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30年评价当中的光怪陆离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改革30年评价当中的光怪陆离

                               2008年6月5日

何必

32年前,唐山发生特大地震灾害;今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略。)

抡圆了巴掌,照着马屁上拍呀。

“发言中,许多官兵谈道:这些变化,来自于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来自于党的英明领导。”流年不利的当下,恰好是改革开放30周年。坏事变好事,这也是现如今委府的一个变戏法儿的强项,无论什么天灾人祸,最后都能够成为贪官污吏们作秀的绝佳场所,拦都拦不住。

现如今,中国的人们也时不时地把这30年提拉出来说事。

2006年8月9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内容:

《华尔街日报》:海归人员增加将给中国带来新问题 

(何必注,略。)

最近,因为地震是天谴而遭遇到恨不得举国上下口诛笔伐、并把发布其言论的媒体南方都市报也弄得灰溜溜的朱学勤,早就急不可耐地对改革开放30年进行了盖棺定论。詹奕嘉发来其内容。

詹奕嘉

2008年1月1日 0:03

2008年的第一期网文共享^_^

激荡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直播]

(何必注,略。)

吼吼。

我看到,不少中国当代的右派都在对改革开放进行总结。徐友渔、秦晖、朱学勤、等等。

当然啦,只有对中国改革开放有所感悟者,都可以对此放上一炮。老周发来的内容。

zhoujd

2008年3月29日 16:06

供参考

恽仁祥.doc

恽仁祥:评邓小平“对外开放”

(何必注,略。)

洋鬼子媒体聘请的中国事务观察员也通过一些具体现象不失时机地把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进行透视。

2007年04月09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5:32北京时间 23:32发表

透视中国﹕穷区贫县的豪华办公楼

(何必注,略。)

最近,崔之元给我发来了有人对改革开放的如此评价。

Cui Zhiyuan

2008年5月28日 22:47

Fw: 姚洋:是否存在一个中国模式

姚洋:是否存在一个中国模式

(何必注,略。)

哈哈。

这应该是我看到的有关改革开放言论当中最不靠谱的一篇了。

歌功颂德是个人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但是,如果在自己的非专业领域里也要夸夸其谈,就有些信口雌黄了。

从这种充盈着乐观主义观念的论调中,可以看出作者试图勾勒出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框架,但是,其中所谓中性政府之说,实在太一叶障目。其实,别的不说,只要看看福山对于国家的分类即可。

在自己掌握的信息非常贫乏的情况下就到处走穴振振有词,恐怕有违专家学者应该具有的职业精神。

不知道,现在闭门造车的卢跃刚老兄、以及李延明、杜光、王力雄、秦晖、陈永苗、胡星斗、冼言(这些人、以及前面提及的朱学勤等都能够收到我如此邮件)等看了这篇内容会如何感想。我猜测,恐怕真是啼笑皆非。竟然会有如此浅薄的见识招摇过市。

对于改革开放的判断,见仁见智,这原本无可厚非。不过,还是应该建立能够具备相应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比如,对于民主的解析,李延明、许允仁们进行了大量的讨论。而上面的文字当中对于什么是民主、印度的民主究竟怎么了等等,却几乎没有提及。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支出的情况,文章作者恐怕也应该看看其经济学同仁、天津财经学院李炜光所撰写的相关内容再开口说话吧;另外,胡星斗也曾经就现如今被吵得不得了的三公(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公车)消费、以及他加上了个公款建房进行过讨论(我又给加上了个公费医疗,从此构成了公共开支当中的五毒俱全)。

其实,该文作者既然指责秦晖的结论不准确,就应该对于秦晖所谓“尺蠖效应”作出基于事实的回应。(秦晖写道:中国的这种发展模式也在其内部形成“尺蠖效应”:“左派”得势则自由受损而福利未必增加,“右派”得势则福利丧失而自由未必增进。“左”时政府扩权却不可问责,“右”时政府卸责却不愿限权。左起来就侵犯平民私产而公共财富却未必得到保障,右起来公共资产严重流失而平民私产却未必受保护。)

并且,能够看到孙立平有关1990年代中期以后的所有改革都是倚强凌弱的结论。由于去年山西省黑砖窑事件的被曝光,孙立平更将其称之为“底线的沦陷”。

所谓的“中性政府”,以及什么是为了人们长远利益等等说辞,很是让人齿冷。作者为什么不去看看王力雄在其超越者联盟文中对中国权力体系的分析?如果说王力雄是著名的右派的话,那么至少可以看看《资本论》中文译者之一王亚南先生将近30年前的有关中国官僚体系的著作吧。

搞经济学的,非要在比如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领域里振臂高呼,并且将文不对题逻辑混乱事实模糊不清的结论公之于众,这恐怕就不是什么应该被尊重说话的权利,而是卖弄了。

这让我想起,1990年代,那是中国国内经济学家何等风光的日子,掌握着话语权。随着进入21世纪和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攻坚年”,各式各样的潜在问题矛盾痼疾此起彼伏层出不穷,人们开始对改革进行全面深刻而且愈演愈烈的反思和批判。尽管官方还借着意识形态垄断对如此反思采取抵制的态度,但是已经没有邓小平当年“不争论”时所具有的个人权威,因此也有不可能把质疑改革的声音弄得悉数销声匿迹。

我一直认为自己智力水平低下,只不过属于比较勤奋者,广泛阅读,并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进行传播。我不是个研究者,只不过是个传播者。连我都能够看出来上面文字的千疮百孔,遑论仁人志士乎?

这种言词的走俏,有些误人子弟了吧。

不妨再看看崔之元此前给我发来的另外的内容。

Cui Zhiyuan

2007年8月5日 14:18

陆一:中国经济——分享还是瓜分与掠夺?

(何必注,略。)

其实,改革开放到今天,情况究竟如何?

李炜光分析后大吃一惊地说,从公权力在财政支出当中所占份额看,改革30年之后,中国又回到了原点。对此,我说岂止如此。还应该考虑到社会保障的形同虚设,以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现如今民生凋敝民怨沸腾,恐怕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吧。

最新的消息说,中国官方已经限制四川灾区的抗议活动、特别是媒体对此的报道了。

卢跃刚就改革的研究成果不知如何了?同样因为中国青年报冰点事件而被拿下的李大同对我说,如果卢跃刚想整出个中国版本的《光荣与梦想》来,恐怕难度很大,因为官方垄断相关信息。

我看,1993年9月28日,美国著名社会活动家杰西•杰克逊牧师在纪念马丁•路德•金的集会上的讲话,倒是可以移花接木地作为咱们改革开放30年的总结:

“现在,30年以后,与30年以前相比较,穷人更多了,贫穷的工人更多了。”“职业丧失了。毒品和枪支泛滥了。希望下降了。暴力上升了。”“我们的城市贫民窟比30年以前更加荒凉了,受到的威胁更为严重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