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屋和小妇人

廣漠寒山碧海蒼天,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阿莫士·布朗森·奥尔柯特(Amos Bronson Alcott, 1799-1888年)和露意莎·梅·奥尔柯特(Louisa May Alcott, 1832-88)父女俩都是在历史上留下了印痕的人物。康科德(Concord, Massachusetts)果园屋是他们的故居,是他们居住时间最久的房子。布朗森是超验主义哲学家、作家、实验教育家和改革家。这么多职业,没一个真正赚钱的,一直生活拮据,直到1860年代末,露意莎写的《小妇人》成为畅销书。在住进果园屋之前的三十年间,他们搬了二十二次家,颠沛流离。艾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82)一直资助他们,包括出钱帮助他们买下果园屋。

果园屋当年是一座十二英亩的庄园。果园里的四十棵苹果树尤得布朗森喜爱。现在房子还在,陈设依旧,成了一座博物馆。实物果园没有了,只留下文学果园。

康科德可是一个有魔力的地方。这里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震惊世界的一枪。进入十九世纪,这里又成为美国第二次思想启蒙运动的重镇、超验主义的中心。从果园屋向东,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1804-64)故居“路边”只几步之遥,向西不远是艾默生故居;到纪念碑广场左拐上主街,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 1817-62)和奥尔柯特故居就在前方。超验主义者经常到果园屋,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像艾默生还会暗中留下一些钱,不让人知道;露意莎发现了,有时会在他的窗台留下一束鲜花。

美国到现在都还是一个男权社会。在十九世纪,男人养家是普遍的社会期望。偏偏布朗森不会赚钱、养不了家。妻女都得为生计发愁,想方设法工作挣钱。布朗森有四个女儿,安娜、露意莎、丽姿和梅。成长在这样的家境,她们难免抱怨。贫困交加中,露意莎一度痛不欲生。夏洛特·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 1816-55)的经历给了她力量。

但是奥尔柯特姊妹获得的教育机会,却不是一般父亲所能提供、甚至想象的。她们不时得到艾默生、梭罗、玛格丽特·富勒(Sarah Margaret Fuller, 1810-50)和霍桑等一流人物的言传身教。布朗森也幸运,虽然困顿大半辈子,但他的寿命在超验主义者当中却是最长的。

奥尔柯特姊妹虽然家境贫困,但精神富足,她们有时在家自编自演情节剧。尤为难得的是,奥尔柯特夫妇俩支持露意莎写作。布朗森为方便她写作,特地替她在靠近窗户的地方做了一个写字台。她的代表作《小妇人》就在这张写字台上写就。与此对照,当时社会认为写作伤身,为保护女性健康,不鼓励她们写作。

纪念碑广场上的纪念碑,纪念的是本地参加南北战争的联邦勇士。本地人很珍惜美国革命争取到的自由,踊跃参加、积极支持联邦军。超验主义者都是废奴派。1862-3年,露意莎在首都华盛顿的联邦医院当护士。原计划三个月,结果只呆了六个星期就罹患伤寒,险些丧命。那个年代,微生物学尚未完全建立,公共卫生落后,华盛顿饮水受到污染,前后几任总统及其家人亦不能幸免。当时西医未必比中医有效。治疗中大量使用水银,造成汞中毒,甚至导致露意莎容貌的改变。

露意莎的小说写的是她的生活经历,虚构成分不多,属于半自传体。《小妇人》得名于马奇先生对他四个女儿的昵称,“小妇人”是指尚处成长期的女子。故事发生在南北战争期间,马奇先生在联邦军担任随军牧师。他的四个女儿梅格、乔、贝丝和艾米,分别对应生活中的安娜、露意莎、丽姿和梅。贝丝和丽姿的正式名称,都是伊丽莎白。

书得自己读。具体的故事情节,这里就不说了,只介绍几个动人情节。

马奇夫人接到电报,告知先生在华盛顿生了重病,请她前去照顾陪同。去华盛顿的火车票须要25美元,但家里没有这笔钱。这是一笔不少的钱,相当于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情急之下,乔去卖自己的辫子。店家怎么都不愿意出那么多钱,直到乔说出钱的用处,因为店主自己的儿子就在前线。这表明当时北方的人心所向。我特别感动,因为我两个姐姐都卖过辫子,价格绝对不到25美分。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有时候,不幸的家庭的不幸也是相似的。

就是自家困难,马奇家也没忘记行善积德,帮助更困难的人。在全家欢天喜地过圣诞节的时候,马奇夫人发现镇上一户德国移民家完全没有饭吃。全家一起将自家圣诞餐品,送给了那饥寒交迫的一家人。他们回家时发现,餐桌上摆满了另外的食物。是他们富有的邻居劳伦斯先生送来的,他看到了马奇家的善举。像我们这样背井离乡的移民多数会遭遇困难。对曾经施以援手的恩人,我们一辈子都感激不尽。

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细菌感染常常致命。小说里的贝丝和生活中的丽姿,染上了猩红热,身体大受摧残,二十二岁就去世了。另外就是痨病(肺结核),夺取了不少人的生命,包括梭罗和他的姊妹。

家庭生活经常要面对纠纷、损失和痛苦。大姐梅格出阁,原有家庭秩序被改变,姊妹深情受影响,乔倍感失落。这是人性的一部分。我的兄弟姊妹结婚的时候,我也有类似感受。乔、贝丝和艾米都爱同一个人——劳伦斯先生的孙子劳里。贝丝早逝。乔将劳里让给了小妹艾米。这种大姐风范、尽管她不是大姐,跟生活中的露意莎有相似之处。曾几何时,艾米因为梅格和乔参加舞会不带她,心怀怨恨,竟然将乔的小说稿扔进火炉。乔发现之后,一气之下打了艾米的耳光。有兄弟姊妹的人,恐怕不少都有类似的经历。

乔酷爱写作。在商业社会,写作者、尤其是未成名的写作者,有时不得不在坚持文学品位和取得出版机会、增加销量之间权衡。乔写关于青年女性的小说,书商说感兴趣的人不多,除非调整情节、让她们结婚。乔作了妥协,拿到了定金。父亲批评她不该为了金钱放弃品味,乔回应说她没钱坚持品味、不想像他一样一辈子受穷。乔的做法无可厚非。

说到文学品味,1860年代前后,正是美国文化下行的时候,阳春白雪开始走向下里巴人。这个阶段最成功的代表,当然是马克·吐温。1885年他的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出版。康科德图书馆拒绝收藏,认为其语言粗俗、很多句子不合语法,不利于提升读者的品味。这反映文学观念模式的差异。这部小说描写的是底层人民,他们说话原本就是那个样子。马克·吐温的刻画准确,恰是他的天才之处。

除了乔之外,《小妇人》中刻画最成功的可能要数姑奶奶、富有的寡妇约瑟芬·马奇。姑奶奶老向侄孙女们灌输自己的女性价值观——女孩子活着的唯一价值和目的,就是嫁个有钱人,“不然就会像你妈那样一辈子受穷!”她是苦口婆心,理论联系实际。姑奶奶的婚恋观超越时代和国界,在当代中国得到了超大规模普及。但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她最瞧不起马奇夫人,嫁给马奇先生,硬往火坑里跳,毁了自己一辈子。但当她听说马奇夫人没钱去华盛顿时,她掏钱没有犹豫。

《小妇人》是一部反映女性意识和女性权利觉醒的小说。玛格丽特·富勒是美国最早的女权主义者之一,露意莎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另外,女性在家庭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权利意识的觉醒是必然结果。乔比较好地体现了人格独立、个性自由、勤恳务实的女性价值观,是美国女性范式最初的模型。

乔后来嫁给了来自德国的哲学家巴尔教授。生活中的露意莎并没结过婚。巴尔教授应该是她心目中理想的配偶。很多人好奇,谁是那个哲学教授,艾默生、梭罗?这两个人,露意莎都喜欢。但艾默生是有家室的,梭罗没有。梭罗只比露意莎大十五岁。在一般人眼里,他衣冠不整、没风度、没有钱也没有名。但在露意莎眼里,他品格高尚、有风骨有思想有才华。梭罗曾向人求过爱,没有成功。迄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恋过爱。猜测他是同性恋、异性恋或性缺乏的人都有。他在《瓦尔登湖》里一再宣扬禁欲。露意莎跟他关系亲密。

《小妇人》是高度成功的作品,在文学和商业上都是这样。当初书商和露意莎嘀咕,这小说大概不会有大的销路。最初的鼓励,是露意莎给一群小姑娘们看,她们读得津津有味。首印2000册很快售磬,重印供不应求。小说被翻译成多种外语,多次改编成其它文艺形式。小说的畅销让奥尔柯特家的财务状况得到彻底改观。露意莎能够出资让小妹几次去法国留学;帮大姐买下梭罗家的大宅子,4500美元,一般的房子也就一千多美元。她自己和父亲也搬进去了。这栋房子的确很大,现在是正常住家的私宅,没有特别的标记。

果园屋的存在,让我们直观地看到《小妇人》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活和写作环境。古朴的房宅、小巧的庭院,跳动着鲜活的文字。这些文字经过漫长岁月的陈化,成为文学的醇酒。

20230204

冯墟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格利' 的评论 : 谢谢
格利 发表评论于
看过由《小妇人》改编的电影。“果园屋当年是一座十二英亩的庄园。果园里的四十棵苹果树尤得布朗森喜爱。现在房子还在,陈设依旧,成了一座博物馆。实物果园没有了,只留下文学果园。”
冯墟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快乐红宝石19' 的评论 : 谢谢光临。
快乐红宝石19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记得小妇人这本书是女儿在读,我也拿来读了。果园屋给了我物质形象上对这本书的认识!真好!
冯墟 发表评论于
谢谢光临。您慢慢读。
niersi 发表评论于
这部也非常好! 健康的生活观爱情观。对,乔就是作者,她之所以结婚是出版商的建议。一个心灵完整的人,爱情只是锦上添花. 看到梭罗6系列,谢谢分享,慢慢读。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