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计们说,在这个生机勃勃的生态圈里,我们人类生成了,还有与生俱来的视觉、味觉、听觉和感觉等等,非常神奇。
这些都属于生物编排的程序,如同配备一些基本的功能,使之活灵活现。
可是以前,面对地球这样一个无比高尚的生物,人们似乎是视而不见的,印象往往是模模糊糊的,为啥会这样呢?
眼睛既是一种配置的生态零件,那么它的有限性就不言而喻了,尽管高度精密。
看而不见如同看不懂,视力与意识的有效结合才能显相,所以说意识不到位就难以解释所看到的事物和现象。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心灵是谓意识,显然意识不仅存在于大脑里,也存在于心肝肺肾等器官之中,所以说人体建设就是一个群众运动,好比地球的建设也是大家的运动一样。
只要人们好好建设,地球就是一个明媚、惬意而非常宜居的家园。
意识的多少决定理解的多少,所以人们的知识都是意识的理解下的点滴积累,对不对,随意识而波动。
作为意识完整的生物体,地球演绎着一切,而人们源自于此,颇得个中意识的零星片段,所以要想什么都看得完整,都懂,那是很不容易的。
每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的阶段,人们就能站上认知的新高度,所以说文化仿佛意识的拼图。
唯大家可以概括。
意识如花,娇艳欲滴,不断绽放馨香,催生无限璀璨的风光。
有的伙计说,人们对太空的了解可能还不到一成,而对地球的了解可能已经达到七成了。
这一观点还有待讨论吧,而常怀一份童真,也许更能品味自然。
也有的伙计说,世界是主观的存在,没有客观存在。
这话说得不妥,有违常识,因为很多事物和现象并不由人们的主观意识决定,比如空气和水,能说它们不是客观的存在吗?它们的实实在在跟人们的主观观念有什么关系吗?
完全没有,就连人本身的存在也是客观的,是按照自然规律繁衍的。
人们不应该走入虚无主义的泥淖,认为一切皆虚,鼓吹人生无用论而充斥悲观情绪。
对,要具有历史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眼光,看到真实的世界,既有宏观也有微观,即便是昙花一现,那也是曾经拥有,真实存在,而况其它动植物乎 ; 更要具有理性主义的情怀,分清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被动性的界限,对未来充满信心。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哲学基础,不必拘泥。
......
一位伙计说,为了证明地球犹如一部立体的活字天文大作,在下废寝忘食地浏览,几乎翻阅了这部宏篇巨著的各个段落章节,如微风也似地拂过若隐若现的一行行字句,大大惊叹其文采之飞扬,理解与不理解、好听与不好听、好看与不好看、好笑与不好笑在所难免,但大体已不再那么困惑了,了然如兹,可乐也。
地球事实上是雅俗相间的,雅起来好雅,俗起来也好俗,既不唯此,也不唯彼。
仿佛一位幽默大师。
地球是好贪玩的星星,每一天都带着人们巡视天际,风尘仆仆,对太空充满无限的好奇,就像游山玩水一样,在真空中自自在在地玩儿,好似怀揣一颗永远不老的童心。
地球能幻化出一切来,什么物种都能搞出来,包括已知的和未知的。
说起来,地球最杰出的行为艺术就是把自己变成各色帅哥美女,潇潇洒洒,热热闹闹,纷纷展露各自的才华,这种行为艺术别的星星整不出来。
嘿嘿嘿,是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