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强力推荐的美食——爱尔兰牧羊人派——兼介绍土豆的故事

十二维度:探索美食的边界,追寻思想的边界
厨房备忘录:走遍五大洲的美食之旅
书房备忘录:从天上看见深渊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爱尔兰牧羊人派(Irish Shepherd's Pie),是一道经典到了极致的传统美食,这道菜起源于1700年代的爱尔兰,是羊肉碎和蔬菜在浓郁的棕色肉汁中慢慢的煨成美味可口的馅料,上面覆盖精致的奶酪土豆泥,再送进烤箱里烘培出金黄色的完美形态。这就是牧羊人派。如果把羊肉换成牛肉,在传统上被叫做农家派(Cottage Pie)。Cottage Pie 使用牛肉,而 Shepherd's Pie 使用羊肉。这就是他们的区别。在爱尔兰之外,牛肉比较常见,因此Cottage Pie 流行甚广。实实在在地说,还是Shepherd's Pie的味道更美一些。

 

牧羊人派(Irish Shepherd's Pie),在爱尔兰文化中,是极具抚慰意涵的一道传统美食。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端上一份温暖的牧羊人派,都会是我们的灵魂得到来自美食的安慰。

 

这道菜的历史一点也不神秘,和很多传统美食一样,是地地道道的来自民间。节省且有一些拮据的家庭主妇们,将厨房里剩余的一些碎肉和一些杂七杂八的蔬菜,熬煮成相当可口的美味馅料,顶部和底部铺满土豆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烘培后的结果令每个家庭成员都感觉到了极大的欣慰。这道经过巧手料理的厨房剩料,在那个时代让每个家庭成员都从里到外地感觉到了美食的力量。生活有时候是艰难的,但是来自家庭厨房的爱却是满盈而出。

 

每个家庭都以自己的方式料理这道无与伦比的简朴美食,这是一道可以享用多样性体验的美味料理。素食者们将这道美食完全打造成一道完美的素食料理。

 

笔者多次改造这道菜,用蘑菇,炸豆腐块,青豆,红萝卜等,熬煮成美味的馅料;也用麻婆豆腐或鱼香肉丝的调味方式烹调馅料,也做过八宝辣酱味道的馅料和北京黄酱味道的馅料。每一次的改造,都赢到了巨大的惊喜!

 

不要错过这道美食,这道美食是开放的,我们需要的是这道菜的理念。

 

我在视频里介绍的爱尔兰牧羊人派,是经典中的经典。如果我们希望品尝正宗的牧羊人派,比较正确的方式是造访传统老式的爱尔兰酒吧。品尝经典完美的牧羊人派。如果你选择在家试试这道人见人爱的爱尔兰美食。我提供的菜谱是完美中的完美,是经过历史上千锤百炼过的菜谱。

 

笔者这次选用健力士黑啤酒,也可以选用红葡萄酒。

今天的Irish Shepherd's Pie目的是配Stout口味的Guinness。Sláinte(干杯)!为这道美食Sláinte!

 

Irish Shepherd's Pie的原料有:

2 磅育空土豆(yukon potatoes ),可以用黄金土豆代替,当然用其它土豆也可以。

1/3 杯牛奶,2个蛋黄,爱尔兰无盐黄油(用其它无盐黄油也可以),大蒜粉,Parmesan cheese。

1.5 磅羊肉馅(符合穆斯林标准Halal,当然选择其它羊肉馅可以), 橄榄油,洋葱,胡萝卜,青豆, 蒜,番茄酱,parsley ,rosemary, thyme, Worcestershire sauce, Guinness beer, 牛肉汤.

 

值得注意的是,熬煮肉酱时,一定要煨的久一点。肉酱越煨越香。所谓的煨,就是在刚好低于沸点的低温下,在汤中轻轻慢煮食物。汤表面出现一些微小的气泡。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Deglaze(去釉或者叫成洗锅脱釉),这是从欧洲流传出来的,独具西餐特色的料理方式。传统欧式菜肴不选择鸡精味精的调鲜品。菜肴美味来源之一就是Deglaze,也是欧式菜肴的棕色来源。

所谓的Deglaze,就是用水、酒或者高汤倒在褐色的锅巴上。反复搅拌让经过非酶促褐变的蛋白质,所提供的鲜美风味和诱人的色泽融进酱汁中。

 

爱尔兰人,爱吃羊肉,更爱吃土豆,爱尔兰人几乎每天都吃土豆,一年四季都吃。

 

我们说说土豆,土豆是了不起的食物,世界历史多次被土豆改写,土豆属于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食物之一。土豆是超级食物之一,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营养的食物之一。土豆超级健康,一直被誉为生命食物,

然而近代,土豆被莫名其妙的污名化了,这是食品界的最大冤案之一。随着现代食品检测科学的技术进步,土豆再次回到和藜麦等超级食物同列的超级食物行列。土豆也迎来了专属自己的国际纪念年,联合国宣布2008年为国际马铃薯年。

 

土豆曾经拯救了数千人免于饥荒,也因此成为穷人的黄金食物。大家一定看过梵高的《吃土豆的人》,这幅名画。其实梵高画了两幅《吃土豆的人》,一幅四个人,一幅五个人。梵高画出了农民在家里吃土豆的情景。在社会底层的穷人,围着破桌子,在昏暗的房间里,吃着热腾腾的土豆。这是梵高的第一幅正式的油画,观察梵高两次画《吃土豆的人》的细微变化,可以看出梵高创作思想的变化。当然这是题外话,暂且不表!

 

土豆起源于南美,秘鲁和智利曾经为土豆的最早起源地争执不休。智利说世界上99%的土豆都是智利土豆的后代,秘鲁立马翻脸了。秘鲁说公认土豆的起源地安第斯山脉和喀喀湖基本上都是在秘鲁境内,何况秘鲁现在还存有世界上最多的土豆品种,大约还有3000多种土豆被秘鲁保存着。何来你智利大言不惭。

智利当然不会让步,双方各说各话,争执不休。这个土豆公案直到2005年才告一段落。美国科学家在2005年10月3日,用DNA技术追溯到世界上最早的土豆祖先是秘鲁南部的一个土豆品种。早在7000年前,秘鲁的农夫把野生土豆种植成功的(2005年美国科学院学报)。这个科学报告出笼,智利不在说话了,土豆祖先的名号还是归了秘鲁。

 

印第安人能活下了,几乎全靠土豆,在印第安人最难的时候,土豆几乎成为了他们唯一的食物。现在发现,在现今世界上营养含量最为全面的食物,一是藜麦,二是土豆。土豆蛋白质含量奇高,并且拥有人体必需的21种氨基酸(藜麦也含21种),特别是谷类所缺少的赖氨酸,有几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人体不能自己合成,完全靠外来事物,因此全氨基酸食物尤为重要。土豆的B族异常丰富全面,VC,胡萝卜素,优质纤维素和大量微量元素。可以说囊括了人体必需的所有营养。正是这生命食物在印度安人危机时刻拯救了他们,这样的例子很多。

 

回到今天的主角爱尔兰。我们先从美国说起,每年三月十七日是美国St. Patrick’s Day,纪念基督教徒Patrick。这个节日在五世纪末起源于爱尔兰。而美国人在 1737年就第一次举办了St. Patrick’s Day游行,这是历史上有据可查的首次St. Patrick’s Day的游行活动。而爱尔兰的第一次St. Patrick’s Day游行, 是1931年在都柏林举行。为什么爱尔兰的节日游行率先在美 国举办呢?原因是早期的爱尔兰移民在美国数量很多。但后来的变化却让大多数人始料未及。导致在美国的爱尔兰人急剧增加。这和爱尔兰的土豆, 大饥荒和爱尔兰移民潮有着直接关系。

 

在近代的爱尔兰,可以说成也土豆,败也土豆。土豆被引进欧洲后,欧洲人起初根本不在意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东西。但是随着其它农作物因着天气的变化,而纷纷欠收时,土豆反而高产。土豆本就生活在贫瘠、低温、干燥、缺少日晒的环境里。这一下欧洲人疯狂了。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拉抬农民土豆种植的积极性。

 

这一点在爱尔兰尤为明显,彼时爱尔兰经济落后,农民大都种植英格兰地主的土地,每年需要向地主支付大量的地租,贫穷和食物短缺越演越烈。当土豆于十七世纪初传入爱尔兰后,农民找到了救星,到十八世纪末,土豆已成为爱尔兰的主要粮食作物。它不仅解决了爱尔兰长期存在的粮食问题,促进了人口急剧增加,土豆为爱尔兰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灾难也悄然来临。爱尔兰引进的土豆品种单一,在1845年,一种导致土豆患病的真菌开始袭击爱尔兰。真菌很快肆虐全国,造成历史上有名的土豆大饥荒。只几年工夫, 饥荒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口达一百多万。1847年尤为严重,是爱尔兰历史上最为黑暗的年代,史称Black 47。这场土豆灾难使一百多万人被迫移民海外,大部分人移民到了美国。这段故事很长,很辛酸,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

 

这导致美国的爱尔兰移民数量大增,爱尔兰移民也悄悄的改变了美国,也悄然改变着美国的政治板块。

 

在历史上有很多食物改变了世界格局,比如胡椒,比如朗姆酒,比如咖啡,然而对于爱尔兰人和美国人,改变他们的是这个小小的土豆。

 

爱尔兰人爱吃土豆直到如今。St. Patrick’s Day快到了,95届奥斯卡评审也快到了,

爱尔兰导演Martin的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也是热门电影。

做一道爱尔兰美食Irish Shepherd's Pie,也算是为Martin站脚助威吧!

 

这道Irish Shepherd's Pie真的值得收藏,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试试做做。如果改变出属于你自己的肉酱馅料口味,何尝不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属于自己的专属私房菜。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谢谢梅华书香的到访和留言,祝福你!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一等一的棒啊!!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土豆-禾苗' 的评论 : 哈哈,不敢给土豆兄盖棺定论,吓的我赶紧改名。谢谢我们因土豆结缘。记住你的城名了。请你喝杯爱尔兰咖啡!
土豆-禾苗 发表评论于
你原来的标题是“成也土豆,败也土豆”,让我一看标题就吓得不轻啊 :))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也过誉了,请菲儿多多指教提携!
我需要快速且高质量的完成菲儿的作业!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谢谢麦姐,麦姐过誉了。城内新手,请多多提携!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XQQ' 的评论 : 谢谢XQQ的到访。请XQQ喝一杯爱尔兰咖啡!尝世界美食,品不同文化,人生爱好。
和不同的思想撞击交流,做不同族裔的美食,其乐无穷!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xiaoyixiao' 的评论 : 谢谢xiaoyixiao的到访,奉上一杯明前毛峰请品尝!这道菜简单易做还好吃,最为重要的是,怎么做都好吃,只要多实验几个熬酱口味,就会出现属于自己的焗土豆派了。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评论 : 谢谢蘑菇到访,祝周末愉快!
是啊,大多数华人都是在聚会中,第一次吃到这两个pie的,可能就包括有人在老兄那里第一次吃的!
这个pie,在聚会中做给大家品尝,是再好不过了。
肉酱馅料喝土豆泥都可以提前预备好,需要时放入烤箱就可以了!简单方便快捷还美味!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熊爸' 的评论 : 谢谢!熊爸来访!请你小酌一杯波本!
这道菜在爱尔兰以外也很流行,
在美国吃过这道菜更多些。爱尔兰人在美国太多了!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1

哈哈哈!
麦姐 发表评论于
了不起的爱尔兰,了不起的土豆,了不起的丹哥,还有了不起的女妖。:)
XQQ 发表评论于
闻到了爱尔兰牧羊人派的香味,听了最好版本的土豆的故事。赞会烹饪的文化人。
xiaoyixiao 发表评论于
哪天也试试,谢谢介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发表评论于
这两道pie都是容易做又好吃,用于孩子/年轻人聚会特别讨好。我以前常做,现在儿子上大学了倒做得少了,丹哥的文勾起美好的回忆:)
熊爸 发表评论于
吃过吃过,很爱很爱。谢谢分享,自己试试去做着吃吃,希望能成功。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和才女做邻居,求之不得的好事啊!
土豆的确不错,烹调简单,价格低廉,营养也好!
写美食介绍时,担心文字枯燥无聊,俗话说人间一大苦,就是看菜谱。
我希望写美食介绍可以大开大合一些!见笑了,不伦不类的美食介绍!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7grizzly' 的评论 : 谢谢7grizzly来访。祝周末愉快!

包括预备时间,我大约做了1个多小时。
这道菜的肉酱可以提前做好,简单做个土豆泥一焗就可以了。
这道菜相当简单,且不拘一格!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城里文城外武' 的评论 : 文武双全兄谬赞了!小弟不才,想那写那!不成体统!

祝周末愉快!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惭愧至极!好没交完作业。向班长报告,周末加个班,交作业!

说实在话,悲伤三角被鲁本拍的精彩,我也确实有话说!就是最近手忙脚乱的。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谢谢BeijingGirl1到访,留言。端上好茶!

这个馅料我改动过多次,但是却没有试过三文鱼,谢谢提醒,我有时间试试!

写美食文章,想到那写那!见笑了!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Tina_芬兰' 的评论 : 多谢Tina来访,你是对的,这个馅怎么熬都好吃,配什么都好吃!
就像我们的下饭神器---肉酱一样!

北欧的浆果酱绝了!本来配肉吃就好吃,
乌梅子酱我还没吃过!遗憾!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很独特,导演很高明,讲故事的方式独特刁钻!是啊,很多人都做过这道菜,牧羊人派在美国也很流行,可能是因为爱尔兰后裔多的缘故吧!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丹哥厉害!从一道爱尔兰传统美食引出土豆的起源、梵高的名画、St. Patrick’s Day以及奥斯卡…妥妥一篇文思泉涌的佳作!喜欢!我爱吃土豆,各种吃法都喜欢,假如做丹哥的邻居就好了,可以享受美食:))

谢谢丹哥精彩美食文化好文分享!顺祝丹哥周末愉快!
7grizzly 发表评论于
How long does it take? We loved the dish but I haven't tried it.
城里文城外武 发表评论于
土豆美文好,美食更好,
丹哥的美食介绍绝了。
可以出书了,比蔡澜厉害。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等丹哥的精彩影评噢!:)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我也喜欢做这个pie。 我还用三文鱼做过改良种。 谢谢分享。 文章后面的几段写得出彩, 说食谱,又跳出了食谱的范畴。 赞
Tina_芬兰 发表评论于
这样的肉酱就是百搭啊,配白米饭,面条,馒头,通心粉。。。。任谁都可以搭啊!

我不负责任乱说,是不是加点西红柿更好?或者最近炒起来的乌梅子酱?或者我这边的蓝莓,覆盆子?

除了羊肉馅,其他食材我都有,哈哈哈哈。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赞赞赞,我原来在St. Patrick’s Da也做过,但是牛肉的,跟丹哥正宗的Irish Shepherd's Pie简直没法比,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 还没看呢。梵高《吃土豆的人》倒是看过的。丹哥的厨艺和文化都高超!:)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