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带给中国人旷日持久的困境
2007年8月18日
何必
“张森根:走进一个真实的拉丁美洲”……(略。)
这是一篇接受中国人如何走出去的内容。其中,用了很大篇幅描绘了拉美能源对中国的吸引力。
面对全球性的能源紧张,世界各国都纷纷采取了应对措施。美国是个能源储藏和消费大国,但美国的基本策略就是不开采本土能源,而在全世界购买,这也算是从长计议未雨绸缪了。一矣有不测事件发生,本土能源就可以显现出对于生存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中国却一直采取了得过且过的方针,从毛泽东时代放逐对本土能源掠夺式的透支性毁灭性开采方式,在津津乐道于中国人终于可以摆脱对国外能源依赖这种短视的喧嚣之后,却发现全世界都对这种败家子的自我作践路数暗自窃喜。最新的消息是,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了新的高度,给中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威胁。面对美国信誓旦旦要帮助东南亚国家维护马六甲海峡安全的蠢蠢欲动,占据着中国石油进口通路半壁江山的马六甲海峡周边国家,暂时采取了拒绝美军介入的立场,但中国人却对此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马六甲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咽喉却鞭长莫及。
世界能源格局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去年5月29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何必注,略。)
而在中国国内,随着能源形势的日益严峻,通过中国富有煤炭的基本格局,改变石油来源构成,也就成了不时之需。去年5月19日快讯,(何必注,略。)
不过到了今年,人们注意到,煤变油项目成为各地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当中的重头戏。特别是产煤大省基本上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煤变油项目一哄而上,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在技术上还无法突破项目经济核算、以及煤变油的投入产出临界点之际,却争先恐后大干快上,到现在,各地上马的煤变油项目对于煤炭的消耗量,已经达到了令人惨不忍睹的地步,致使北京委府不得不严令停止新项目上马,凸显出中国治理失控的基本态势。
而与此相应的,就是造成目前中国粮食价格迅速攀升的生物治油项目。美国以及拉美国家的生物燃料热潮,让中国人看着眼红脑热,必欲以儆效尤,却根本忘记了中国国情。去年8月14日快讯,(何必注,略。)
其实,中国的生物燃料,也像煤变油一样一哄而上,也是迫使北京委府不得不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强制性停止这种威胁到中国粮食安全的荒唐举措。但是,木已成舟,太多的地方已经上马了生物燃料制造设备,于是,这又显露出,生物燃料设备投资下去,GDP数值得到了表现,但却只能放置在那里废弃不用,暗合了跨国公司说辞中“把GDP留给中国,把利润都带走”的人类历史奇观。
石油紧张,能源紧张。米国人针对全世界能源紧缺并且导致国际局势日益恶化的局面,瞪大了酒色迷离的眼睛满世界寻找替罪羊,中国当然是首当其冲。中国在全世界疯狂寻找能源的活动,被米国人抓住,在类似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大做文章,甚至鼓动人权组织抵制北京的奥运会。但是,国际上也有人认为,米国人实际上是在声东击西。去年8月3日快讯,(何必注,略。)
可米国人却不这么看。美国各大媒体在报道世界性能源紧张时,都将矛头指向了中国。而中国在伊朗问题、伊拉克战争问题、非洲人权问题、拉美问题等领域与美国分庭抗礼,也表现出对于能源的气急败坏。而马六甲困局的解决远不是指日可待,从东南亚甚至南亚开辟新的能源运输通道,也面临着巨大的基础设施问题(比如,中国与东南亚铁路建设,就要面临老挝境内到现在连一公分铁路都没有的现实);而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也存在着类似俄罗斯以及美国横插一杠子的麻烦,正在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军事演习当中,就是由于哈萨克斯坦拒绝中国军队过境,而不得不绕到俄罗斯远东地区,这让中国人懊恼不已,并为美国在中亚地区力量扩张而胆战心惊。
同时,中国现在有求于俄罗斯,比俄罗斯有求于中国要强烈得多,这也让中国人饱受彼得大叔的白眼和排挤,感觉遭受着太多的窝囊气,很大程度上还是要打道回府,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打主意。去年7月7日快讯,(何必注,略。)
可耐人寻味的是,次年(也就是今年)两会上被强行通过的《物权法》对于产权的界定却异乎寻常的模糊,让全社会看到了立法过程中利益集团锱铢必较、公共利益节节败退的现实。由此,矿产权属的明晰,一方面为上位法所模糊化,另一方面却更是提供了利益集团绑架国家要挟委府的利器,并由于今年类似黑砖窑事件而暴露出在中饱私囊进程里,监管严重缺位所造成的实质性倒退。
由是,煤矿产权在中国能源体系当中的积极意义,也就这么烟消云散了;而如此,中国能源问题却伴随着能耗加剧投资攀升而愈演愈烈。
那么,逐渐恶化的国际能源局势走向如何?去年7月13日快讯,(何必注,略。)
就如同有乐观的就有悲观的一样,看空唱衰者在国际上也从来不乏其人。去年8月25日快讯,(何必注,略。)
就算走自己的路,让他人去说吧,甭管洋鬼子在能源未来状况上是喜是悲,如果采取本位主义的态度,让自我绝对起来,只顾自家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爽,咱看好了自己的地界儿不就完了嘛。可问题似乎也没有那么简单。去年4月21日快讯,(何必注,略。)
呵呵,多付了34亿人民币,还是如此振振有词。这就是咱们的国有企业。就这,人家在今年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上涨之际,又忙不迭地提出涨价申请;而委府考虑到通货膨胀状况已经达到了高位,有可能触发社会动荡而未予批准之后,中国这些个石油企业们,竟然采取了在供货旺季维修设备的手法,拒绝向终端消费者提供零售油品,借此来人为制造成品油市场混乱和恐慌。这种国有企业,恐怕也是很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吧。
中国现如今对于进口石油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从战略安全角度看,已经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危险。相对于日本和美国的石油战略储备来说,中国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并且已经呈现出各方为了争夺领域利益而誓死相争你死我活的态势。其背景呢?却是中国作为全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可还是无法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议价过程。去年8月18日快讯,(何必注,略。)
话是这么说。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中国的能源日益成为寡头垄断格局的盘中餐,公共利益越来越被当作是可以为所欲为的鱼肉,任人宰割。从煤炭、石油等各个领域看,都显露出大势已去的荒疏景象,所谓的大好形势不过是摇摇欲坠的另类解读和图示。在各自为政的情况下,最终能源问题将会在中国社会引发什么样的爆炸性影响,应该不难想象。
2007年8月18日于奥斯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