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药,中国就有病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认识一位老先生,比较保守,反感某个领域里的中国人,他们看国外出了什么理论就跟风而上,拿来研究中国现象。

这位老先生说这不是对症下药,而是对药生病:看看人家出了什么药,再给自己挑毛病,硬往药上靠。

这个观点说不上深邃,但可谓切中时弊。

西方的理论好不好?能风行的,必定有可取之处。

但这些优点对中国问题,中国现实有没有用?

不一定。

俺说的是不一定。意思就是可能有用,可能没有用,可能不清楚。

中国有没有问题?

一定有。

既然中国有问题,西方理论有可能有用,那么试一试有何不可?试一试又何乐不为?

呵呵。

当然无不可。当然有乐可为。

问题不在能不能为,而是如何为。不在能不能用西方理论,而在了解不了解中国的问题。

易言之,就是研究者有没有资格用西方理论来解决中国问题。

或者换一个角度:一个公司的采购部有没有资格指导研发部?

正常的公司不这样。

但中国的理论家们喜欢这样。

推而广之,中国的西化派喜欢这样。

在他们眼中,西方有药,中国就得有病。

这些人的精力不在于认真地分析中国的问题,而是拿着放大镜仔细读人家的产品说明书,琢磨怎么把西药的适用范围跟中国的现实联系起来,这样他们就可以给洋大人当代理,来对中国指手划脚。

至于“西药”究竟是什么,中国的问题究竟是什么,他们其实并不关心,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代理功能。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各种慨叹:中国没思想,不接受西方思想。

要问他们西方思想好在哪儿,中国问题是什么,他们又说不出来。典型的回复是西方思想好,因为是西方的。西方的好,因为是现代的。中国的问题糟糕,因为中国不西方,不西方代表不现代。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他们大概也知道这样不太好,心虚。所以还会想办法找中国的缺点和弱点。或者准确一点儿,因为思想没深度,精力就都转到挑毛病上去了。

健康的理性探索的最原始阶段,就是收集事实,总结规律。

中国的西化派连这个格也及不到。因为他们缺乏保证事实的客观性的能力,总结规律就别想了。

原因也简单,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又急于当权威,只好借西方的权威。西方的是威成了太上皇,他们能做的,就是替西方权威发挥“排异”功能了:凡是不合西方权威的,就是不好。

前两天跟一位网友说到汉语与西方语言的差别。他说明明是“沙子掉进眼睛里”,汉语却也可以说“眼睛掉进了沙子”,后者是奇怪的句子。俺说这个可能是他的想象,因为常用的表达应该是“眼睛里进了沙子”,这是个典型的存现句,跟“家里来了客人”一样,不但是个好句子,而且有独特的表达能力,跟“沙子进了眼睛”不完全相同。

这就是典型的西方有药,中国就要有病的例子。

如果学过一点儿汉语语法,再客观地采集一些汉语表达例句就可以非常清楚。后边的句子表达清楚,自然,而且系统,完全可以理论化概括,解释。

这位网友不知道是没有这个能力还是没有这个兴趣,完全忽视事实,一口咬定这个句子不符合形式语法的规则与逻辑 (大意如此,懒得查他原贴了),因此是个病句,让他“尴尬”。

呵呵。这样急于对药发病,是挺尴尬的。

结曰:对药生病式西化是一种思想上的问题。

预防针:俺不反对西方理论,也不否认西方理论的优点,更不反对借鉴、学习西方理论,也不反对任何这样的尝试。本贴反对的,这个过程中的盲目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