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再续,书接上回。话说中俄与北约之间的陆权与海权之争日趋白热化。继尼日尔之后,加蓬也出现了政变。尼日尔是西非最大的国家,也是盛产铀矿的资源大国,但即便坐拥丰富自然资源,在法国的多年“协调”下其经济依然非常落后。加蓬经济比周边几个国家都好,但法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经济援助和长期贷款作为交换把持其经济改革执行权,目前加蓬农业发展迟缓,资源逐渐枯竭。
很多非洲国家在独立后的发展途径都有相似之处:先是上世纪50-70年代发现丰富的石油等自然资源,然后被前殖民国家疯狂盘剥,同时陷入严重外债危机。国家经济命脉落入前殖民国家和腐败政府手中,国家沦为初级资源输出国,工业化迟迟得不到发展,出现类似“低价出口原油,高价进口汽油”的奇景。与此同时,人民赖以为生的重要社会经济命脉农业遭遇重大打击,老百姓吃不饱肚子,严重时甚至出现饥荒。
这些国家名义上独立了,但实际上并未摆脱前西方殖民国家的盘剥和束缚。当然,也因为这些国家本身的政治局势,社会环境和腐败问题。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加蓬动乱后法国矿业公司Eramet立刻暂停了在加蓬的所有业务,导致其股价大幅下跌。这家法国公司在加蓬的矿山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用于炼钢的高品位锰矿石生产商。这就是西方趴在非洲身上吸血的典型案例。
法国的前非洲殖民地和如今以法语为官方语言的非洲国家基本重合(刚果民主共和国曾经是比利时的自由邦)。尼日尔和加蓬已经相继举起反对他国剥削的旗号了,未来非洲法语区国家是否还有跟进,且看事态发展。
非洲想要发展,解决饥饿,发展工业,搞好基建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非洲人支持“一带一路”的缘故。据报道,阿尔及利亚总统已经确认准备让中国建6000公里的铁路,想致富,先修路。这6000公里将把阿尔及利亚所有的城市和区域连接起来,并可以成为这区域非洲国家做生意的中心。中俄在非洲的地盘正在不断扩张。
同时沙特,阿根廷,埃塞俄比亚,埃及,伊朗和阿联酋被邀请加入金砖国家。金砖11国已经隐隐成为世界经济巨兽,最可怕的是与G7相比,金砖直接掌握和影响世界80%的能源市场。虽然委内瑞拉等石油大国还没有加入金砖,但没有人能否认中俄对委内瑞拉的影响,以及委内瑞拉与美国之间的仇恨。世界上的能源国家,除了美国自己,似乎现在都没有和美国有良好关系的。
同时全球去美元化正在逐步推进,东南亚印尼,马来西亚,泰国都签署了本币交易的备忘录,2022年印尼马来西亚的双边交易279亿美元,印尼泰国192亿美元,逐步会变成本币。所以不要看越南、菲律宾和美国套近乎,美国为了围堵中国必须要给这些国家好处,才能得到这些国家的有限配合,这好处摆在眼前,有便宜不赚王八蛋,又不会和中国真的打起来。但另一方面,去美元化可以说是东盟的“既定方针”,这永远不会停止脚步。
此外中国现在商品交易超过50%都是人民币,已经超过美元了,走的不是swift通道。所有swift数据都不反映真实的贸易货币占比。另外swift里面大多数都是金融交易,美元占优很正常。
目前看中国对外两翼发展:第一个是中亚—波斯—两河—大户—非洲,就是一带一路,现在成果斐然,不但实现了波斯大户和解,撵走了美国人,也拉入金砖和上合。第二个是东亚—南海—东南亚—澳洲,正好和RCEP重合,紧贴中国经济核心区的外围,是世界最繁忙最活跃的贸易通路,也是未来工业化和市场孕育的摇篮。中国作为世界两个产业主导型国家之一,这两翼,是将能源通路,贸易通路,和最大工业产业基地统合起来。
而美国对中国所有的制裁封锁产业链转移好像是徒劳无功。8月26日,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上周六在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举行的年度会议上讨论的最新研究发现,虽然全球贸易格局已重新调整,但美国的供应链仍高度依赖中国的生产,只不过没有那么直接而已。企业可能只是在将它们漫长供应链的最后部分转移出中国,而且一些企业正在把越南或墨西哥等国家作为中转站,从那里将部分或大部分仍在中国制造的商品运往美国。尽管支持脱钩的人提出理由称,任何从中国转移出去的做法可能都是好事,但这种重新调整看来会有其他后果。
该论文发现,供应链的转移与商品价格的上涨也有关系。据论文作者计算,中国在美国商品进口中占比下降五个百分点,也许会导致美国从越南进口的产品价格上涨9.8%,从墨西哥进口的产品价格上涨3.2%。作者之一阿尔法罗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警告——转移供应链很可能会影响成本,我们的第二个警告是,这样做不太可能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于是日前墨西哥突然大范围上调进口关税,幅度最高达25%这意味着,以墨西哥为出口市场的中国企业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但是与墨西哥有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国家不受这项法令影响。其实正如美国很多经济学家所说,中美脱钩断链是不可能的,只不过绕了个圈而已。制造业哪里是说转移就转移的。
总的说来,中国实质上在进行生产供应链脱钩,重新构建自己可控的生产供应链体系;而美国希望构建自己能控制的商品供应链,能继续通过美元收实物税。双方较量的结果,中国国产替代如火如荼,而美国只是把中美双方的交易压到了越南、墨西哥,这些国家还在简单加工阶段。
更令美国心寒的是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之际,华为突然开售mato60,5G芯片,5纳米工艺,全国产化。华为5G手机一出,美国人在高科技产业的供应对中国企业颐指气使的日子就过去了。中国以后不仅仅可以供应自己,也可以给全世界供应芯片,包括最先进芯片和系统。
为了应对美国可能的金融战,更重要的是为中国硬科技实业融资,中国政府进一步规范减持行为。经济日报文章说得非常明确,进一步规范减持行为,短期来看,有助于减少市场非理性减持行为。长期来看,有利于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减持新规释放的信号是明确的,所带来的影响是长期和深远的。对于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来说,要端正认知、放眼长远,真正将注意力回到公司经营上来,增强回报中小投资者意识,做大做强做优公司主业,以此获得更多关注和资金支持,助力A股尽快回到平稳运行的轨道上来,为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服务实体经济贡献力量。
用证监会的话来说,以后A股是投融平衡的市场,再也不能浪费有限的资源在骗子公司身上。这是游戏规则的改变,丝绸之路复活后,中国要成为全球最大供应商,而硬科技的发展需要股票市场的支持,总不能路通了以后,生产与科技能力跟不上,好像美国现在一样。因此,不要怀疑中国政府的决心,投资市场其他的问题,相信也会迅速改正。只要目前趋势延续,一个长牛是可以期待的。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新的世界平行市场已经形成。G7要被抛弃在这个市场外面。中国的外贸当然会经历动荡和阵痛,类似大英与拿破仑斗法的初始阶段,但这是大势所趋。对大多数外贸型民企来说,要注意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正在发生:舒适圈被打破了,要迎头出击,开辟新市场。但对于很多年轻商人和年轻企业来说,新的历史机遇到来了。中国千年以来,都是经济重心往南移。现在随着丝绸之路的复活,经济会重新南北平衡,这个变化之大,会出乎很多人想象之外。
现在复兴丝绸之路是中俄两个陆权国家联手推进,故此不能重蹈拿破仑时期法俄两国的覆辙。当时英法争夺殖民地和世界贸易龙头之争已经达到了异常尖锐的程度。特拉发加海战以后,英国垄断了制海权,拿破仑渡海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落空了。但与此同时,拿破仑在大陆粉碎了英国组织的第三次反法联盟,为他用经济封锁手段来打击英国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随着第四次反法联盟的崩溃和法军对沿海地区的占领,拿破仑于1806年11月21日在柏林颁发软令,宣布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
俄国在拿破仑实行的大陆封锁制度中有着极重要的地位。俄国打通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以后,于1734年和英国签订了通商条约。从此,英国就成为俄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尽管以后英俄两国在其他方面经常发生冲突,但双方的贸易并没有中断,因为两国都非常重视相互贸易为它们带来的利益。而且,两国的贸易额不断在上升,到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初,英国进口货物有72%是来自波罗的海。
俄国不仅为英国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工业原料和海军器材,而且还是英国及其殖民地商品的最大的销售市场。比如在18世纪末,俄国进口的糖为560万卢布,呢绒为398万卢布,染料为340万卢布,棉纺织品为261万卢布,丝织品为182万卢布,咖啡为132万卢布,酒类为114万卢布,水果为90万卢布。因此,只要俄国继续保持和英国的贸易关系,拿破仑的大陆封锁制度就难于奏效。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看,俄国在大陆封锁制度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拿破仑要有效地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必须使欧洲大陆的所有国家,至少是欧洲大陆的沿海国家都同英国断绝贸易关系。只要有一个沿海的大陆国家没有加入大陆封锁体系,英国商品就会通过这个缺口涌入大陆。俄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尤其是有对英国贸易非常有利的波罗的海的海岸线,因此,它对于拿破仑实行大陆封锁制度来说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
正是由于俄国在大陆封锁制度中具有这样重要的地位,因此,拿破仑只有把俄国纳入他的大陆封锁的联盟,才能使英国失去主要的贸易支柱。俄国不仅在大陆封锁制度中起着如此巨大的作用,而且历来就关系着拿破仑对英斗争的成败。
拿破仑明白,法国与俄国都是陆权国家,因此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法国与俄国是天生盟友。只有两国联手,开通欧亚大陆的陆路运输,恢复丝绸之路,才可以破坏大英帝国把持的海洋贸易。因此,拿破仑上台不久,就利用沙皇俄国同英国在地中海和土耳其问题上的矛盾,寻求同俄国接近的途径。拿破仑决心用马耳他这个英俄不和的种子来扩大俄英之间的矛盾,促使俄国疏远英国,同法国接近。拿破仑采用的这种外交策略完全把保罗一世迷住了。保罗一世写信给拿破仑,表示放弃干涉法国内政并且宣布了对英国所有船的封港令,出面组织了以俄国为首,有瑞典、丹麦和普鲁士参加的武装中立联盟,把英国的势力从波罗的海排挤出去了。拿破仑“联俄制英”的外交政策的成功,给予了英国以沉重的打击。后来还组织法俄联军进军印度。可惜俄国当时已经被英国人控制的共济会把持。英俄贸易非常密切,保罗一世突然改变国策,损害了俄罗斯贵族的利益。因此远征军出发不久,保罗一世就被行刺,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一世继位。只能够说,彼得大帝当初为了快速富国强兵,投靠了荷兰英国体系的共济会,从此英犹深度把控俄罗斯朝政,100多年后,英国与俄罗斯的利益已经密不可分,丧失了摆脱英国控制的海洋贸易体系的愿望与能力。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继位之后,改变了他父亲的亲法立场,重回亲英路线。但拿破仑并没有因此放弃“联俄制英”的外交政策。1807年,拿破仑在弗里德兰战役中再次击败俄军,俄军在惨遭失败之后,“所有的人都大惊失色,似乎再过半小时世界末日就会到来”,但拿破仑却没有乘胜追击,而在俄国边境停下来了。拿破仑之所以没有侵入俄国境内,原因之一就是要给沙皇留下余地争取他加入大陆封锁体系。7月,法俄两国签订了《提尔西特条约》,亚历山大一世放弃了自己一贯的亲英反法政策,加入了大陆封锁的联盟。
拿破仑把俄国纳入大陆封锁体系之后,大陆封锁制度才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给予英国以沉重的打击。《提尔西特条约》签订之前,尽管拿破仑早已宣布了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但由于俄国在当时尚未被纳人大陆封锁体系,英国仍然通过俄国照样同大陆进行贸易,因而它的出口基本上没有受到打击。英国的出口总值,在1806年上半年为1816.7万英镑,下半年增长到1836.7万英镑。柏林敇令宣布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以后,英国的出口总值继续在增长,1807年上半年达到1953.1万英镑。《提尔西特条约》签订之后,英国失去了俄国这个贸易伙伴,对外贸易才受到真正的打击。根据英国海关的统计数字,在俄执行大陆封锁制度短短一年时间中,英国商品的出口总值就比上一年缩减了792.9万英镑。
拿破仑把俄国纳入他的大陆封锁体系,虽然给予英国以极其沉重的打击,但同时使俄国陷入了经济破产和财政危机的困境,加上法俄之间矛盾由来已久,因此注定这个联盟不会长久。
早在叶卡特林娜二世统治时期,俄国政府就制定了如下方针“兼并波兰,虽然最初还不得不把一部分猎获物让给邻居;把德国变成未来的瓜分对象;把君土坦丁堡当做永不忘记的,可以逐渐实行的最主要目标;夺取芬兰作为彼得堡的屏障而把挪威并给瑞典作为补偿”。叶卡特林娜本人为此而奋斗了一生,除了占据君士坦丁堡和从瑞典手中夺取芬兰的计划没有得逞以外,其余各项计划都部分或全部获得了成功。可是到了拿破仑时代,沙皇俄国的扩张主义政策受到了拿破仑的遏止,因此,俄国对拿破仑恨之人骨,法俄之间的矛盾也日趋尖锐起来。以后尽管法俄两国在提尔西特结成了联盟,但法俄之间的矛盾没有一个得到真正解决。
俄国是瓜分波兰获益最多的国家。它通过三次对波兰的瓜分,抢占了波兰62%的领土,因此,它十分害怕波兰复国。1806年,拿破仑的大军在普鲁士势如破竹,一个月之中就把曾经参与瓜分波兰的普鲁士打得落花流水。拿破仑的胜利唤起了波兰民族独立的希望,波兰人不断派出代表团觐见法国皇帝,请求他帮助恢复波兰的独立。拿破仑虽然没有明确回答波兰人的要求,但他的大军继续向东方推进这一事实却触动了沙皇的中枢神经。因此,俄国加入了第四次反法联盟,决心用武力来保卫自己已经抢夺到手的波兰领土。可是,俄国在战争中却被拿破仑打败了。在《提尔西特条约》中,拿破仑把普鲁士从波兰两次瓜分的领土划出来建立了一个华沙大公国;1809年,拿破仑打败了奥地利之后,又把奥地利从瓜分波兰中得到的加里西亚交给华沙大公国。这个新的大公国加入了莱因联邦,并有3万名法军驻守在那里。拿破仑建立华沙大公国的目的十分明显,他是要将波兰建成他敌对俄国的前沿阵地,因此,华沙大公国的建立深深地刺痛了沙皇,并对俄国构成了极大威胁。法俄两国在波兰问题上越闹越僵。
法俄两国在德意志也存在着尖锐的利害冲突。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之后,参战的德意志各邦缔结了帖欣和约,并宣布法俄两国为执行该和约的保证国。这样,法俄两国就获得了干预德意志各邦事务的权利,开始了争夺德意志的斗争。法国大革命以后,拿破仑两次打败奥地利,并割去了莱因河左岸的德意志领土。拿破仑向德意志扩张,威胁着沙皇俄国企图确立自己在德意志霸权地位的美梦,使俄国世代追求并几乎就要达到的目的面临着落空的危险。亚历山大一世为了不让拿破仑从他的鼻子底下把德意志这块猎获物夺去,同英奥等国一起组成了第三次反法联盟,发动了对法国的战争。
可是,这次反法联盟很快被拿破仑粉碎了,有16个德意志邦国投入了拿破仑的怀抱。俄国仍不甘心,又同普鲁士结成联盟反对拿破仑,但俄普联盟又很快被拿破仑击溃了。之后,根据1807年7月签订的法俄、法普提尔西特条约,拿破仑夺去了普鲁士在易北河以西的领土并占领了普鲁士其余领土,还把若干德意志邦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这样,俄国眼睁睁地看着就要落入自己手中的东西被拿破仑全部抢去了,对拿破仑更加怀恨在心。
土耳其问题也是法俄冲突的焦点之一。俄国女皇叶卡特林娜二世在土战争中夺走了大片的土耳其领土、打通了黑海的出海口以后,两眼就直盯着君士坦丁堡。沙皇俄国对土耳其的首都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君士坦丁堡对于俄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君士坦丁堡在俄国战略地位上的重要意义,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沙皇格勒(即君士坦丁堡)作为俄国的第三都城而与莫斯科和彼得堡并列,这不仅会意味着对东方基督教世界的精神统治,而且也是确立对欧洲的统治的决定性的一步。这意味着对黑海、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的独占统治。这会意味着,只要沙皇高兴,他随时都可以封锁黑海,禁止除俄国之外的任何别国的商船和舰队航行,意味着把黑海变为俄国的军港和俄国舰队独占的演习场所,俄国舰队可以在任何时刻从这个安全的后备阵地出发通过设防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去进行偷袭,然后返回这个港口隐蔽。那时,俄国只要再取得对松德海峡和两个贝耳特海峡的同样的直接或间接的统治,从海上也就无法攻破它了。”
可是,无论是叶卡特林娜二世还是保罗一世,都没有把君士坦丁堡弄到手。亚历山大一世上台以后,他“追求的目的,像往常一样,仍然是沙皇格勒。”这位新沙皇上台不久,就开始干涉土耳其的事务,从1806年起,他又挑起了对土耳其的战争,企图夺取君士坦丁堡。正当亚历山大一世打算在巴尔干半岛大动干戈的时候,拿破仑却出面支持土耳其政府,这无疑是给了沙皇当头一棒。俄国加入大陆封锁体系之后,拿破仑虽然给了亚历山大一世的瓜分土耳其的希望,但却不允许俄国占据君士坦丁堡。俄国得不到君士坦丁堡,当然痛心疾首。
因此,只要俄罗斯不放弃叶卡特林娜二世以来的策略,重回保罗一世的路线,法俄之间根本不会有真正的联盟。当时保罗一世与拿破仑达成共识,英国是欧洲麻烦之源。而印度是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没有了印度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实力就要大大衰退,甚至其他殖民地也保不住,英国只能早早退回英伦三岛,就不可能存在日后的大英帝国。
保罗一世
现在回头看,保罗趁机进军印度对于俄罗斯是最好的选择。从彼得大帝开始,俄罗斯一直在西进,试图夺取出海口,叶卡捷琳娜对波兰土耳其的进军本质上也是这种政策的延续,那时或许是没错,但是也就此到头了。欧洲诸国,不管是法国、英国、奥地利普鲁士都不会愿意俄罗斯将手伸进欧洲内陆,姑且不说保罗一世时期奥地利和英国看到俄军胜利就限制。就拿亚历山大一世来说,组建反法同盟,打败拿破仑帝国,但是最终得到了什么好处了吗?英国拿到了最大的好处,俄罗斯只是抢回了一心独立的波兰,之后俄罗斯每次西进都遭遇欧洲各国的联合反对,连对土耳其的进军也被限制。所以向西进军已经是个死胡同了,反而向南进军印度是一个高招。(《壮志未酬 信仰的颠覆(八十三)》)
这个道理相信亚历山大一世也懂,不过看见父亲的遭遇,这个沙皇早已屈服于俄国共济会的势力,可惜拿破仑忽视了这一点。
亚历山大一世勉为其难加入拿破仑的大陆封锁联盟,他就需要面对以下的难题。19世纪初,俄国波罗的海的贸易占整个国家外贸总额的2/3;俄国在波罗的海各港口年平均进出港的船只数为6083艘,年出口贸易额平均为5920万银卢布。加入大陆封锁体系之后,俄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如1808年,俄国在波罗的海各港口的进出港船只743艘,只有以前的1/8;同年,俄国的出口总额也降为1060万银卢布,比起执行大陆封锁制度以前将近缩减了5/6。俄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受到的损失,很快就给它的经济和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拿破仑与亚历山大一世研究欧洲地图
俄国是一个农产品和工业原料出口的国家,由于失去了英国这个主要市场,俄国这些传统的出口商品大部分只好转销国内市场,可是,国内市场又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因此,这些商品的价格不得不大幅度下降。这不仅直接影响到贵族的收入,而且还意味着整个农村的购买力被削弱了。在当时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95%左右的俄国,整个农村购买力的削弱又反过来影响了工业的发展。在出口商品价格下跌的同时,俄进口商品的价格却猛涨了。由于拿破仑严禁英国商品和殖民地消费品输入欧洲大陆,因此,俄国要获得英国和殖民地的消费品,只有依靠走私商人了,而走私商人又要经常冒货物被没收的危险,他们就把自己所受的损失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进出口商品价格的一涨一落,给俄国的经济和财政带来了破坏性的后果。从1808年到1811年,俄国每年的财政赤字都高达一亿卢布以上。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沙皇政府大量发行纸币,其结果犹如火上浇油,反而造成严重的币值下跌和银价上涨。一卢布的价值只值《提尔西特条约》签订前的26戈比,纸币贬值了5/6。因此,俄非常不愿意执行大陆封锁制度。
《提尔西特条约》签订以后,俄国虽然在同年10月31日就对英国宣战,11月8日宣布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但一直拖到翌年8月28日才正式宣布没收一切载有英国商品驶入俄国的船只。在宣布没收载有英国商品的船只之前十多天,即1808年8月12日,俄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允许中立国船只进入俄国港口的命令,条件是只要驶入俄国的船只能提供书面证明船上所载货物不是英国商品即可。这是公开违反大陆封锁制度的开端。在英国控制海洋的情况下,真正的中立国船只是无法驶向欧洲大陆的。1810年进人波罗的海的2000条船就没有一条是中立国的,它们都装载着英国货物,带着假证件和在伦敦伪造的产地证明书。此后,俄英贸易就在与中立国贸易的幌子下进行。
为了摆脱财政上的困难,亚历山大一世一直就没有实行拿破仑颁发的特里亚农敇令和枫丹白露敇令所规定的措施。1810年9月,有600艘满载殖民地货物的英国船只在波罗的海南岸遭受驱逐之后,带着伪造的中立国证明,希望驶入俄国海港。10月23日,拿破仑直接写信给沙皇,要求俄国按照柏林敇令和丹枫白露敇令的规定,扣留这些船只和没收船上的货物,并在信中特别指明“和平或是继续(同英国)战争完全仰赖于陛下。和平一直是您的愿望,陛下很清楚,俄国没收这600艘船与货物,我们将得到和平。”英国历史学家罗斯在分析当时的形势时也说“要是亚历山大没收这些船上的货物,现已气息奄奄的英国必然屈服。可是沙皇没有完全按拿破仑的要求去做,只是象征性地没收了8船货物和两艘船,其余的船和货物被认为是中立国的而予以接纳。
1810年年底,亚历山大一世更进了一步。12月31日,沙皇违背了法俄双方在《提尔西特议定》的让陆运货物按优惠条件进人俄国的有关规定,签署了新的关税率,对来自拿破仑帝国及其盟国和附庸国经陆路输入俄国的商品提高关税,尤其是对来自法国的奢侈品征收重税。在限制法国商品输入俄国的同时,沙皇又对所有的殖民地货物,尤其是对美洲殖民地货物进入俄国实行优惠条件;对拿破仑严令禁止的英国商品,沙皇也给予优惠。他宣布俄国政府从1811年1月1日起将实行《关于1811年与中立国贸易的规定》及其附件这个规定及其附件减少了要求证明船、货中立性的文件,简化了确认船、货中立性的手续,并在每一个俄国港口都设立了“关于中立航海事务委员会”。
亚历山大一世这样做,实际上以便利和放宽中立贸易为名,向英国和殖民地商品敞开了大门。这道大门一开,英国和殖民地商品大量涌入了俄国。这些商品绝大部分沿着俄国广阔的西部边界,流人整个欧洲大陆。俄国这种严重破坏大陆封锁制度的行为,立即引起了拿破仑的强烈抗议,但沙皇给予的回答是:这是由于俄国财政的悲惨状况而被迫必须采取的措施,这一措施没有越出《提尔西特条约》规定的界限,只是便利了同中立国的贸易。因此,俄国不顾拿破仑的反对,仍然自行其是。1811年,仅殖民地产品从俄国向西欧各国再出口的总值就达3000万卢布。拿破仑对此非常愤怒。拿破仑决心对俄国发动战争,用武力把俄国重新纳入大陆封锁的轨道,争取对英斗争的最后胜利。
拿破仑在他的几十万精锐之师被西班牙起义者拖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时候,又贸然作出发动对俄战争的决定,用恩格斯的话来说,是由于他“站在令人目眩的高处”,被一些表面现象迷惑了。
1811年,正是英国遭受大陆封锁制度的打击最沉重的一年。由于对外贸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英国已经气息奄奄。拿破仑接到的报告也表明,此时英国的仓库里堆满了无处销售的商品,棉纺织品已经跌价40%,工厂一批接一批地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工人到处都在暴动,伦敦交易所一片惊慌,英格兰银行的储备金逐年下降等等。因此,拿破仑确信,再经过“两年不断的努力,英国就将被迫签订一项符合于各国商业利益的和约”,向法国屈膝投降。就在拿破仑认为最后胜利就要到来的时刻,俄国却公开破坏了他的大陆封锁制度,使内外交困的英国绝处逢生,因此,拿破仑认为现在只有“俄国是英国可以使用的最后手段”,“只有在莫斯科才能给英国最后的、毁灭性的打击”。为了使英国流尽最后一滴血,“为了我们和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非得进行这最后一次打击不可。”
从国际形势方面来看,拿破仑对他发动的这场战争充满了胜利的信心。在大陆上,除了伊比利亚半岛以外,整个欧洲都跪倒在他的脚下,意大利处于拿破仑的直接统治之下,那不勒斯成了拿破仑忠实的附庸。德意志的两大强国对他也不敢不唯命是从。普鲁士在耶拿战役中遭到拿破仑的毁灭性打击之后,尽管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地试图摆脱困境,但是奥地利在1809年反抗拿破仑的大胆尝试在瓦格拉姆遭到粉碎之后,普鲁士摆脱拿破仑统治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奥地利在瓦格拉姆战役中遭到惨败之后,哈布斯堡王朝完全被拿破仑吓破了胆,奥地利除了割地赔款以外,还赶快把它的公主奴颜婢膝地献给了拿破仑,并且和拿破仑结成联盟。至于德意志的那些小帮,则更是真心实意地跟着拿破仑的政策走。少数几个执行大陆封锁制度不力的国家,拿破仑已经将它们吞并了。
虽然西班牙起义打开了大陆封锁体系的一个缺口,但原来没有加入大陆封锁体系的瑞典在1810年向拿破仑屈服了,土耳其也在拿破仑的威势之前低下了头。正在同拿破仑作对的西班牙,现在几乎全境都被法军占领,领导这次起义的西班牙政务会已被法军团团围困在加的斯一隅。西班牙的反抗似乎马上就要以失败而告终,因此不会成为拿破仑远征俄罗斯的后顾之忧。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被大陆封锁制度搞得百孔千疮之时,拿破仑此时又巧妙地利用了美英之间存在的矛盾,故意对美国实行一系列提供商业特权和允许商业立法上的例外的政策,加剧了美英之间的冲突,最后终于导致了美英之间的战争。美英战争的爆发把英国搞得更加自身难保,使英国没有力量来干涉大陆上的事务了。在这样有利的形势下,拿破仑完全可以放心地向俄国进军,难怪他说:“现在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以后将不会再有机会进行这样的远征了。”
就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而言,拿破仑更有乐观的理由。1812年,强大的富足的拿破仑帝国已经发展到了它的极盛时期。如果把欧洲各附庸国计算在内,拿破仑当时统治着7500万人口,占整个欧洲人口的一半左右。在他统治着的广大地区,维持的总兵力接近120万人,除去各地的守备部队和西班牙战场上的作战部队以外,至少有60万人的军队可以对俄作战。
面对着如此强大的拿破仑帝国,俄国当时只有3600万人口,总兵力不过54万人,而且,由于当时俄国正在比萨拉比亚同土耳其作战,又在南高加索同波斯发生武装冲突,所以亚历山大一世能用于对拿破仑作战的军队人数不过21万人。至于俄军的指挥系统,拿破仑更认为不屑一顾。
拿破仑对进军俄罗斯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可是,1812年的法俄战争不仅没有把俄国重新纳入大陆封锁的轨道,相反,这场战争还毁灭了拿破仑帝国的盾牌大军。拿破仑以为可以用武力来强迫亚历山大一世变成他的父亲保罗一世,结果是事与愿违,亚历山大一世对拿破仑是阳奉阴违,甚至还是站在维护大英帝国把持的海洋贸易立场。因此拿破仑被迫在西班牙战争结束之前,不顾两线作战的困难,迫不及待地发动对俄战争。本来应该联手的陆权国家,兵戎相见,故此拿破仑的失败是必然的。拿破仑的失败终于导致大陆封锁体系全面解体,使法国同英国争夺殖民地和世界贸易霸权的斗争功败垂成。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