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云录(节选14) 龙潭大战

从繁杂的文献中抽丝剥茧,将历史的脉络梳理井然,并用心理学原理透析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再现风云诡谲且又波澜壮阔的民国历史画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节选十四     龙潭大战

 

汪精卫见共产党不甘被清除,采取武装暴动来抵抗,他于是不得不更依靠军队。可是,他却越来越指挥不动唐生智了。汪算计着:如果这时能同南京方面重归于好,蒋介石既已下野,自己就可以成为合并以后的唯一领袖;更进一步,有了南京方面军事力量的制衡,自己就不必再看唐某人的脸色了。

正当汪精卫决定在庐山举行党、政、军联席会议的时候,他收到李宗仁从南京发来的自荐电报,说愿意代表宁方前来,与汉方商讨双方和解与合并之事。这正中汪的下怀,立即回电欢迎。

1927年8月22日上午,李宗仁乘舰抵达九江,并在下午到达庐山。随即汪精卫召集开会,听取李的报告。李谈了3个要点:

第一、南京方面清共实为迫不得已,现在武汉方面也已分共,双方最大的隔阂已经消除,宁汉合作继续完成北伐革命,实乃势所必然。

第二、武汉方面对南京方面误解最深的,只是蒋介石同志,今蒋同志为促使宁汉合一,已自动辞职下野。在此情况下,武汉方面应已毫无顾虑之处,所以南京方面特派本人为代表,前来欢迎诸同志东下,共商大计。

第三、本人沿途目睹武汉军队还在东进,十分忧虑。如今军阀与我方正在南京上下游一带隔江相持,加之蒋总司令下野,那里已是人心惶惶。武汉军队如果仍沿江东下,无异为军阀张目,势将引起极大的不安与误会。因此,我坚决要求武汉军立即在安庆一带停止东进,以消除大家的疑虑。

汪精卫首先表态:“德邻同志的报告已十分详尽,所说各点也极合情合理,希望大家研究……”。然后,他把目光转向唐生智说:“孟潇兄,你能否考虑把东下的部队暂时停在安庆呢?”

唐生智抬头看一下汪精卫,然后把视线转向李宗仁,竟斩钉截铁地说:“我的部队绝不能在安庆停止……至少要开到芜湖!”全场气氛骤然紧张,鸦雀无声。汪精卫被顶得十分尴尬,又无言以对。大家的目光都盯住唐、李二人。

唐强调:“安庆没有粮食能供给大军之用,我军必须到芜湖!”李说:“就我所知,芜湖并不产米,只是个米市而已。真正产米地区是安庆附近各县及巢湖周围区域,你应该把军队北调,进入巢湖沿岸鱼米之乡,再北上可以截断津浦路,和我们南北呼应,以解决津浦路上的敌人。”唐面色极为难看,蛮横地说:“李同志说的话不可靠,……我有我的计划,别人用不着管!”

李宗仁心里恨这小子翻脸不认人,但其到底非平凡之辈,自解僵局,转向汪精卫,问道:“汪先生能否派一、二位中央委员和我一道回南京,昭告国人,宁汉之间误会已冰释了呢?”汪当即向谭延闿和孙科说:“组安先生和哲生兄,您二人能否和德邻兄到南京去一趟呢?”

谭延闿对孙科说道:“哲生,还是我两人与德邻兄一道去吧!”说罢也就散会了。这次会谈把唐生智的军阀野心公开暴露出来,所有与会的人都已对之产生反感甚至厌恶。

8月23日黄昏,李宗仁、谭延闿和孙科三人带随从乘军舰顺江而下。翌日天明时,他们已通过芜湖江面,前敌总指挥陈调元乘一船逆江而上前来迎接。不料,两船突然被北岸疾驶而来一百多艘帆船所包围,其上均为北军官兵。两边在江中混战一场,李和陈的船均为动力铁甲船,速度快火力强,竟对百来艘敌帆船占了上风。老神枪手谭延闿被挠到痒处,亲自操枪射击,弹无虚发,博得李宗仁连声喝彩。书生出身的孙科平生头一回遇到真枪真炮的战斗,难免恐惧,直缩在角落里躲避枪弹。

战了多时,北军船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不过,一部分帆船已经到达南岸,船上北军趁机登陆。李宗仁见情况不好,匆匆跟陈调元告别,直奔南京指挥部而去。以他的判断,敌人不可能只有这么小的登陆行动,肯定有大规模的进攻计划。

果然,孙传芳在此不过是虚晃一枪,军师蒋百里替他谋划了一个大规模偷渡作战方案。8月25日夜至26日拂晓,乘江面大雾弥漫,孙指挥8个师加6个混成旅,共约7万多人,在南京下游到镇江之间数百里的长江上,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偷渡。第一批登陆成功后,迅速攻占了龙潭与栖霞山一带的阵地,截断了沪宁铁路。

当时形势是这样的:孙军在沪宁线中的龙潭一带突破,接着向两翼扩展,向西威逼南京,向东迫近镇江。北伐军在龙潭以东全部都是第一军部队,本来听从坐镇南京的何应钦指挥,但因通讯被孙军截断,无法听令。在龙潭以西是第一军的一部、李宗仁的第七军和第十九军。

北伐军暗有天助,恰逢白崇禧为筹集军费前往上海,在返回南京途中,白得知孙军南渡,立即停止前进,在无锡下车,用车站的电话来发号施令,指挥第一军在东边的部队,向龙潭反攻。随着各师部队不断赶来投入,东边的形势渐有起色。

在龙潭以西的北伐军负责的防线更宽。从西往东,南京上游由第十九军负责,乌龙山炮台由第七军负责,栖霞山一带由第一军负责。但蒋介石在下野之前,曾示意第一军的部下要保存实力,造成该军指望着李宗仁部上阵,轻易就将栖霞山丢掉了。

李宗仁令夏威第七军两次攻克栖霞山,都转交还第一军防守,还都被第一军丢了。第七军也伤亡数千人。到8月28日,栖霞山竟然第三次被孙军攻占。李对第一军真是“恨铁不成钢”!

当日,不仅西线的栖霞山丢失,东线的阵地也一度失守,南京闻风震动。政府机关、党部、报馆纷纷将招牌取下,各人收拾行李,准备逃难,城内一片混乱,人心惶惶。

李宗仁严令夏威督率所部,当夜再度向栖霞山出击,限期夺回,自己驱车前往第一路军总指挥部找何应钦(何自兼第一军军长),却发现何的总指挥部正在收拾行李,准备离开。

何一见李,脸上即现出忸怩的样子,说道:“德公这样早,我原打算就到你那里去辞行,我要出城收容部队。”李说:“现在战局这样紧急,收容部队,应由师长负责,何须总指挥亲自出马?况且你行李都捆绑好了,集合巷里,这不是准备出发开拔了吗?”

何说:“你看,我的军队不能打了,我怎么办呢?总司令下野之后,军心涣散,他们不打,我有什么办法?”李说:“首都存亡所系,你不能一走了事!”何说:“德邻兄,我的军队打不得了呀!你看栖霞山两得两失,还都是你的军队夺回来的!”

李真急眼了,声色俱厉:“敬公,你真要走,我可对你不客气了!”何顿时被他的架势唬住了,连忙道:“你要我不走,我不走就是了。你要我怎么办?”

李说:“我们生要生在一起,死也要死在一起。你绝不能离开南京!在这紧要关头,你一走,必然影响民心军心,南京就守不住了。”停了一停,他又痛心道:“第一军变成这样,你们怎么对得起总理的在天之灵?”

最后这句话如雷霆一般,轰得何应钦一下呆住了!他定了片刻,转身向副官大叫:“不走了,不走了!叫他们搬回来!”

这下何应钦恢复了昔日的威风。他先派员持军委会命令赶到南京城外,严令制止部队的却退。随后,他以第一路总指挥的名义通令第一军,即刻准备反攻,本总指挥将亲赴前线指挥。顿时军心大定。城内各机关听闻,也暂停迁移,此前秩序开始恢复。

8月29日,国民政府军委会决定了全线反攻的计划:第七军和第十九军共4个师,自栖霞山向东进攻,沿铁路及江边前进;何应钦亲自指挥第一军的3个师,自东阳镇向龙潭进发;白崇禧指挥第一军另外3个师,从东向西攻击。三路大军会攻龙潭。

此时,孙军北靠长江,西、南、东三面都有山岭和险隘,凭险据守。孙传芳坐镇龙潭水泥厂,亲自督战。孙军官兵俱带数日干粮,己方船只在部队渡河后,悉数开往北岸,摆开了背水一战的架势。

8月30日早晨,北伐军三路发起全线进攻,孙军也全线逆袭。龙潭周围数十里地,炮火蔽天,血肉横飞。历经7个昼夜的血战,北伐军终于全线击败强敌,赢得了空前的龙潭大战,一举扭转了自徐州失陷以来的被动局面。南京的首都基业也从此奠定。

孙传芳丢下部队,败逃到江北,其势力从此走向没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