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邂逅(21) 作家云集来授课,学生乐学出成果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笑谈邂逅(21) 作家云集来授课,学生乐学出成果

 

                (2007年与武汉市作家协会主席董宏猷在东湖魔山植物园)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自从成立了华中师大一附中学生写作爱好者协会之后,经常来学校给学生讲课的青年作家有涂怀珵、董宏猷、沈虹光、胡发云等,每周课外活动时间,各班爱好写作的学生纷至沓来,挤在简陋的教室里,专心致志地聆听青年作家们的创作之道;积极参与辩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特别喜欢抒写自己独特视觉的文章,向作家们请教。

       作家与学生见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作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青少年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最有效的莫过于榜样的力量。用现代时髦的话来说,就是“ 偶像”的影响。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当年我们充分发挥省重点中学名校优质资源,经常邀请知名作家来学校讲课。

        记得电影《武当》上映时,我们及时邀请编剧谢文礼先生来与学生见面,讲创作之艰辛,说拍摄之花絮,不仅使学生初步了解文艺创作的一般规律,增加对历史资料进行再创作的一些感性认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作家与学生见面,或座谈、或讲课,每次活动之前,组织学生阅读该作家的作品,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集中分类交给作家。作家们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和作品,传授治学之道,指导写作方法,有的作家还结合学生的习作进行讲评。

        先后来学校讲课的还有广州部队诗人雷子明、青年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等。

        那个年代,用现代说法,他们都是青年志愿者,每次活动都是按约定时间,自己搭乘公交车来学校义务教学。

        作家云集来授课,学生乐学出成果。

        如果说平时读书学习,课外聆听作家们的讲授是“输入”信息的话,那么,组织协会会员参加报刊征文活动,争取多发表优秀作文,就是“输出”信息。

        众所周知,“输入”和“输出”是计算机工作的两个基本的程序,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学生写作文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将他们积累的知识和生活,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向外输出。即使是写作爱好者,如果知识贫乏,生活单调,也无论如何写不出优秀作文来。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抓学生写作课外活动时,特别重视输入新信息。

       输入新信息,要对准学生的兴奋点。所谓兴奋点,就是学生最关心的人和事。开展活动对准了兴奋点,输入信息最有效。我们曾及时邀请当时热播电影《武当》的编剧谢文礼先生给协会会员作辅导报告,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且使他们初步了解了文艺创作的一般规律,对利用历史资料进行再创造也增加了一些感性知识。

        八十年代的中学生的兴奋点,虽然随着社会各种信息的传播经常转移,但是,他们对本地区与自己的兴趣联系最亲切的人和事,却总是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因此,我们经常邀请本省知名的中青年作家与学生见面或座谈、或讲课。每次活动前,组织学生读作家作品,让他们提出各种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集中分类交给作家。作家来校后,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讲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传授治学之道,指导写作方法,有的作家还结合学生的习作进行讲评。

       作家和青少年文学爱好者直接见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作激情。如时任校协会主席孙燕8她每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都主动接受作家的辅导,还按作家们介绍的方法,自备了随笔本、观察生活本,凡是作家介绍的作品,她都挤时间去认真阅读。他初三时写的短篇小说《校园并不平静》发表在《中学生》1985年2期;她利用中考后的暑假时间,创作了一部六万多字的中篇小说《正值青春年少时》,深受同学欢迎,被同学们分头抄成两本手抄本,大家争相传阅。为了进一步修改,她还在班上主持了一次作品讨论会,听取同学们的评价和修改建议。老作家、湖北省作协的田野先生读后,亲自找她谈话给予鼓励。董宏猷和沈虹光读后给予了充分肯定。中篇小说《正值青春年少时》后来公开发表在大型文学刊物《长江》1986年第3期。

        输入新信息,要选准学生的敏感点。所谓敏感点,即学生接受信息欲静难抑,能产生强烈的感触之所在。那时中学生,对反映十年浩劫的“伤痕文学”已不再感兴趣,他们憧憬未来,更关注当时各条战线正在进行的改革,各种大型文学期刊中反映贴近时代的作品,最受他们欢迎。在学校图书室的积极支持下,组织协会会员定期借阅文学期刊,开展文学评论,交流读后感,这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他们强烈地希望反映中学生自己的生活。如郭威的小说《一个中学生的苦恼》,抓住老师下课拖堂那几分钟,生动地描写了学生的心理活动,抨击了升学率第一的歪风。彭方的散文《我盼望着长大》(见《中学生文苑》86年第五期)则表现了一个中学生的崇高理想。

       总而言之,输入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输出更多更好的作文。学生的写作能力,只有在不断的输入输出中才能得到提高。

        多层次输出,满足学生的发表欲。青少年好表现自己,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只要引导得法,就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荐送发表学生作文,尽可能体现多层次,扩大发表面。学生的习作,有的向全国有影响的报刊推荐,有的就向地方报刊推荐,当时,学生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包括全国有影响的报刊,计发表习作一百多篇;协会会刊《楚歌》则是会员发表习作旱涝保收的园地,一般情况下每月出一期,每期至少可发十几篇习作,会员可以人手一册,他们对自己刻印的散发着油墨香的“杰作”更为珍惜。

        多渠道输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时,为学生办的刊物多,也经常组织征文活动。我们只要得到信息,便积极主动与有关报刊取得联系,组织会员应征参赛。如八五年参加了《中学生》杂志“文学社团专栏”征文,送稿五篇。八六年参加上海《少年文艺》文学社团征文活动,送稿十五篇;小作者们不论作文发表与否,都乐意接受指导老师的意见,独立完成作文之后,不厌其烦地修改誉正,增强了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回顾那些年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语文课外活动也要实行“三个面向”,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主要任务。学生写作心理发展变化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既要研究一般中学生学习写作的规律。也要探索少数冒尖学生早成才、快成才的特殊规律。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即为少数学生尽快提高写作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因材施教”的研究、为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语文教学带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了例证。

        我在湖北省著名的重点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读书六年(1959年到1965年),工作十年(1981年到1990年),遇到许多恩人、贵人,邂逅许多能人、高人,在他们的培育、帮助下,人生步入“不惑”之年后,恰逢改革大潮,举家南下,到了海口,又遇到了更多好人,让我一生平安!

        感谢恩人、贵人、能人、高人、好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