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间谍、七重身份:中共情报之王-袁殊

谈医疗、谈养生、谈人文、谈人生 – 听赵大夫怎么说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他是中共情报史上绝无仅有的情报之王,身兼中共、国民党、日本、汪伪、苏联五重间谍身份,他就是袁殊。

袁殊(1911年3月29日-1987年11月26日),学名袁学易,又名袁学艺,曾用名或笔名、化名很多,主要使用碧泉、袁逍逸、严军光、曾达斋等,出生于湖北黄冈市蕲春县。

 

袁殊曾两度留学日本,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上海文艺界、政界,是中共、国民党、日本、汪伪、苏联五重间谍,身兼中共、中统、军统、日本、汪伪、青红帮、苏联七重身份。特工身份活动期间,曾提供德、苏开战部署及日军二战期间的准确战略情报;1945年10月秘密转移到苏北解放区;1948年,被李克农调到中央情报部门,负责日美动向的调研工作;1955年,因“潘汉年案”牵连,判刑12年,1967年期满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又再度被押8年;1975年5月,出狱后又被送农场进行劳动改造;1982年平反,1987年11月26日病逝于北京。

 

袁殊才华横溢,办过报纸、杂志,做过记者、编辑,写过剧本,做过社长。袁殊先是新闻人员,再去从事情报工作。褪去中统、军统、日伪、青洪帮等掩护色,袁殊最出色和最本色的角色还是中共情报人员,被誉为“东方佐尔格”。

 

1.中共身份

 

1931年10月,袁殊经由潘汉年介绍加入中共,时年20岁。成为中央特科情报人员,王子春为其单线联系人。这成了袁殊传奇一生的命运转折点。

 

由于袁殊特殊的家庭背景,令中共对其产生了不信任感,至1934年底,袁殊已被私下剔除在中共党员名单之外。

 

1945年,袁殊到达解放区,被任命为华东局联络部第一工作委员会主任,定为旅级待遇。因为“袁殊”这个名字名声不好,时任华东局组织部长曾山找袁殊谈话,建议他改名字。于是,袁殊以“曾达斋”的名字于1946年重新登记入党。三年解放战争中,他在苏北、胶东、大连等地从事内勤工作。1948年调入李克农的情报部门工作,专攻日美情报研究。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转入研究对港贸易问题,定居北京。

 

1955年3月10日,上海市公安局局长杨帆被捕,拉开了“潘汉年—杨帆案”序幕。同年4月3日,潘汉年以“内奸”身份被捕。4月26日,袁殊被捕,开启了长达27年的牢狱之灾。

 

1965年,袁殊被收押10年之后被定罪,判刑12年。之后又不断被加刑。

 

1980年,69岁时被释放,却仍无自由之身,行动亦受限制。他曾向组织提出前往日本或香港安度晚年,却未被允许。

 

1982年8月2日,潘汉年被平反,9月6日,袁殊亦被宣判无罪,折价归还其所有财产,承认其1931年入党之事实,在北京西苑新增配住房一套,享受原定级别待遇。

 

1987年,袁殊病重,精神也极为紊乱,时常号陶大哭。同年11月26日,病逝于北京。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中共党史人物传》专章讲述了袁殊的生平事迹,肯定袁殊“不顾个人毁誉完成了党交给的特殊使命”。

 

2.国民党身份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年仅14岁的袁殊参加了罢工、罢市、罢课大游行。其父好友胡抱一,时任国民革命军江南别动军司令,他任命袁殊为其秘书,携其北上南京,加入国民党。“四一二”事变之后,北伐失败,袁殊被蒋介石清党。

 

1932年,袁殊经由表兄贾伯涛(黄埔一期生)介绍,成功打入中统,还结识了当时的中统局局长,并且在一年内快速提升到情报股股长的身份。1933年 - 1934年两年间,袁殊不断将日本人的情况分送给中统,由于其消息准确、及时,令中统头目吴醒亚对其刮目相看,袁殊至此奠定了其在中统情报部门的重要地位。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战全面打响。戴笠亲自上门会见袁殊,袁殊敏锐感知到此事不寻常,报告潘汉年。潘汉年要求袁殊趁机打入军统。戴笠答应每月给300元活动经费。袁殊正式打入军统,成为军统局上海区国际情报组织少将组长。1937年11月5日,上海沦陷。袁殊留守上海,成立特别行动组,专门惩办汉奸及侵略者。成功捣毁日军在上海虹口的海关仓库,行动组受到军统局嘉奖,袁殊因此被记大功。

 

1945年,抗战一胜利,军统的王新衡就赶到上海,并代表军统任命袁殊为“忠义救国军新编别动军第五纵队指挥和军统直属第三站站长”,授予中将军衔。1946年初,国民党才确知袁殊已经到了解放区,“抗战有功人员袁殊”立即变成了“共党汉奸袁殊”,军统则对袁殊下了通缉令。

 

 

3.日本方面

 

1932年春,成为中统特工的袁殊,进入新声通讯社担任记者,并得以出席南京政府记者招待会。会间结识驻沪日本副领事岩井英一。当时,精通日语的记者屈指可数,岩井英一更有意拉拢袁殊,不久之后,这位日本驻中国的特工头目即每月支付其200元“交际费”,袁殊遂成为一名日方情报人员,时年22岁。后因表现出色,袁殊获得赴日访问和面见日本裕仁天皇的嘉奖。

 

 

4.汪伪方面

 

1939年11月,袁殊以“严军光”之名发表了《兴亚建国论》一文,落水成为“汉奸”,并组建了“兴亚建国运动本部”,作为掣肘汪精卫的另一汉奸派系,随后又负责“岩井公馆”,作为日本特工机关。后来,袁殊还曾任汪伪政权中央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及教育学院院长等职,因此可列席汪伪中央政治局委员会。1941年3月,袁殊接军统秘令接受日伪“清乡团团长”一职,“清乡团”主要职责是肃清长江三角洲的国、共游击部队。

 

5.青红帮身份

 

1934年5月,袁殊正式成为青洪帮大佬曹幼珊的关门弟子,与黄金荣和杜月笙平辈,同为“通”字辈兄弟。

 

6.苏联方面

 

1935年春,原中央特科的蔡叔厚转到了远东情报局工作,且远东情报局正需要袁殊这样的人。于是,袁殊的关系被转到了远东情报局,后被卷入第三国际远东情报局负责人华尔顿被捕的“怪西人”一案。

 

1941年7月10日,潘汉年将袁殊发来的情报直接转送延安,延安再将情报拍送苏联。据此情报,苏联红军东撤西援,从根本上保证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击退德军,扭转了二战局势。为此,苏联红军特意致电中共表示感谢。潘汉年也因此情报的准确及时而倍受中共情报部门肯定。

 

上面所述七重身份,干好任何一个都不是等闲之辈,而袁殊能游走于这七重之间,全身而退,活至76岁,

实在不易,确实是人中龙凤。

 

潘汉年曾感叹:“干我们情报工作的人大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中外同行都一样。”潘所说不虚,不但潘汉年、关露等命运多舛,袁殊也不例外。

 

直到袁殊获得平反后,还有人认为他是“汉奸”。还有人以袁殊一米五多一点的身高和熟练的日语污蔑他,“一口纯熟的日语,极似日本人,侏儒其形,诡计满腹”。可见无论潘汉年、袁殊,还是国民党方面的戴笠,特工之王,下场都不好。

 

 

轻羟松松活一回 发表评论于
以前有人写了一本小说,大概是当年从苏北乡下一起逃荒到上海,同村五个男青年的下扬,为了生活拜把子,老大当兵参与北伐軍,老二入了邦会,老三去了延安,老四入汪伪,只有小五在饭館学艺当学徒。
多了年后老大当了军官,去台不成,被镇圧了,老二以反动会道門成员杀了,老三去廷安因为拜把子中有《坏人,敌侍》不名不白失踪了。老四以汉奸罪也镇压了,小五不认字,只会炒菜,相安无事,一直活到九十多。
平安是福,这淮都懂,看见视上上痛哭流涕的贪官,还真不如有手艺的小五多自在。
chufang 发表评论于
一个到处通吃的特工,最后被共产党整的奄奄一息。
modems 发表评论于
为土共卖命,活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