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5%的增长跑不赢美国1%的增长?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本周中国国家统计局给出了2023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快报,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3%。

今年五月,美国商务部宣布2023年第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1.3%,这是修正数据,上调了0.2百分点;另据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对美国实际GDP增速的实时估测模型,美国2023年第二季度GDP增速在1.7%~2.9%之间。根据6月7日公布的预测数据,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增速约为2.2%。做个简单的算术平均,估计美国上半年的GDP增速也就是1.7% 多一些。

从直观的数据看,显然中国要好很多,可在实体经济上,双方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先看股市,现代资本市场最厉害之处,就是它的前瞻能力,股市强劲活跃,代表经济预期好,整体经济的脉络、供给和循环健康,预期好就是有前途,有前景,有信心。美股今年至今表现积极,货币币值坚挺,对应的背景是在历史上都屈指可数的凌厉加息时段,足见其经济活力的质量不一般。中国股市则相反,可以说暮气沉沉,代表国企的上证指数涨了2% 多一点,代表民营企业的中小创业板都是下跌的,这是在屈指可数的历史低利息区间,是在不断释放流动性,M2超发再超发的时段,股市、房市、汇市齐跌。

再看就业,美国的就业近几年可以说好的发烫,薪酬的上涨是造成CPI高企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联储局持续加息的打压之下,就业和薪酬的畅旺得以冷却,但相比历史各阶段,仍处于较好的情况。在这方面,中国尤其令人焦虑,官方报道的青壮年失业率超过了20%,更有研究者说真实失业率竟然是46%,我想这过于夸张了,可是20% 也很可怕, 已经是美国大萧条时代才有的数字了,真是令人神经紧绷的状态,而更糟糕的是,敢于说真话的财经专家直言若不采取应对措施,这样的高失业率恐怕会维持很久!

一个安全安定的社会,充分就业是必要条件,没有这个,说你坐在火药桶上一点也不夸张。

这该如何解释?5%的增长国竟是衰退的表现,甚至已经有通缩的可能,因为CPI增长几乎原地踏步,而背景是货币政策不断的宽松,降息,增加资金投放,丝毫不起作用;1%的增长国却是一片繁荣,背景却是货币政策收紧;在对目前经济态势的定性上,5% 增长国认为自己平稳增长,方向向好,1% 的则不时放鹰,恐吓大众,衰退二字常在嘴边,让人不敢懈怠。

很早就有人说,过不了几年中国的GDP总量要超过美国,这四十年来中国一直这么超高速的发展,作为后发国家,前中期这样的增速是积极的,因为基数很低,但是到了后期,基数很大,同时主导经济增长的核心并未发生跃迁,没有质地升级,却还在追求较高的增速,那是一定会出问题的,因为经济增长最终是要看质量的,而不是数量,同质低效的数量不断翻新,除了低效浪费,还会起反作用,甚至透支未来,虽然早就有GDP总量会被中国超越的说法,可我从未感到美国人觉得这将会是一个威胁,大概他很清楚,这既无可能,也无意义,更没有持续性。

一直说日本是失去的30年,这三十年,整个世界都在进步,它只是从第二大经济体成为第三大,然后它牢牢的把在第三的位置,从经济增长的模式上看,日本实质上是在转型,尽可能占据高端产业,不断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同时从高能耗低效率,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里脱身出来,总体上看,这个战略是成功的,甚至有效抵充了日本最大的人口问题,老龄化和新增人口不足,目前这个问题正在通过放开的移民政策逐步改善,实现转型后的日本,是有可能再度问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的。

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体量,还未能实现产业升级!中后期的发展,留下巨大的隐患,极大透支了未来,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消化。

为什么5% 的增长率跑不赢 1% 的增长?

首先,健康经济的增长是曲折上行,有起有落,先有点,后有线,然后才有趋势,根据这些点线趋势,来制定相应的政策,保证经济相对健康运行;这和做科研一样,因果不能颠倒。但如果你定个底线,搞计划,那么量度经济的真实性就会被扭曲,长期这么做的后果,累积下来的扭曲因素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倾斜,报出来的数据和实际感受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直到无法维持。

还记得胡温时期的经济增长保8吗?这个增长对于别的国家已经是高不可攀,对中国是底线,为何?主要因为中国每年新增工作适龄人口的就业压力大,没有这个8%,就业率就会很难看,发展先不谈,稳定会出问题,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是交给市场,给民营企业发展空间,而不是划底线,搞计划,市场方案可能不那么立竿见影,但长期是可靠的,高效的,互动的,高适应性的;计划短期内能解决问题,但是长期会失衡,累积性的失衡,如果各方面现实情况不具备实现 8% 的增长,那么硬凑可以达标,但是真实性就要让位,有效增长让位于无效增长,多年累积下来,会是一个极大的扭曲和过度透支。

中国在这方面,其实早已经走过了头,投资4000多万的海南高铁站建成一直未启用,港珠澳大桥的低效令人咋舌,还有高铁,公路,地铁,无数的基建,有多少是为了凑那个增长底线而立项?有多少考虑了产出效益,一条马路挖了填,再填了挖,一年重复几次,这样的GDP增长,意义有多大?

 

第二点,哪些是越做越少的产业?哪些是越做越多的,无可限量的产业?这是关键,越做越少的产业,你的增速越大,基数越大,就越是没有未来,反之亦然;比如在19世纪中叶,马车产业增速10%,火车产业增速1%,谁更有未来呢?

中国的问题就在这里,越做越多的产业,它的终极根在哪里?在每年瑞典科学院颁布的诺贝尔奖那里,虽然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需要很久,需要多次产业变迁迭代,但对于整体经济发展而言,它提供了无限的未来,无尽的可能性,产业升级和变更巨大的空间,与其说跟着美国的国家都富了,不如说跟着霸榜诺奖鳌头的国家不会错!

这个认知可能有点冷门,但我认为这是最根本的,是一眼看穿底的终极分水岭,今天的世界,在1930年那一代物理科学巨匠的眼里,都是可预见的,而且确定性很高;所以如果以此为出发点,那么未来亚洲的主导国,应该是日本,未来是在创造未来的人手中。

中药,白酒,房地产,大基建,被中国制造,都是越做越少的产业,中国制造加了一个“被”字,强调的是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产业链齐全是优势不假,但买方下定决心要订单迁移的话,很快就会优势不再了,而且这个快的速度,会超出预想。

这方面,解决的是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的问题,开拓未知,创新,持续为新经济开疆辟土,最根本的把握长远的主动。同时,常规性的美国经济主要是靠消费拉动,这个消费不仅保证内需增长,也拉动国际贸易。

第三,市场经济的制度能够保证经济发展的唯效率优先,投入产出必须体现经济性,尽可能少掺杂其它的非经济元素,尤其是政治因素,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形成了灵敏的的适配效应体系,相对精准的调节和把握经济曲折向上发展的脉动, 这种互反馈体系在现代经济中非常重要。中国的大政府体制,基本上完全替代了这种互反馈系统,一旦其应对不及时,或者对策不对路,结果就是南辕北辙。

所以,为什么增长1% 的生气勃勃,增长5% 的却显得有心无力,要看无效增长,或者说透支性的增长是不是占据了主导,如果是的话,那未来会比过去的日本麻烦的多,日本是主动寻求转型的,如今在多项未来发展的大产业上有很强的发言权,它不声不响的多年蛰伏,不会一直沉默不语的,发展究竟看什么,再过十年我们会看的更清楚!

麦迪拉 发表评论于
Armweak, 你就是白痴!
木子力_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mithmaella' 的评论 : 立项批准的唯一原因大概就是要meet某个底线,先上了再说,其他不管,如此这般,全国加起来,累积起来,吓死人
Armweak 发表评论于
这鸡葩脑子里灌的是一种什么液体,或哪几种液体的混合物,实在不知道这种口水中的怪诞颗粒物根据是什么。俺如果和拥有这种概念的怪物讨论问题,无疑,俺就是一种白痴。
=============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2023-07-23 08:18:44
。。。。。。
但整体来讲,全世界的实体经济还是只能看中国,因为越南不行了,印度不行了,这都是西方试图的对中国的替代。
英国日本要破产了,欧盟走下坡,尤其是欧盟核心德国。而这些都是美国的第一市场(不是中国的),因此可以预期美国的前景不好。
木子力_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西岸-影' 的评论 : 你还在扯过去的淡,本文应该是有助于您提升认知的,要不您再读一遍如何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这东西就别扯淡了,不妨看看世界银行与IMF疫情前的统计,按照购买力的所谓实际GDP,中国经济规模是18万亿美元,美国是15万亿。
因此美国的经济规模其实是汇率因素而大大夸大的,到了24万亿。比如美国GDP的6%是律师费创造的,美国经济60%以上已经是在服务业(包括律师业),这不属于实体经济,你是不能靠这种东西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
中美经济增长的关注不同,在于其实全世界都是在依赖中国的发展而有经济,尤其是美国,大型跨国公司主要是依赖中国市场获得盈利,没有美国无所谓,没有中国就不行。比如美国汽车业的利润的75%来自中国。
这就是为什么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期望值这样高,而对美国没什么期望值的缘故。
但中国增长没有达到期望值,并不意味美国更好。事实上美国目前担心的是大萧条的可能性,因为有400家银行已经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像硅谷银行那样破产是大概率事件。
房地产经济在任何国家都属于支柱产业,因为可以带动其他行业,房地产业没有恢复,这是目前中国经济的硬伤。当房子不是用来住,而是炒的情况下,这就是必然会发生的问题。
但整体来讲,全世界的实体经济还是只能看中国,因为越南不行了,印度不行了,这都是西方试图的对中国的替代。
英国日本要破产了,欧盟走下坡,尤其是欧盟核心德国。而这些都是美国的第一市场(不是中国的),因此可以预期美国的前景不好。
smithmaella 发表评论于
制度决定了经济活动和行为,效率是成败的关键。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历史和现实已经告诉了我们。管控经济绝对死路一条。曾经一个地方项目,全国、全球产能都已经严重过剩,但是某地一定上,这种项目需要国家发改委批准,地方政府找了各种关系获得批文,项目花了将近5亿元人民币,银行贷款,三年多建成上马,但是由于产品卖不出去,装置基本上是半停工状态,别指望收回投资,而力推项目的地方领导早已升官走掉。
木子力_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MC' 的评论 : 药方应该是民进国退,实际正好相反,另外一带一路仍然不符合基本经济规律,政治成分太多。
木子力_ 发表评论于
回复 'Armweak' 的评论 : 谢谢您的补充,要控制文章长度,我只是抛砖引玉
木子力_ 发表评论于
回复 'ZJNB0507' 的评论 : 现在内需被债务,失业和人口三座大山彻底压住了
Armweak 发表评论于
作者问的这个问题,除了和计划经济的弊端有关以外,其实还牵扯着中西方文化。看不清,因为你忽视中国独裁制度下计划经济的弊端,还对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区别看不清。在西方社会里,在平等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下使用的有效衡量反映经济发展的各种指标,一旦拿到中国,很多就失效或部分失效,GDP就是其中之一。

公平公正、一切在法治框架运行的市场经济,最终结果是保证经济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全方位发展、改善和和谐,绝不会发展成政府主导下具有强烈的不公平竞争,更不是为了片面地追求GDP的增加。在西方,GDP只是一个指标,而在中国则变成了计划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本末倒置。

同样,在西方,奥运会金牌不是国家发展体育运动追求的目标,而只是用来衡量国民整体参与运动的一个指标,到了中国,奥运金牌则变成政府大力追求的目标。在西方,学生参加各种考试的结果,是对学生参加正常学习(上课复习)后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的一个检测衡量指标,但到了中国,学生参加各种特殊训练,包括题海战术、考试培训班,以提高考试成绩,把追求高分为最终目的。……

所有这些中西方社会行为的不同,集中反映的是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中国人总是在利用和通过各种指标,追求的是各种不平等。出人头地高人一等,压倒对方,成为人上人。土共党早已把GDP改造成彰显党伟大和制度优越性的工具,象征弯道超车,成为世界第一的程度。

所以,西方的一切,到了中国,按照中国价值观的需要,在本土化以后,很多失去了它们原有的意义。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木子力_ 发表评论于
回复 'dane_2022' 的评论 : 不亲不反,客观评论,中国不好,华人也会有负面影响。
木子力_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东方明月-' 的评论 : 后发优势,别人升级转型,淘汰技术转给你换市场,就足够腾飞一阵的
木子力_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友梨江莉' 的评论 : 韭菜不是无限供给的,有走不下去的时候
东方明月- 发表评论于
在短缺经济时代,高速发展经济利国利民,
在过剩经济年代,高速发展经济祸国殃民。

中国的所谓经济奇迹,归根到底,是寅吃卯粮的畸形泡沫发展。除了毁灭中国的资源环境和长期经济经济基础。这样的奇迹有百害而只有一利。,这一利就是有利于统治者巩固政权。

这就是中国经济奇迹的本质
ahniu 发表评论于
资本和权力的博弈。
dane_2022 发表评论于
宏大叙事,到了国外也一个毛病。亲中反中一个样,只有靠自然淘汰,等下一代心气能平和点。
ZJNB0507 发表评论于
中国的高增长三个巨大隐患,1.债务拉动的低效率增长。2. 贫富极其悬殊的增长,由此造成内需不足。3,因为内需不足,对出口和海外市场的严重依赖。
envy4525 发表评论于
中俄这种国家他的整体国情跟欧美完全无法同等对待
BMC 发表评论于
区別在于,美国GDP增长源泉主要是消费需求驱动,占了70%,是市场需求,属于有效增长。而中国GDP增长主要靠政府投资拉动,属于计划经济。这未必不好,取决于市场是否有这个需求。在邓江时代,制造业产能不足,基础设施滯后拖了经济后腿,那个时候政府投资促成了中国GDP的高速发展。到了胡温时代,产能基本已滿足社会需求,但温家宝在08年投资4万亿造成产能过剩,习近平上台后为了消化过剩的产能而推出一带一路,初衷未必不好,但在执行过程中出了问题,成绩好坏参半,并成了中美对抗的导火索之一,这是后话。现在中国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浪费,已基本找不到好的投资机会,而在国富民穷的情況下,消费很难大幅拉动GDP。这些结构性问题本来不是习近平的错,是上届政府遗留下来的。习近平错在用错误的方式加剧了原有的矛盾并增加新的矛盾,使中国各方面的矛盾全面恶化,形成目前內外交困的处境。
友梨江莉 发表评论于
中国的提振经济的做法不合社会的一般自然发展规律,本质上说不合人性。
发展经济的本来目的是为了使人们生活的更好,但中国不是。
简单说就是“饮鸩止渴”,却不去找“渴”的根源,或者是知道根源但若除根等于灭己。
结果是“渴”的越来越厉害,但却只能靠“饮鸩”来止渴。“鸩”也越饮越多,直到有一天,把自己毒死。
但是毒死的,都只是韭菜,镰刀并不受害。
所以收割者只重视镰刀,只要镰刀在手,我还愁木有韭菜?
每茬韭菜都不相同,犹如这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割完后,依然会生出韭菜,这就是养韭者的伟大和过人之处。
墙头的一朵梨花 发表评论于
土共粪坑国的GDP里面,有毒的成分太多,饮鸩止渴,为以后埋下了祸根!
墙头的一朵梨花 发表评论于
楼主看问题精准透彻,赞一个!
林向田 发表评论于
“中国5%的增长跑不赢美国1%的增长” - 两种可能,1 数字有假,2 中国的GDP 产生不了有效的价值。
木子力_ 发表评论于
回复 'Dalidali' 的评论 : 莫非您的语文是学校门房大爷教的?首先,第一第二,没有一个是引用统计局数据啊,中国数据,你要在不信的基础上信,这样可以展开点研究,5%的增长,可以啊,马路挖了填,再填了挖是可以凑合到位的。
大号蚂蚁 发表评论于
较为复杂的大跃进结束了,较为复杂的大饥荒马上就要来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