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梵高, 好的解说
"The Olive Trees", a painting I enjoy much. The commentator "explains" well in the sense that what she gives isn't abstract away from the artwork while still sufficiently inspires the viewer to discover she recieves from the piece on his own - it is just right there.
I particularly like her choice of the term "pure vision".
Van Gogh is one of my most favorite painters.
微信,微疑,微想
微信是聪明的,它只推你感兴趣的。
可信不可信?要看你判断的是什么。如果是做菜方法,俺看过的都不可信。
人家的宗旨也不是可信,而是吸眼球。
眼球吸过来,流量涨上去,人家就成功了。
讲可信?找错人了。
微信上有跟做菜不同的东西吗?
基本没有。因为都是生意。
如果不是为了赚钱,谁有功夫做视频播新闻?
就算是严肃媒体播新闻,一定可信吗?
如果没有上帝视角,就一定有角度选择问题。
有角度问题,就有立场问题。
指望别人提供客观真实的可信,大概需要喝点咖啡提神醒脑了。
与微信相对的是微疑:
对不确定的东西,不肯定,但是也不否定,打上问号,又向进一步的证明敞开。
上来就果断否定的,必是果断肯定了另一面。反过来,上来就果断肯定一面的,必是果断否定了另一面。
如果纯欲探求真相,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不但没有必要,而且是完全不该。
想想科研态度与方法就明白了。
不搞科研,也需要理性在场,微微地想一想,思考一下,左右都推敲一下。
反过来,如果非要进行黑白分明的肯定或者否定,那就一定是远离了理性。
什么情况下会远离理性?
被欲望驱动了。
名,利,权,势,不外这几样。
stonebench发过的热帖:
所有跟帖:
• 抗议 -snowandlotus- ♀ (435 bytes) (20 reads) 10/28/2023 postreply 05:48:09
• 知道你说的是新闻,但也知道有人会忽略新闻二字,所以抗议:) -snowandlotus- ♀ (0 bytes) (3 reads) 10/28/2023 postreply 06:10:29
• 好,讠式着扌奂个万不失一的概括 -stonebench- ♂ (395 bytes) (4 reads) 10/28/2023 postreply 15:08:55
• 对不确定的东西,不肯定,但是也不否定,打上问号,又向进一步的证明敞开 -盈盈一笑间- ♀ (0 bytes) (2 reads) 10/28/2023 postreply 07:21:02
•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盈盈一笑间- ♀ (0 bytes) (1 reads) 10/28/2023 postreply 07:22:05
• 宁可缺二,不可缺一 -stonebench- ♂ (167 bytes) (3 reads) 10/28/2023 postreply 15:03:55
已有5位网友点赞!查看
已有2位网友点赞!查看
苹果、临贴和书法欣赏
当苹果从树上落下来,它并不是按照牛顿的引力定律落下来。
同样地,一幅字好看,并不是因为它得二王的什么,欧颜柳赵的什么,而就是因为它好看。
二王好看,欧颜好看,不是因为他们姓什么叫什么,而是因为他们的书写符合了某种规律。
而这种规律没有姓没有名,不属于任何人。
正如引力不是牛顿发明的,苹果也不按引力公式来掉落一样。
书法大家到了符合这种规律的境界,是凭实际素质而有这种风格,而不是相反。
显然,这种联系的不可逆性不为一些中国人所见。他们相信,模仿一种风格就能达
到同样或者类似的成就。
实际上,有这种主张的人不太可能入门,因为他们甚至不能区分风格与素质。
没有对应的素质,模仿得再象也是死的,甚至越是象就死得越踏实。
呵呵。
又开始玄了。素质是什么?
素质就是心手相应的水平。这个其实非常实际,可以证明也可以体验。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写字时注意力可以放在不同的地方:笔画,笔端,笔杆,手指,
手腕,手臂。
这个顺序并不是随意罗列的,注意力越在前边,写出来的字就越死,越轻薄。越往后,
就越有力,越厚重,越有神。
初学者注意力多在笔画,手指就会僵紧。练得多了,可以手臂悬空,移动自如,
但写出字来就是不够有力,这就是因为意识飘忽因而劲力不凝炼。
这时如果能分清内外,就能增加笔画力道与灵动感。
因此,监贴的目的不是使笔画象名家,而是以特定的规矩达到心手统一运用自如的状态。
到了这个状态,就可以自己完全忽视名家,自己随意写。
写出来的哪里象谁,都不是因为刻意追求,而是书写者进入了这个规律世界,所到之处,
恰与某名家相似。
追求笔画、笔法而不知有手法心意,不但写不好,连看也看不好。一听到某字得到了谁的
笔法之类的评价,那么就要么是字不行,要么是评价不行。
得到哪位名家的笔法,根本就不是好字的必要条件。达到某个境界才是。
不信,就看看真有造诣的齐白石之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不但要似,还以似为标准。那是死中之死,死的平方了:)
这个道理,郭德纲讲相声的奥妙时也说过。
stonebench发过的热帖:
所有跟帖:
• 不要被误导:贴中的顺序虽然重要却不是要点真正的意必有浑然一体的特征。 -stonebench- ♂ (51 bytes) (11 reads) 10/28/2023 postreply 21:07:29
• 看你说的头头是道的,一定也很有书法造诣,别告诉我你不会写字啊。 -为人父- ♂ (167 bytes) (9 reads) 10/29/2023 postreply 07:03:29
• 好的。 -stonebench- ♂ (182 bytes) (32 reads) 10/29/2023 postreply 07:33:06
• 偶爾有身患殘疾的人練就用腳捉筆寫好書法就很能說明问题。故弄玄虚之輩多是因為自己没寫好,雖然有手。 -中间小谢- ♂ (72 bytes) (10 reads) 10/29/2023 postreply 10:22:04
• 说得中肯。 -Dayoufan- ♂ (1331 bytes) (8 reads) 10/29/2023 postreply 11:59:19
加跟帖:
**
Those iconic pictures such as Wheat Field with Cypresses and The Starry Night take their place on a motif virtually synonymous with the Dutch artist's fiercely original power of expression: "Susan Alyson Stein, Engelhard Curator of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an Painting, to virtually explore Van Gogh's Cypresses, the first exhibition to focus on the trees—among the most famous in the history of art—immortalized in signature images by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https://lnkd.in/gfZcdjVU #art #fundraise #vangogh #logic #artframework #dutch
Exhibition Tour—Van Gogh's Cypresses | Met Exhibitions
Fundraiser
The M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