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再发:2020年纳瓦尔尼中毒风波:普京政权暗杀事件的又一次“不了了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24年2月16日,俄罗斯知名政治反对派人士纳瓦尔尼死于俄罗斯北极圈内的一所监狱,被广泛认为是普京政权谋杀致死。纳瓦尔尼是一位勇敢的追求自由民主的斗士、反专制英雄、俄罗斯爱国者。

我在三年半以前曾写过文章,评论了当时纳瓦尔尼中毒事件。普京长期使用暗杀手段消灭政治对手,却却被世界各国长期绥靖。这是不应该的。世界各国人民都应该支持俄罗斯人民反抗普京独裁的斗争。对革命先行者,更要致以崇高敬意。

2020年8月19日,俄罗斯反对派领袖阿列克谢·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突然出现中毒迹象,随即被送往医院救治。面对媒体的采访,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三缄其口。此后,经多方斡旋,纳瓦尔尼赴德国治疗。24日,德国方面声称,纳瓦尔尼很可能是被投毒。9月2日,德国方面测试出纳瓦尔尼身体中有毒药“诺维乔克(Novichuk)”的成份。而这与2018年居英的前俄特工谢尔盖·斯克里帕尔(Sergei Skripal)所中毒的成份相同。
消息传出后,各国知名媒体均进行了报道,并回溯了这些年俄罗斯反对派人士中毒以致死亡的案例。自然,此次纳瓦尔尼中毒,投毒的源头也指向了克里姆林宫。
纳瓦尔尼是俄罗斯近几年来最知名的反对派领袖,也被认为是普京最为忌惮的异见人士。他组织并参加了多次有关于反腐败的游行示威。他还指责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等人贪腐,并公布了相关调查报告。在进行政治活动期间,他曾被俄法院以经济罪名判处五年徒刑,但后来被有条件的释放(处以缓刑)。他也于2013年参选莫斯科市长,最终不敌普京所支持的候选人谢尔盖·索比亚宁(Sergey Sobyanin)。但纳瓦尔尼认为选举存在舞弊,拒绝承认选举结果。
此后,纳瓦尔尼又试图参与总统选举,但被俄中央选举委员会判定禁止参选。2018年,他呼吁俄民众抵制大选并发起游行,再度被捕。去年,他又领导了对莫斯科地方选举舞弊问题的抗议,又一次被短暂拘留。据传言,普京禁止克里姆林宫工作人员提及他的名字。这一传言虽未被证实,但他被普京及俄执政集团忌惮却是不争的事实。自从知名反对派领袖、前副总理鲍里斯·涅姆佐夫(Boris Nemtsov)被杀害后,纳瓦尔尼就成了最能给普京政权“制造麻烦”的人。面对这样令人头疼的反对派人士,普京政权再度祭出“暗杀”这一利器,并不足奇。
人们之所以如此认为,是因为屡次发生俄反对派人士非正常死亡和中毒等事件。除前述的斯克里帕尔和涅姆佐夫外,还有长长的一串名单:彼得·韦尔奇罗夫(Pyotr Verzilov)、弗拉基米尔·卡拉-穆尔扎(Vladimir Kara-Murza)、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娅(Anna Politkovskaya)、罗曼·切沃夫(Roman Tsepov)……他/她们中有政治活动家、记者、商人、前特工等各领域的人士,共同点是均曾挑战过克里姆林宫的权威。
而最著名的,则是前俄罗斯特工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Alexander Litvinenko)。他于2006年在英国中毒并身亡。此后他被证实为钋中毒,致其死命的“钋-210”价值3000万欧元,该投毒案被称为“史上最昂贵投毒”。该事件也是所有涉俄政治反对派人士中毒事件中,证据最清晰、有充足信息证明投毒者来自俄官方的案件。该事件引发了英俄外交风波,英方驱逐了俄数名外交人员,俄罗斯也驱逐了相同数量的英国外交人员作为报复。事件后来不了了之。
其实,自从冷战时期,无论是美国中情局、英国军情六处,还是以色列的摩萨德等情报机构,均有过针对敌对方的暗杀行动,克格勃也不例外。只是,克格勃在针对外敌的同时,还向苏东各国的政治异见人士下手。克格勃酷爱以下毒作为暗杀手段,并将暗杀行动的触角伸向国外。如在1978年,保加利亚异见人士乔治·马科夫(Georgi Markov)就被克格勃毒杀于伦敦。
这样带有政治色彩的暗杀,在苏联解体后并未消失。相反,当普京上台后,类似的针对俄异见人士的暗杀事件接连不断,且同样在俄国内外均有发生。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是普京直接下令,但综合各方证据及信息,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些中毒甚至死亡事件是普京政权所为。
而普京政权始终对此矢口否认。即便利特维年科事件和斯克里帕尔事件中,有大量证据指向俄官方,俄罗斯也坚决否认,并以“反正你也不能对我怎么样”的态度硬抗,让时间冲淡事件的影响。而这一策略的确行之有效。英德等国除了驱逐几个俄外交官外,只能做一些象征性的制裁。等到事件淡出公众视线,也就自然不了了之。只有再次发生类似事件,以前的事件才会被拿来比较一番,但仍无实质方式制裁行凶者和阻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如果说发生在俄罗斯国外的暗杀还会引发外交纠纷和国际风波,那么发生在俄境内的各种疑似暗杀事件,国际社会就更难以置喙了。本次纳瓦尔尼中毒事件发生在俄远东地区,只是因纳瓦尔尼要求赴外治疗才牵涉到外国,其他国家并没有能力去俄罗斯调查疑似投毒案的来龙去脉。至于俄罗斯政府自己的所谓“调查”,当然不可能查出什么东西。因此,纳瓦尔尼中毒事件会像以前诸多类似案件一样,随着时间推移最终不了了之了。而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各种中毒和“意外”还会继续在俄异见人士身上不断发生。

本文已发表于香港媒体《三策智库》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