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美食送别/简论李克强先生的学养渊源
美食送别/简论李克强先生的学养渊源
十二维度:探索美食的边界,追寻思想的边界
厨房备忘录:走遍五大洲的美食之旅
书房备忘录:从天上看见深渊
若不是李克强先生辞世,引起了华人世界的纪念风潮,我还不知李克强先生的学养渊源是受桐城学派启瀹,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但细想又在清理之中,这也颇让我对李克强先生学童时期的国学经历佩服之余,又羡慕不已。
最初看到的一篇转载文章,出自于中国政府网”2015年4月8号曾经推送一篇文章,原题为《李克强与文史馆员谈文论道》,文中说:「“大家知道,我是安徽人,受了点桐城派的影响。”李克强的这句话,引来与会专家学者会心的微笑。」于是又追读了两篇文章,一是李克强先生追忆他早年的国学恩师的一篇纪念文章,时间是1997年5月15日,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李克强在《安徽日报》第七版上撰写题为《追忆李诚先生》的文章。二是北京大学新闻网《读书人李克强》一文。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I2JKPLE05129KPS.html,
https://new.qq.com/rain/a/20230721A05O3400,
https://news.pku.edu.cn/mtbdnew/07a733a5764f492bb801be2780762163.htm,
当李克强先生说他是安徽人,又受了点桐城派的影响,在座会谈的文史馆专家们发出会心的微笑,读到这我也笑了,哈哈,安徽人,哈哈,桐城派,这不正是奠定李克强先生的学养启蒙以及学养渊源的精神内核吗。
因此我特别制作了这款安徽菜系的代表菜之一“云雾肉”,表达我一种颇为复杂的心里感受。为此云雾肉我写了一幅挽联:千古松柏,云翻洒泪离恨恨,雾散愁云思绵绵,并写成此文,一介布衣俗士的我,勉强与上面三篇大作桴鼓相应吧。中国大陆华人好没福气啊!
李克强先生祖籍安徽,云雾缭绕加松子(松柏)配蒜酱,算是为李克强先生送行。
首先还是简单介绍一下云雾肉以及安徽菜系的历史渊源吧。安徽云雾肉,是以茶叶和锅巴为主料,成菜光亮红韵,肉质酥烂。因为熏制过程中,云雾缭绕,因此叫云雾肉。云雾肉安徽菜系中熏菜的代表之一,简单大气,风味尤佳。
安徽菜系是由以皖南菜为基,并融合了沿江菜和沿淮菜,这三种地方风味构成了如今的安徽菜系。皖南菜古称徽菜,是以黄山脚下古徽州府饮食为基础的古早美食系列。古时,“徽商遍天下”,“无徽不成镇”。徽菜随遍及天下的足迹,遍及古时的中国各地,可谓红火一时。
古时,随着徽商,也随着徽墨,歙砚,祁红,屯绿等顶级流行商品,遍及全中国的徽菜,起于东晋年间,发展于唐宋,巅峰于明清,却败于当代。
中国有三大地域学:除了“敦煌学”和“藏学”之外,就是“徽学”了。徽州文化一直是中国地域文化之巅。徽菜就在这种文化和商业两种力量之下,扬名天下。徽菜是以烹饪山珍野味,河鲜以及医食膳补,以食养身见长。
沿淮菜,以蚌埠等地方风味为主,著名的符离集烧鸡是沿淮菜的代表之一。
沿江菜是以芜湖,安庆地区美食为基础,以烹饪河鲜为特色,而且以烟熏菜为主要特色,使得沿江菜别具一格。烟熏种类繁多,熏材选择众多,以无为熏鸭为代表,开创了先熏后卤的独特工艺。
安徽建省于近代康熙六年(1667),清政府将江南省拆成两省,安徽省和江苏省。“安”取于安庆之“安”,“徽”取于徽州之“徽”。故合称安徽,又因春秋时代此地建有“皖国”,故此简称为“皖”。安徽建省时日虽然不长,但文化底蕴位居中华诸省之最,堪称人文渊蔽,尤以徽州地域文化研究,执中华地域文化研究之牛角。
地域文化因何而成?从来都得史家热门话题。华夏大地文化繁杂,河洛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关陇文化,滇黔文化等等,地域文化的形成因素众多。以上海为例,元代方始建城,19世纪中叶因种种原因成就了国际贸易都会,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圈。研究地域文化重点在于史料完整齐全,举一例证,亚述学是当代显学之一,源于圣经时代,约拿宣教去过的古亚述国都城尼尼微大城的完整出土,又因出土了大量保存在泥板上的大量文献,包括大量民间生活资料和尼尼微城图书馆,破解亚述语后,亚述学旋即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地域显学。
在中国众多的文化圈中,只有三个地域才有资格脱颖而出,这就是中国三大地域学。“敦煌学”,“藏学”和“徽学”。“敦煌学”由上世纪20年代日本人率先建立,世界学者蜂拥而至,重点是世界各宗教,艺术和世界各文化之交融处。“藏学”自不必说,研究西藏尔。然而,庞大繁杂的中华文化圈,只有黄山脚下的徽州文化圈可够资格成为显学,无他,文物文献众多,且保存完整。徽州被称为文物之海是有其原因的,一万多处的地面遗存,不少于20万件的徽州文书都备受瞩目,是以徽学,在研究政治制度史,社会经济史,土地制度史,文化史,宗族史,教育史,民俗史,人口史等方面,都有第一手资料,可谓汗牛充栋。
此外,徽商遍天下,无徽不成镇,徽人手中契约文书,信函日记,各种文集,持续时间800余年,数量可观,最为可贵之处史资料连续性达数百年不间断,几乎囊括社会所有方面。因此徽州文书的问世,堪称中华文化第五大发现,其余四种分别为,甲骨文,汉晋简帛,敦煌文书,大内档案。我在此不赘述徽州文书发现和保存以及徽州成学的过程了,尽管过程跌宕起伏。本文在此只想表达,安徽的文化底蕴堪称中华之最,学界素有“无徽不成馆”之说,此馆指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馆藏机构,“徽”是指徽州文献典藏。
徽商是中国明清时代的商界巨擎,盐商,典当和木客雄霸明确中国半壁江山。徽商“贾而好儒”,徽州受朱熹影响甚深,重教兴学,“十家之村,不废诵读”,徽商是文化商人,乐于资助文化艺术。
因此明清时代的安徽地区,出现了当时中国最大的画家群体,书画篆刻在商人资本的资助下,开宗立派者众,影响至深的新安画派和姑孰画派名家备至,在明清绘画史上独领风骚。受徽商资助的安徽书法家更是佳作连连,而且也出现一批开宗立派的书法理论家,应运而生的安徽篆刻四大派,徽派,歙派,皖派和黟山派,是当时中国印人中最为出色的一批。更不用说版画了,安徽自古以来本就是中国造纸业和制墨业的中心,墨模雕刻本就是安徽特长,在徽商的加持下,迅速形成独具特色的徽派版画。(中国最好的文房四宝均出自安徽,宣纸,歙砚,徽墨,宣笔)。
徽商资助的徽剧红火一时,徽商出钱组建戏班,称为徽班。乾隆80大寿,徽商资助的四大徽班先后进京,在皇宫连演两天两夜,《水淹七军》,《闹天宫》,《水漫金山》等等,戏艺精湛,一炮而红,留京演出,至嘉庆道光年间正式演变成如今的国粹京剧。
乾隆37年,四库开馆,乾隆征集天下古书,下旨命天下藏书家进献古书典藏,当时中国四大藏书家中的三位均为徽商,可见安徽之文化遗风。安徽人胡适曾经解释徽商,一个地方如果没徽州人,这个地方就只是一个村落,徽州人来了,他们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步扩大,就把村落变成了市镇了。
徽州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古而有之,各县的徽商也各有所长,其中绩溪则以徽菜馆著称于世,这就是所谓的“无绩不成街”的来历,有市镇就有闹市街,有闹市街必有饭馆,有饭馆必有徽菜馆,而徽菜馆都有绩溪经营。因此绩溪被称为“徽厨之乡”也不是浪得虚名的。厨师被称为“伙头”始于徽州土话。民国期间出版的《上海宝鉴》中还存有30多家徽菜馆,1963年台湾出版的《绩溪县志》记载,绩溪人在中国14省开饭店412家,从业人员8000人左右,不但如此,徽菜馆热衷于慈善事业和各项捐款,这在当时的中国也堪称一绝。
李克强学童时期,生活于安徽省文史馆,正是安徽文化最为浓郁之地,他所说的,我是安徽人,生活在文史馆。承载安徽文化底蕴之地的文史馆,更多的是那份安徽文化的熏陶。
自清初以来,安徽人对中国的影响,不单单是徽商,徽艺,徽剧,在学界还有大名鼎鼎的桐城学派。安徽文史馆图书室管理员李城,被称为“桐城派最后的名家”。李克强的治学态度在学童期间就受到李城先生的启瀹而形成。五年的私塾教育穿越了李克强的少年时代,也奠基了李克强的为学之道。
以下介绍出自百度李诚条:
「李克强是在幼年时期认识李诚的,他们同住一个大院,两家门对门。十年动乱期间,李诚失去工作回到家,而学校里正停课闹革命,少年李克强也闲在家中。一天,李克强走过李诚家门口,见李诚正给儿子讲解古文,就跑过去听听,觉得讲解得十分透彻,对他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从此李克强读书读报遇到难解的典故就向李诚求教。一生爱才的李诚从交谈之中发现李克强博学强记,聪明过人,又抱负远大,有意收为门生,就说:“欢迎你来。”于是,每晚李克强都准时来到李诚家,听他说文解字。
李诚不顾体衰视弱,常给李克强开读书目录,就文风、治学乃至持身应世,都给以谆谆教导。他要李克强读《史记》、《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国史,给李克强整段整段地背诵《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等古文选,李克强看(听)不懂的地方,他就用平和的语调,时断时续地给他讲解。有时还专门向李克强讲授唐诗,一天讲一首,而每讲一首他可以用一小时的时间来旁征博引:几乎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都使李克强的心得到一种意外的收获和满足,在他的知识领域里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李诚与李克强既有师生之谊,也是忘年之交。20世纪70年代初,李克强插队农村,第一次离家,手提肩背行李与父母辞行后,刚踏出院门,就看见李诚先生早早站在巷口,一副依依不舍之情。后来,李克强的学习突飞猛进,李诚见之十分高兴,逢人就说:“此子日后必当大任”,并引用南宋陈亮的名句“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来勉励李克强。在那“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里,他却常对李克强说:“一个人学点知识在肚子里,总有一天会用上的。”就这样持续教了近5年之久。果然,李克强不负先生厚望,恢复高考之后,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大学法律系,这几乎全凭那几年打下的功底。 」
对于桐城派我们大都不陌生,因为他们的文章屡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我在中学时代就有桐城派创始人方苞的《狱中杂记》被选入了教材。中国城市众多,在近代能以城镇之名冠以文学流派并不多见。安徽桐城人足以自豪于以散文开宗立派扬名于天下。桐城人姚鼐曾说:“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桐城文章不属于桐城,是属于“天下”,这种胸怀“天下”的豪情和以“天下”为视野的雄心开拓了桐城文派,也成就了桐城学派。
桐城派开拓者方苞,桐城派拓大者刘大櫆(kuí),桐城派集大成者姚鼐,桐城派广泛传播者是姚门弟子,李城师承于姚鼐从孙姚永朴,李克强乃李城门生。桐城派的改造者和复兴者是曾国藩,桐城派近代名家还有严复,林纾等等。
桐城派思想渊源于儒家道统,其精神内核是孔孟程朱理学,其价值追求被内圣外王情结牵引,志于道,志于学问,也志于用经世济民,更志于洁身自好。程朱理学是明清主流显学,其经世济民道统于“得君行道”之余,坚守于“从道不从君”观念。桐城派主张的“义法”之理,讲究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给桐城派学子们治学经世之路影响甚深。
李城先生给克强开列的书单中的《古文辞类纂》和《经史百家杂钞》属于桐城学派必读的桐城圣经,李克强思想学养渊源可见一斑。
此《千古松柏,云翻洒泪离恨恨,雾散愁云思绵绵》纪念一文,用刘禹锡被贬安徽和州(今和县)时所写《陋室铭》结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谢谢麦姐来访,我新文是剽窃了麦姐麦大记者的标题,请求恕罪。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xyz' 的评论 : 49年后,徽商销声匿迹了,徽菜也不复当日了,80年代改革开放后,安徽无地利优势,不是东部沿海国家投资大力发展经济的战略重地,徽菜终于还是被困在安徽,徽菜需要徽特色食材支持,知名度也无法再次辉煌了,因此徽菜代表菜,其他地方人士大都不知。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xyz' 的评论 : 这篇贴文是有感而发,因为知道李先生学童时代的蒙学渊源,有感而发。
杂七杂八的拼盘给美食填些文化内涵,希望美食可以立体起来,可以站起来示人。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琴音悦然16' 的评论 : 谢谢琴音回访,给琴音煮一杯摩卡壶咖啡吧,我喜欢摩卡壶的原因是它的挑战性,咖啡品种需要选择,细度也要调整,咖啡温度控制范围也足够。如果加上压力阀,Crema厚度也很好。
麦姐 发表评论于
丹哥下一篇的沙发我先坐上,明天有事外出,回来读文。祝周末愉快!
cxyz 发表评论于
云雾肉,以前听都没听说过,丹哥菜也做得好,做得文气!
— 漏了一句 :)
cxyz 发表评论于
地域学 徽学 显学 徽剧 京剧,学到了很多。
千古松柏,云翻洒泪离恨恨,雾散愁云思绵绵 - 丹哥挽联写得好,文章写得好,赞!
琴音悦然16 发表评论于
专门来问好丹哥!转发给您的留言回复在此:
谢谢丹哥的分享,握手握手!您真是咖啡狂人和品咖啡达人!强烈要求您写一篇和咖啡相关的文章,从任何角度方面写,一定精彩之极。我这篇是流水账,本有很多内容可写,但文字能力受限,放弃了。自己烘焙咖啡豆很厉害,追求极致的一个方面。特别能理解您说的,简单化和简约化,让您不开心。我也用过摩卡壶,但不痴迷。espresso 是不可替代的。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燕麦禾儿' 的评论 : 谢谢禾儿,因为看见李先生师从于桐城派传人,有感而发。
桐城派是华夏古文最后一个学派了,对中国近代史影响很深,故此心生感慨。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XQQ' 的评论 : 刚刚去拜访还闹个乌龙,恕罪恕罪。
XQQ的荫余堂介绍是城里顶好的贴,值得推荐啊!徽州文化在美国实景展,有眼光。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1307/201912/32738.html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omo_sharon' 的评论 : 谢谢脉墨,桐城派是清治时代,文坛兴起的效法和复古古代散文的学派,
白话文运动后,桐城派也就烟消云散了,因此称李城是最后一位桐城派名家。
在文坛上,现代和古代几乎相同,沽名钓誉者多之。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小声音' 的评论 : 谢谢小声音,这篇贴文是有感而发,无意间看到李先生和桐城派的渊源,颇有感触,就特别制作了云雾肉和写一些徽史和桐城派。我接触的古文章皮毛也是从桐城派编撰的古文典藏开始的,因此有感而发。
燕麦禾儿 发表评论于
刚看到这篇,怎么漏掉了!哇,徽菜云雾缭绕烟熏扣肉,从李克强的出身、成长到最后的送葬,丹哥的构思真是巧妙之极!李克强考大学,作文跑题了,丹哥这篇,比北大高材生都绝,扣题度满分!:)
丹哥,请查悄悄话,谢谢。
XQQ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丹哥' 的评论 : 知识知识全是知识,敬仰敬仰继续敬仰。
说到在美的徽居“荫余堂”,我在数年前拜访过,极为触动。其后的故事,同样感人。希望更多的朋友去波士顿游玩时去探望它。这是我的博文,很肤浅哈:D
为漂洋过海的荫余堂打call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1307/201912/32738.html
momo_sharon 发表评论于
我有一个诗友就是桐城人,桐城派也没落了,诗协里尽是些沽名钓誉之徒。
李克强太可惜,满腹学问不能施展。
美食做得真好,配合文化,越发有食欲。
小声音 发表评论于
云雾肉好仙气的名字,在熏制的云雾缭绕中完成,色香味俱全,太漂亮了!:)
丹哥知识面广博,好一篇感人的纪念文,学习了!
视频中的配乐也优美动听,美的享受~~~,丹哥周末愉快!:))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火烧猪皮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烧毛,还需要烧毁汗腺,汗腺有骚味。
做猪蹄,肘子,猪头肉,皮冻等菜时,烧毁皮内汗腺,是为了保障肉香而采取的重要的一步,同时烧过皮的肉也保证了皮上不残留微小的猪毛。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友梨江莉' 的评论 : 好哇!四喜丸子家家有绝活,我的重点是肥丁瘦茸。肥肉切丁,瘦肉剁茸。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方苞和康熙的故事说明了一切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哈哈,单字正如苏苏所言,组词成启瀹是开导和启发之意了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仔细看了YouTube里的制作过程,也认真读了丹哥辛苦码的文章,你可谓知识渊博,对安徽一带的历史(徽商,徽菜等等)信手拈来,洋洋洒洒,让人佩服。
看录像也知道如何家庭熏肉,如何保持肉皮的色泽(抹上一层油),学习了!
你最初的一步用火烧肉皮再刮去焦皮的目的是去腥吗?(假设皮上的毛已经刮干净了)谢谢丹哥的分享,你的每一篇都是精心之作,让人受益匪浅!周末快乐!
友梨江莉 发表评论于
谢谢丹哥兄耐心回复!
有个小小的奢望,等您将来有空时,晒晒您的四喜丸子的作法如何?
学过一些,自己也会作两种:红烧、清蒸。但觉得一般。
您是我看到的真正料理高手,说的让人那么服气,而且文化档次就不用说了。所以,很想知道高手怎么做。
南瓜苏 发表评论于
可惜秀才遇到兵啊。让人一声长叹。
问好丹哥。
南瓜苏 发表评论于
瀹,学了个新字。查了查好像是用清水煮的意思,不知道对不对,请丹哥解惑。多谢。
丹哥 发表评论于
李克强先生和桐城派的渊源我是刚刚知道的,感觉甚是惊喜,我读古文章的读本也多是出自桐城派编撰,桐城派是中华大地古文流派的最后一支文学流派,从此之后,中华再无古文,而开始新文化运动了。桐城派也算是华夏最后的古文集大成者,至此以后华夏再无古文流派了。因此近代华人大都受其影响。
《古文辞类纂》是最后一本文言时代的古文总集,是李克强国学恩师李城的恩师姚永朴先生的先人桐城人姚鼐编撰,校勘和点评的,是古文第一善本。李克强先生学童时代就有如此国学根基,是那代人中少见的。
我在新闻中的确看见过这个徽式四合院的报道,也见过照片,只是忘记在什么的地方了。原来在波士顿边上啊。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xiaxi' 的评论 : 谢谢xiaxi,我想除了安徽人之外,现在大多数地区很少知道云雾肉这个文绉绉的名字了,徽菜式微,很多徽菜也鲜为人知了。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anhe' 的评论 : 熏肉是中国最为传统的烹调方式了,熏不改变肉本身的调味,只是给肉增加一些烟熏的味道,因此是先卤后熏类,熏的肉类切忌肉质太烂,如川菜樟茶鸭。
红烧肉要做到肥而不腻,要把肥肉中的油脂煮化了方可,红烧肉中的瘦肉部分很难做到不柴,因此肥多瘦少是选材诀窍。
记得荷姐家比较喜欢肉类,卤肉也常常做吧。现在的东坡肉比苏东坡在黄州时做的东坡肉讲究多了。当时苏东坡太穷了,宋代猪肉基本是没人吃最为便宜的肉,这个吃货东坡先生只能买得起猪肉吃,还留诗一首,清代华夏开始盛行吃猪肉,清代又开始流行文人菜,东坡诗中猪肉得以大为流行。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谢谢鹿葱姐一路支持鼓励,姐姐真好!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评论 : 熏肉出品成色一般分成三级:浅黄,金黄,枣红,熏味由浅及深,一般商业重枣红,原因有二,一是色泽更诱人,而是因为放置后销售,熏味恰如其分。如果是现场现熏现买,金黄是恰如其分的颜色。
中国熏常常会用糖,老外熏,以木材熏为主,鲜见用糖。
唐代诗人中,我最为喜欢的是刘禹锡了。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哈哈,云雾肉没听说正常,徽菜在49年后基本消失于江湖,甚至连传说也销声匿迹了。现在的徽菜属于小流派了,49年后,由于大管家周恩来的缘故,江浙菜是国菜主流,虽然胡锦涛家乡是徽菜正宗发祥地,合肥人李克强又是后来的大管家,但他们均因性格使然,徽菜没有再次辉煌。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谢谢晓青鼓励支持,晓青的周末随笔,笔耕不辍,是我进城以来必读的好文。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hongshankou' 的评论 : 谢谢hongshankou支持美食,美食是频道之根,文化历史只是杂文而已。
问安hongshankou。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友梨江莉' 的评论 : 我看过您关于以色列局势的一些留言,您的观点是正道,点双赞,这些是比美食重要呀。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友梨江莉' 的评论 : 哈哈,这个菜把江莉给勾来,是我的意外之喜,看来我还得努力做漂亮美食,多种些梧桐树啊。
说些没有开玩笑的话,您要吃美食在我的计划中,等我所有频道上正轨后(最近有神学,哲学,文学和历史等,专业讲座计划陆续推出),等频道可以请些帮忙的助手后,会推出一些美食预制套装赠送回馈。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琴音悦然16' 的评论 : 谢谢琴音鼓励,在城中认识琴音是我的荣幸,出门在外,开车休息时,看到您先生选的新的espresso maker,和您的介绍文,我们要紧紧的握手,我是espresso的深度且无可救药的饕客,我们可以在文中交流心得一二三,星巴克的espresso系列定式,我一直称呼为espresso饮料,除非在他们的定式上加额外两个shot才够味。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李城卒于1977年,也不知是否见到李克强考去北大读书。李城生前常常向人提及自己的门生李克强,李克强也以师戴之。
李城以一介布衣之身,怀璧终老,其门生李克强以总理之尊,欲施展其碧克强经济学,壮志未酬而离世,让人唏嘘不已。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亦缘' 的评论 : 谢谢亦缘,徽菜影响力从明清,尤其是清治中国时代,达到最高峰,民国时代也红火一时,影响力是北京,上海,江浙一带为甚,在中国共产党治理中国实现计划经济和公私合营后,徽商销声匿迹了。现在北京和上海还有一些徽菜馆子,但随着安徽的影响力逐渐式微,徽菜也由盛转衰,消失在历史河流中。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谢谢沈香冒泡支持,祝沈香旅游开心快乐,等读您的好文介绍。
真是巧了,我也因为急事,开车出门在外,今天回去。
悉采心 发表评论于
不但欣赏了丹哥的云雾肉,也饱饱地享受了一顿精神饕餮大餐!双赞!
丹哥洋洋洒洒,从李总理——》桐城派——〉徽文化,起承转合自然有机,内容丰富却不影响擘肌分理,真的棒!
对了,说起徽派文化,忽然想起波士顿东北边的Salem 小城里,有一栋从中国搬运过来的徽式四合院,名叫“荫余堂”(估计丹哥和朋友们都已知道)。记得零几年刚开放时,马友友还在中庭里拉过大提琴,中式古宅+西洋音乐,竟然毫不违和呢:))
xiaxi 发表评论于
哲学家做的美食深奥!云雾肉头次听说,这色泽太迷人了!
canhe 发表评论于
吃过东坡肉,这徽州云雾肉第一次听说,看制作比东坡肉还讲究。东坡肉是蒸,云雾肉是熏制,味道一定更浓郁。
用制作精良的云雾肉加联祭奠李克强总理,撰长文介绍徽学文化,李克强总理与桐城派李诚先生师生情谊,丹哥对李克强总理的追思含义深刻。丹哥的满腹经纶,博闻强记这里可见一斑。谢谢丹哥好分享,学习了。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美食要吃美文要读,累眼睛流口水!O(∩_∩)O哈哈~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发表评论于
丹哥这盘云雾肉可是五花肉的颜值天花板,颜色比东坡肉浅,那份入口即化的可视感更强,艺术品般。我以为得专业器材熏制呢,没想到一口铁锅就能搞定,这个可以学起来。被美食诱着学历史,感觉丹哥像个用糖对付顽童的好老师,哈哈哈,谢了,“陋室铭”结束也是再合适不过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丹哥的文史知识丰厚啊,我连云雾肉都没吃过:)那肉的刀工漂亮啊,馋S了。
晓青 发表评论于
丹哥啥都知道,这么有学问,是从小就是天才啊!然后做这么好的菜,天天馋人!
hongshankou 发表评论于
不想学历史,只想要吃的行吗?
友梨江莉 发表评论于
一个不小心点了进来,现在是万虫儿挠心。
友梨江莉 发表评论于
强烈抗议。
您码字大家也就凑合忍了,还要弄这种馋死人不偿命的相片,弄得人神魂迷离恍惚的,很不人道,良心大大的不好。
应该罚相片上传者向每位读者支付一盘云雾肉。家里若还有库存白酒的话,再每人搭一瓶小二。
琴音悦然16 发表评论于
我不太吃肉,竟然看着这些高颜值的照片,忍不住咽口水。佩服您精湛的厨艺,仰慕您渊博的学识。美食是您博论天下最佳的佐料!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又长了见识,可可说得好:“洋洋洒洒的文字背后是多少知识的积累啊。”+100,丹哥写各种话题都是信手拈来,以美食做纽带。挽联写得棒极了,愿李总理在另一个世界可以与恩师相聚,随心所欲谈古论今。
亦缘 发表评论于
丹哥这篇好多知识点,丹哥也是博闻强记的人哪。
现在很多菜系都推广得不错,可惜不怎么见徽菜,我好像没见过徽菜馆呢。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在外旅行,冒泡欣赏丹哥的大帖!我对徽菜、微商、徽学知道甚少,今天读了丹哥的大作大涨知识,写得真好!也是李克强总理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唉,这么有才华的人就这样离去了,一声叹息。谢谢丹哥好文分享!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是啊,要不是这场纪念李克强的民间运动,我也不知道李克强和桐城派的渊源。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谢谢海风来访留言,美食论天下是博客的坚持之一,非常谢谢鼓励捧场。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有一点点撞在枪口上了,我早年读古文就是姚鼐编撰的《古文辞类纂》,也有曾国藩编撰的《经史百家杂钞》但读之不多。这两本桐城派圣经,是最为权威的古文读本,至于古文观止类,如李城言,乃村夫之作。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a-vie' 的评论 : 谢谢la-vie来访,徽学是新兴学科,也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地域学领域,
1958年才开始成批发现。50年代中国土改,在徽州地界发现成批的古籍,当地百姓,大批用于烧火,造纸,做鞭炮,或者用于包装纸,当一名书商了解情况好,马上上报,要求从废纸中收集,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振振铎直接干预,这才导致徽州文书大规模发现,直到80年代中国各项工作开始正规化,学界始研究徽州文书典藏,徽学才开始崭露头角,现在徽学研究属于显学,但资料繁多,又散落于世界各地,,徽学正在方兴未艾,大有前景。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谢谢梅华,请宽坐,给梅华上茶。
丹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给菲儿上茶。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1
李诚与李克强既有师生之谊感人。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不但学做美食,还学习历史。谢谢丹哥!
可能成功的P 发表评论于
洋洋洒洒的文字背后是多少知识的积累啊,佩服!对联写得好。熏肉的色泽完美。茶叶和锅巴作为烟熏材料很有意思!
la-vie 发表评论于
“中国大陆华人好没福气啊!”
徽学我知之甚少,受教了,谢谢丹哥。
丹哥,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厨艺之精湛,帖子制作之精美,知识之渊博,简直,不说了。佩服!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沙发,板凳都要!!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沙发,哇塞,大长见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