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经,空有其形——芄兰

很多好听的古称流逝在历史里,比如琅琊这个地方现在叫做临沂,兰陵这个名字几经沉浮,终于在2014年被苍山县拿过来,改称兰陵县,但它的县城依然是卞庄镇,不在兰陵故址。

芄兰也一样。它现在的学名是萝藦,也称斫合子、白环藤、飞来鹤、羊婆奶、羊角瓜、天浆壳、蔓藤草、雀瓢、婆婆针线包等等,越说越接地气。下图是北京香山公园里的芄兰。

芄兰的花朵不大,但花香浓郁,戴着口罩的路人说不定都能闻香寻花。

诗经里有一首诗以芄兰为名:

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大概意思:

芄兰的支,童子佩带觿。虽然佩带了觿,我却不能知道(这个人)。装扮着走着,(系着觿的)垂带悸动。
芄兰的叶,童子佩带韘。虽然佩带了韘,我却不能(给他)甲。装扮着走着,(系着韘的)垂带悸动。

觿是以前用来解绳结用的,成人用的东西。它有点象锥子,如果绳子打了死结,把它从结中间插进去,孔变大了绳结就容易解开。附图是商代的觿。

很象芄兰的果子吧?所以诗里的“芄兰之支”应该不是指的枝条。芄兰是藤本,枝条细细的,跟觿不象。这个“支”可能是指芄兰支棱出来的部分,也就是它的果实。
第二段“芄兰之叶”没有歧义,但“能不我甲”又难讲了。有解释说“甲”是“狎”的假借,亲近的意思。我有点想不通,为什么佩韘以后就应该跟人亲近呢?

不管怎样,“虽则”如何,后面接“能不我知”、“能不我甲”,肯定不是赞美这位童子佩得好,所以很多人觉得它是讽刺诗。

《毛诗序》认为是卫国大夫对卫惠公“骄而无礼”的讽刺,民初徐绍桢认为是卫国大夫对卫惠公“以童子而佩成人之觽,行国君之礼”的赞美,毕竟卫惠公继位的时候才十三岁嘛。此外,还有“叹卫国失小学之教”,小孩没好好教,才这么乱佩工具; “刺童子早婚”说,大概是觉得这童子装大人是为了童婚; “女子嗔怨恋人”说,十三四岁的人在汉朝一定可以称为童子,周朝不知怎样,可能也差不多,这个年纪早恋也不稀奇......

图上的觿比较粗壮,它要解的绳结肯定不会细巧。解粗绳需要力气,成年人才能使用自如。

韘也该是成人用的,它是射箭时用的工具。下图的韘从商代妇好墓里出土,套在大拇指上,那一个凹槽可能是用来卡弓弦的。

后来韘的样子就变了。底下是周代的韘,可能是套在食指上。

有点芄兰之叶的意思了吧?

“芄兰之支”象觿,然而不能当觿来用。“童子佩觿”,有觿但不能发挥觿的作用。
“芄兰之叶”象韘,但不能作韘之用; “童子佩韘”,有韘然而童子不能用。一样的徒有其形,看看样子而已。

朱熹《诗集传》说:“此诗不知所谓,不敢强解。”,我读着读着,想见了一个童子,今天就来强解。

小小孩童,两三岁年纪。看见大人带韘带觿,心里喜欢。趁没人注意,一本正经带上了,学大人走路。

他的爸爸是个狩猎队长。正好看见这一幕,就逗他:你带了觿,可我不知道手下有你这么一号人物呀?小娃不理他,一本正经照样学他走路,觿系在带子上,随着他的步伐一跳一跳的。

有一天他又偷拿了韘走。他爸爸继续逗:你带了韘,可我不能给你授甲去打仗呀?小娃还是不理,一本正经走路,系着韘的垂带也跟着他的脚步一荡一抖,天真而执拗。

他的爸爸想想好笑,就编了歌唱来听,这首诗歌唱的可能是父母宠爱中的金色童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