卓识。是我国儿科事业的卓越先驱,儿科界的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