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于怎样做人的话题很多,这做人的话题实际上是回答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算合格的人。古代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孔圣提倡的“君子”,而现代做人的最高境界,当然是伟人倡导的“五种人”,即“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非常明显,凡夫俗子,绝大多数的人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事实上,大多数人达不到才是正常。
既然大多数达不到最高境界,那么,就一定得有做人的底线;关于做人的底线,这些年也有太多的讨论,有人关心这个问题,怎么说都是好事。但是,有一种倾向却让人高兴不起来,就是把做人的底线一降再降,甚至降低到不是“人”的可怜地步。数十年前,一位专门勾兑假酒的“老板”曾义愤填膺声讨对面邻居做事不凭良心:“他勾兑假酒竟然用门口池塘的水”,而他自诩做事凭良心:“我都是去担井水”。兑假酒用井水居然成了道德楷模,这等标准能够算作是做人的底线吗?以如此底线来约束社会公德,公德已荡然无存矣。
这已是几十年前的故事了,时至今日,江河日下,这做人的底线也是每况愈下;不说别的,在当下社会里,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假冒伪劣几乎弥漫社会的各个细节,直令天下没有最假,只有更假。真个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当整个社会把不存在的假当成是存在的真时,则那伪造的假远比事实的真更显得真实。因为假冒伪劣大行其时,所以坑蒙拐骗正逞其势;今天,劣币驱逐良币已是司空见惯寻常事,尔虞我诈替代了人间道义,人与人之间,已经没有了诚信和友谊,相互之间只有利益和利用。
故是,我们必须强调,我们不可能要求人皆为君子;但做人的底线务必坚守“红线”,绝不可能每况愈下,斯文尽丧!
什么是做人的底线?古人早就为我们确立了标准,这就是所谓的“敬畏之心,恻隐之心,羞耻之心”;只要是人,必具此“三心”,若无“三心”,枉为人矣。
首先,凡为人者,必具“敬畏之心”。《论语·季氏》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敬”,尊重;“畏”,害怕。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有三点敬畏,即敬畏上天的意志,即天道,自然规律,敬畏德行高尚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论。一个人懂得敬畏,令人时刻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和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令人内心难存邪念。人有敬畏之心,做事时就会有良心良知;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就往往就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甚至无法无天。故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
其次,凡为人者,必具“恻隐之心”。《孟子·告子上》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在孟子看来,“恻隐之心,仁也”;“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一个人有同情心,就是仁爱的具体表现。所谓恻隐之心,就是对他人的急难困苦伤亡有着本能的“不能忍受”,见到别人遭遇不幸,总想着做点什么去帮助去改变,这就是同情怜悯之心。人对同类的悲惨有着天然的不忍,这是一种高尚的情绪心理,推而广之,对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被毁伤都有不忍之心,这就是仁爱胸怀,善良心肠。固然,人的天性是爱己利己的,正因为具有这样的天性,才知道不爱人无以爱己,不利人无以利己的深刻道理,才能推己及人,奉献爱心,让人世间充满了仁爱和温韾。
最后,凡为人者,必具“羞耻之心”。亚圣所谓“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一个人有羞耻心,就说明心里能明辨是非有道德感;羞耻之心其实是一种有修为的表现,有羞耻者有良知,这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准则。西贤黑格尔说:“具有羞耻之心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作为人生最可贵的人格品质,知羞耻,明耻辱,坚守德行,非义不取。人若无耻,做人处事则极易丧失原则和底线,最终是肆无忌惮,无恶不作。
关于羞耻之心,《论语》所论甚详;尤其是对于君子,有着详细的要求。推究圣人之意,凡为君子者,必须要有羞耻之心,若不知耻,何为君子?故“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君子居其位,必谋以公,否则,便是不知羞耻的小人。所以,《说苑·谈丛》认为:“朝不坐,燕不议,君子耻之;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可见,为君子者,必时刻保持羞耻之心,知荣而行,知耻而止;知荣明耻,立身之本。项羽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为什么一直为后人所景仰?就在于他最后自刎乌江,用生命完美诠释了“知荣明耻”的君子人格。项羽的确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缺乏政治家的虚伪与卑鄙;但就是他的知荣辱,明羞耻,从而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位贵族。千百年来,让人唏嘘,令人景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