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4是今年最对称的日子,也是甲辰龙年上元节,节日前后我们前往著名的瑞典北部 “高海岸”(Höga kusten)地区一游。高海岸位于波罗的海向北延伸的波的尼亚湾(Bottniska viken)西岸,绵延一百多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海岸线,2000年列入UNESCO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片海岸面积为142500公顷,其中80000公顷是海洋部分,有大量近海群岛。在近万年前的最后一个冰河世纪,大陆冰盖回缩导致海岸线高高隆起。由于冰川消融及海面新陆地抬升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该地区的一系列湖泊、海湾和低丘等不规则地形。高海岸遗址在有限区域内展示了上万年的地质历史,是冰川作用和陆地隆起如何影响地球表面的最佳范例之一(网图)。
“高海岸”的名词是在1970年代初创造的,沿着E4欧洲公路穿过高海岸地区行驶,东侧是波的尼亚湾,西侧是Skuleskogen 国家公园,依山傍海景色如画。左上图是位于国家公园西入口处的高海岸地区最高峰,海拔295米的Skuleberget,面朝E4一侧是几乎垂直下降的悬崖。山上海拔286米处有末次冰河之后海岸线的痕迹,因此是世界最高的海岸线,也是 “高海岸”名字的来历,至今仍在 “长高”。国家公园有不同长度的步道和攀岩路线,夏季是远足和露营的好去处,登上山顶可以俯瞰高海岸全景。国家公园内的丘陵地带是瑞典除西北部山区外降雪最多的地方之一,有时会有超过两米的积雪。冬天徒步非常困难,只能望山兴叹,当然也不乏勇敢者。
高海岸对面是芬兰的“克瓦尔肯群岛”(Kvarken),由600个岛屿组成,总面积194400公顷。2006年,世遗高海岸项目扩展到该群岛。这些岛屿上主要是10000-24000年前大陆冰层融化形成的不规则脊状延伸的 “搓衣板式冰碛”(De Greer moran),以瑞典地质学家Gerard De Geer命名。在冰川消融过程中,原来被压迫而下沉的大陆,逐渐以世界最快的速度抬升。海岸线不断推进,岛屿慢慢形成并连结在一起,湖泊则由海湾演变而来,继而成为沼泽湿地。波的尼亚湾是世界上距离大洋最远、隔绝程度最高的海湾,含盐量极低,每年冰冻时间长达四五个月。瑞典和芬兰陆地距离80公里,但群岛间的距离只有20多公里。在瑞典统治芬兰时期,冬季邮件通过海上冰原传递。
高海岸北端小城恩舍尔兹维克(Örnsköldsvik)得名于18世纪高海岸所在的西诺尔兰省(Västernorrlands län)省长Per Abraham Örnsköld,是瑞典为数不多以私人名字命名的城市之一。高海岸地区已有至少 7000 年人类居住史,恩舍尔兹维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青铜时代。1916 年在恩舍尔兹维克举办了省级博览会,由时任国王Gustaf V揭幕。这里是瑞典知名户外运动品牌“北极狐”(Fjällräven)的发源地,附近还是 “臭”名昭著的黑暗料理——鲱鱼罐头Surströmming的出产地。碰巧在这个北部小城过了个元宵节,明代诗人王守仁的诗句十分应景: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虽然梅花在北欧是没有的。
高海岸南端的高海岸大桥(Högakustenbron)是瑞典最美丽的建筑之一,横跨瑞典最长、水量最丰富的河流之一翁厄曼河(Ångermanälven ),于1997 年12 月 1 日由瑞典国王Carl XVI Gustaf剪彩通车。大桥全长1867米、主跨1210米、宽17.8米、无帆高度40米、塔高 182 米,其模板是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但金门大桥全长2737米、主跨1280米。高海岸大桥建成时是世界第九长悬索桥,主跨迄今仍位居欧洲第 5 、世界第 21,已成为20世纪末道路和桥梁建筑艺术的一座纪念碑。位于北桥台的高海岸酒店是瑞典第一家风力发电的酒店,从高海岸大桥至恩舍尔兹维克全长 128 公里。
穿过高海岸大桥,就来到有“高海岸之门”别称的海诺桑德(Härnösand),Härnön意为“有头形山的岛屿”。小城人口虽然只有大约25 000,却是西诺尔兰省省府所在地,1585 年时任瑞典国王Johan III建城。海诺桑德是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在300多年前的对俄战争期间,多次作为瑞典武装部队的指挥中心。18世纪早期,小城遭到严重火灾以及俄国军队的洗劫,后来重建,如今很少有瑞典城市的社区拥有海诺桑德这样完整的 18–19 世纪的农庄和木屋。海诺桑德主教座堂于 1846 年落成,是瑞典教会最小的主教座堂。1890 年代,德皇威廉二世和泰国国王朱拉隆功等人曾访问过这座城市。
高海岸距离斯德哥尔摩大约600公里,驾车沿E4一路向北即可到达。如同瑞典人的性格,这里是一个低调的存在,游客也以本国人为主。看上去高海岸的地貌远不如挪威峡湾雄奇壮美,群岛和斯德哥尔摩周围的也差不多。然而山川不可貌相,湖海不可斗量。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但这个季节与高海岸的历史似乎更搭。去时下了一天从未遇到过的二月大雨,在高速上扬帆乘风破浪非SUV不可。风雨交加的北E4就像荒凉的火星表面,冬天的高海岸更让人想起远古的冰河。一万年前这条高速还在海底,颇有沧海桑田之感。
多年前的夏天曾到过波的尼亚湾顶端城市吕勒奥(Luleå),吕勒奥的Nederluleåkyrkan教区教堂建于 15 世纪,守护神是使徒彼得。1492 年 6 月 29 日圣彼得日,大主教Jacob Ulfsson为教堂举行了祝圣仪式。这是瑞典北部诺尔兰(Norrland)地区最大的中世纪教堂,标志着在俄罗斯利益日渐增长情形下瑞典的霸主地位。教堂最古老的部分用红、灰花岗岩建成,使用了40 多种精心挑选的岩石,西山墙外的独立钟楼建于 1851 年。教堂内部装饰精美、藏品丰富,祭坛柜上大量的木制雕像讲述基督受难的故事,是瑞典最好的祭坛柜之一,布道坛具有明显的18世纪波的尼亚巴洛克风格。机械鼓风的管风琴是1970年代初建造的,共有4200个音管,最长的6米、最短的只有5毫米。
Nederluleåkyrkan教堂位于加默尔斯塔德教堂镇(Sammelstad)中心,斯堪的纳维亚北方人烟稀少,彼此相距很远,因此就自然形成了这样的教堂镇。有主日弥撒和其他重要活动时,教友们在教堂周围来住上几天,参加活动、与亲友聚会、赶集逛市场,在1600年的圣诞节就有文字记载。过去全瑞典有71个这样的教堂镇,现仅存16个,加默尔斯塔德教堂镇是其中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共有404个小木屋,至今仍归私人所有。1996年教堂镇被收入UNESCO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理由是: “该遗址作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传统教堂城镇的杰出典范,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它令人钦佩地说明了传统城镇规划对其周围环境的特殊地理和恶劣气候条件的适应。”
波罗的海在北面和东面没有出口,所以只能称为“波的尼亚湾”和“芬兰湾”,而不能叫“海”。瑞典和芬兰的好几条大河流入波的尼亚湾,吕勒河(Luleälven)就是其中一条,因此波的尼亚湾是一片年轻的淡水海。吕勒奥位于北极圈内,六月里午夜的太阳好像只在天边打了个盹,一两点钟就又出来了。在同一窗口拍到的夕阳晚照、午夜余晖和凌晨日出,都是在西方。午夜日落绚烂——温暖而美丽,凌晨日出喷薄——热情而年轻。我们这代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可是夏天北极的太阳到了八九点钟就已经老了,两三点钟的才是“朝阳”。虽无“大漠孤烟直”,却有“长河落日圆”,图为六月初晚上十点到十一点间吕勒河畔的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