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那些故事 (小说连载)
故事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前言
讲述在美华人医生的故事
第四季 人生若只如初见
本季内容将发生在医院工作的24小时的时间内,每2小时转换一个场景和一个主要人物,环环相扣,步步惊心。
(一)
我们生活在一个极速变化的时代,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任何事都可以发生,发生的就是合理的。
王峰起的很早,今天是他人生中重要的一天。
他有点紧张,第一天去新单位上班换了谁都会紧张,而且是去医院急诊室上班,并且这个急诊室是美国最忙的前三之一。
王峰选了一条深蓝色的领带,让自己看得精神样些,他仔细地对着镜子打结,他希望给新工作留下一个好映像。
这已经是第三遍了,领带拆开重打,打了又拆。此时他的胸口有那么一过性的闷痛感,他放松双臂,抬头深深地呼吸了两下,告诉自己,不急,时间还充裕的。
强生医生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急诊室主任办公室的背靠椅上。时间是上午6点50分。
强生医生四十出头,浓密的黑发有点小卷,深陷的眼眶里一双炯炯有神的黑色眼睛,充满智慧和深邃,大而挺直的鹰钩鼻,让人有点远离和敬畏。他有着宽宽的肩膀,发达的胸肌紧绷着身上的手术衣,强壮的体魄正是适合紧张而刺激的急诊室工作。
强生医生在每年的这个时刻都会回忆起十多年前自己第一次踏入布鲁克林总院急诊室时的情景和感受,没想到一干就是这么多年。白班,晚班,三班倒,曾经有过怨言和挫折,但是更多的是工作给他带来的快乐和享受。
这个急诊室已经是他的家,哪天不来转转,会有失落感。
五年前强生医生挑起急诊科住院医生培训主任的担子,他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做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让布鲁克林总院急诊科的全国排名迅速地提进了十来位。
强生医生的铁面无私也让他得罪了一些人,他的严格管理在住院医生内有一个不雅的外号,“玉面阎罗”。
布鲁克林总院急诊室,规模很大,总院楼房的第一层加上向外延伸建筑都是急诊室的范围。前门是病人步入通道,接急诊大厅,有45个单独急诊房间,后门通道是救护车入口,连接有容纳15个抢救床位的外伤急诊厅。总院楼顶有直升机停机坪,可以迅速转运病人。
布鲁克林总院急诊室是美国一级急诊室,最高级别,可以接收任何重大外伤病人。在纽约市警察局中一直有句行话,“如果警察受伤了,请把他马上送到布鲁克林总院”。
布鲁克林总院急诊科每年招收22名住院医生,申请住院位子竞争很强,住院医生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名牌医学院的尖子学生。
王峰的家庭可谓医学世家,爷爷是第一批民国时期留洋的医学博士,父母都是做医生,也在医学院当教授,因此王峰从小就受到医学熏陶,励志做一名医生,父母也给他做了同样的规划。他在医学院学习期间已经开始考美国USMLE考试,毕业后被父母托熟人直接送来美国医院临床实习。借着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他自己的勤奋,王峰成功地Match到布鲁克林总院急诊科住院医生的岗位。
能够Match上是跨出成为美国医生的第一步,之后的路还很长,有很多的困难和挫折等着他去克服。
这不,一大早,在急诊科的第一年住院医生见面会上,王峰就被强生医生痛批了一顿。
“这里是急诊室不是参加婚礼,西装领带只有在你们毕业时和结婚的时候可以用上,我需要你们12小时,24小时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救护病人,急诊室不是开派对的地方”。
王峰换好手术衣从更衣室匆匆出来,差点就撞到迎面而来的医学生拉杰,把王峰吓得心咯噔地翻滚了一下。
“王医生,”拉杰很友好地上前说道,“强生医生叫我今天跟你,请多多指教。”
拉杰是从印度来的,但是他却是从中国医学院毕业的,当王峰听到他的解释后,还是有点吃惊。
在印度,上医学院竞争很激烈而且学费昂贵,有很多印度学生转而来中国上医学院,中国学校也为了更多的国际交流和拿到政府资助,很乐意接收这些来自印度或者巴基斯坦的学生。中国的英文教材和英文教师很缺乏,可想而知这些印度学生的毕业资质。
中国所有医学院的毕业证都得到WHO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因此,借道中国,这些印度学生毕业后同样可以来美国Match而实现他们做美国医生的梦想。
王峰从护士台拿到自己负责的第一份病历,是个胸痛病人。
王峰来到病房前,深吸一口气,敲了一下玻璃门,然后带着拉杰推门而入。
这将是王峰在布鲁克林总院急诊室看的第一个病人。
“你好,怀特先生,我是王医生,这是医学生拉杰,我们将负责你的医护,请你告诉我为什么你会来急诊室,有什么我们可以帮助到你的?”
“我上午感到胸痛就来急诊室,现在好了。”
“请你告诉我,是什么样的胸痛?什么情况下促发你的胸痛?”
“胸痛就是胸痛,你是不是新来的?“
“我们需要了解具体的情况,然后给予你合适的治疗。“
“没事了,胸痛都好了,你叫护士来吧,我可以走了。“
王峰和拉杰两个第一天到急诊室的新人,只能悻悻地离开了房间。
“新郎官回来啦,”护士已经在护士台等着他们回来,对王峰调侃道。
王峰很不喜欢这个刚来急诊室就被新加的外号,但是也不想和护士顶撞,能否和护士搞好关系对于在急诊室顺利生存下来很重要。
王峰装作什么都不懂的样子问护士道:“那个病人是怎么回事?”
护士开始很耐心地给王峰解释道:“那是我们急诊室的老病人,无家可归者,常客了,喝醉了来我们这儿睡上一觉,肚子饿了,来我们这儿吃顿饭,他对急诊室的各种程序应该比你王医生都熟。他说没事了,一会儿自己就走了。”
美国急诊室的规则是不能拒绝任何病人,不能因为是否有合法身份或者是否有能力支付费用而拒绝病人。对于有医疗保险的病人,看完病接受完治疗后保险公司按程序支付费用。而对于没有医疗保险的低收入人群包括无家可归者,医院在治疗完成之后将向国家保险部门申请补偿,如果申请失败,费用将有医院垫付。
护士看到王峰明白了要点,马上递上了第二个病例,嘱咐道:“这个病人刚来急诊室,有心脏起搏器病史,主诉头晕,刚被肯尼迪机场送过来,你马上去看看。”
王峰接过病例,看了一眼身边的拉杰。走,看第二个病人。
拉杰紧跟着王峰的步伐,很好奇地问道:“王医生,我看你们急诊室的医生裤子口袋上都插了一把剪刀,这是做什么用处?”
王峰边走边把口袋里的剪刀拿出来给拉杰看,解释道:“你看,这不是一般的剪刀, 它叫外伤剪刀,一侧剪刀头弯曲150度,在处理外伤时可以快速地剪开病人的衣服和裤子,还可以剪皮革甚至铁皮。”
王峰说完,把剪刀递给拉杰。
拉杰接过剪刀,一边看,一边不住地点头。
说话间,他们俩已经来到第二个病人病房前。这时技术员刚好完成心电图检查。
王峰拿过心电图纸,仔细地看着,拉杰也凑过来,印度特色地摇晃着脑袋,琢磨着。
“拉杰,你看心电图显示了什么?”王峰把心电图放在台面上,用手指点着宽大的波形问道。
拉杰挤弄着他的浓眉,眨巴着他的大眼,来回晃着脑袋慢慢地回答道:“QRS波很宽,心率很慢,是不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王峰很赞赏地看了拉杰一眼,看来他还是从中国医学院学到点东西的,表扬道:“不错啊,拉杰,这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室性逸搏心律,心率只有每分钟40次,所以病人会有头晕。” 随后又自言自语道:“不是护士说他有起搏器吗?怎么起搏器不工作了?”。
王峰转身向病人询问了病史。
原来,病人是牙买加人,10年前因为房室传导阻滞在纽约的医院装了一个心脏起搏器,不久后他回到牙买加生活。最近,他一直有头晕,和之前没有装起搏器时的感觉一样。他去看了当地的医生,一查,原来是心脏起搏器没有电了,不工作了,所以他又有头晕症状。医生跟他说他需要做个小手术换起搏器电池,如果在牙买加医院换,会很贵,而且他要自费。然后医生好心地给他出了个主意,买张飞机票到纽约肯尼迪机场,直接叫救护车到布鲁克林总院,那是纽约最大的公立医院,换了起搏器电池后回牙买加。来回飞机票加起来也比在牙买加直接做手术便宜很多。
病人很乐意地听从了牙买加医生的意见。
王峰和拉杰互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手一摊,那就叫心脏科会诊,马上换电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