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不减的繁花应该是告一段落了吧,在日渐冷落之际,我也来凑个热闹,不过我不是来点赞的,我的评价是中性,能看,也能看完,相比之下,我只是喜欢乡音,再美的光影和造型,于我都是次要,这个放一部电影里合适,电视剧这么长,把这个当一个重点的话,早就审美疲劳了。
电视剧,要么把故事讲好,要么有理念冲击,让人有感。
故事好,理念冲击力强,表演上乘,那一定是好剧!
服道化好,光影好,氛围感好,那都是外围的东西。
繁花的故事很简单,理念冲击谈不上,表现形式都港片老套路,没有新意,可能是蓬勃躁动的90年代,扰动了人们的内心,30年了,要怀旧了,繁花正好满足这个心理需求。
黄河路我很熟悉,距我第一个工作单位不远,走过凤阳路,就到了,90年代,没觉得如何炫目繁华,不过93年,倒是有件小事让我记忆犹新,就是有一次在上班路上,看到一溜儿摆摊卖大闸蟹的标价,吓我一跳,都是三位数的,简直是跳涨加飞涨啊?为何?因为据说上海大闸蟹,香港人都包了,自然就洛阳纸贵,那时普遍的月工资也就能买一只三两大闸蟹的样子,这价格,就算在外企做的人怕是也不能太豪横,当然,那时搞活经济的口子已经开了一阵了,有那么一小拨人是完全消费得起的,繁花里说的,就是他们的故事,一小小拨人的90年代,让一大波2024年的人观看有感。
年代感,只能在同时代拍,才能相对高保真,剧情可以有距离,但是演员的整体气质跑不了,1994年沪语片《股疯》,才是90年代真正的上海,繁花里的人们,除了爷叔和金科长接近那个时代,其它人,是完全没有那个年代感的,90年代的上海人,经过了四十多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整体就是社会主义风貌,顶多先接触西洋东洋风有一点点混搭,但那个派头,也是相当有限的,时髦都谈不上。所以,电视剧过于臆造了!
上海的辉煌,就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个全世界所有人的大舞台,空前也绝后了,繁花里的人物,是混搭版的,好像哪个年代背景,都不那么合拍,算是导演制造吧,艺术效果,可以欣赏,不过我个人不喜欢,真正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反而会出戏。
导演有上海情结,在他的电影里,上海总是呈现着一种高级感,《繁花》也是的,不过上海和上海人早就没那么高级了,从明里暗里把非上海地区的人都看作乡下人开始,这个城市的文化层次就在走下坡路了,小市民气息凸显,不过现实确实无奈,改开前,上海的城市建设三十年基本为零,人口却增加不少,如果绝大部分人在逼仄的狭小空间里生活太久,最后他就哪儿都大气不起来,也高级不起来了,你能想象8个平方住6/7个人的场景吗?不是一两天,是常年累月!
我虽开口母语是上海话,但在外地生活许久,那时候上海货还是高级的代名词,但上海人已经被难以想象的局促空间搞的“瓦特了”(坏掉了),表面讲究,内里是真的塌方了,有个特别上海特色的上海制造,很能代表这个窘况,就是假领子(一种没衬衫穿上它就像有衬衫而且还有好几件衬衫的一种便宜简单的替代品),外表的体面+内里的局促物化成一个时代特色的商品,真是一块布头浓缩了一个城市百年巨变的所有信息!
1930年代的上海,租界里的花园洋房和有抽水马桶的新式城市民居(石库门)就已经比较普遍了,有车有房有帮佣的家庭并不少见,工商业发达,尤其是轻纺业,那时候的织袜业,品类丰富的程度甚之超过今天,已经专业到为特别用户专门制作的地步,比如为小脚老太太特制;近五十年过去,九十年代的宝总和汪小姐,仍然在轻纺品上打拼,对于知道曾经大上海工商业辉煌人来说,是喜是悲呢?当然宝总也玩起了股票,还弄得挺大,这算高级了吧,可惜剧里他的很多做法是违法的,最近整理家史,看到民国上海股市的一些资料,觉得还是很规范的,估计当时引进的是较成熟的欧美资本市场的制度。
电视剧《繁花》赋予上海的高级感,现实里已经不多了,高级的群体既不会通过贬低别人来提升自己,更不会拉低自己去取悦别人, 上海失去国际大舞台这个位置后,靠巅峰时期的余晖支撑良好感觉,重新定义自己文化品性的特点是所谓的海纳百川,其实这个是没有的,最近有一篇文章最能体现这个虚无定位的缺失,文章题目叫《上海能够包容邬达克》,邬达克是匈牙利籍的建筑师,上海大量著名的建筑都是他的作品,他生活在上海,创造了上海,他就是上海人,同理,卜舫济,金焰,沙逊,哈同也都是,人家就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留下永远传承的作品,不需要你来包容,这和今天美国人说美国能够包容黄仁勋听起来一样可笑。
上海电视台是所谓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的吹鼓手,很特别的一个存在,电视平台的主角全是自家主持人,自己搭台自己玩,阿拉资源肥水不流外人田,搞起利益来吃相难看,直到现在都这样,这几年的一个什么张奶奶海参,从广告密集量到表现方式,都可以让你出现生理不适的程度。
三年前,发生了上海电视台主持人参加刚出狱的上海首富周正毅寿宴的集体谄媚事件,那种把自己踩到泥巴里拧两脚还嫌巴结的不够且不自知的劲儿,真是只能在某种集体环境里特别培养出来的,否则真做不出来。
《繁花》热映之后,那位惹事的上海首富周正毅还被一些人说是繁花主角阿宝的原型,估计胡歌对这种联系会感到不适,不过周正毅的老婆开的阿毛炖品,才是当年黄河路的当红主角儿,那里面发生的故事,要比《繁花》剧中的故事真实精彩的多,拍出来很可能收视率更胜繁花,问题是,这些不能拍,拍了也白拍!所以王家卫导演还是很能领会精神,相对于意涵深刻,内容丰富的小说,电视剧也只能走形式大于内容的路子了。
人物塑造方面,《繁花》也有问题,人物立不起来,宝总不食人间烟火,原作者金宇澄本是要为复杂的人性正名,为“渣男”讨个合理的多面性解读,结果有些主角被砍掉,有些被简单化,留下来的宝总,有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范儿 ,帅,多金,善解人意,情大于利,从一而终,不近女色。
可能这符合国内多数群体的观赏习惯,于我而言,这是假的。
假就没法儿打动我,在AI能制造视频的时代,要美,要光影,给电脑发指令就好了,分分钟就能得到效果,意义真的不大了。
繁花的热播,还有一个原因是江南文化在影视作品里被压抑太久了,不管是1949年前还是之后,上海都是影视领域里绝对的开拓者和领导者,改开后逐渐没落,至今上海失落的连上海话都快保不住了,这是令人担忧的,而上海本地人并无保护本土方言文化的强烈意识,没了就没了吧,年轻一代都不说甚至不太会说,这真是个巨大的问题!
毕竟墨镜王是大导演,就算他江郎才尽,基本功还是上乘的,原著基础又扎实,只是真按原著拍,一定过不了审,王导是上海人,一直有上海情结,这份用心还是很难得,值得尊重,如果这个作品为保住上海话做了贡献,那我无论如何还是要点赞的,其它的就不苛求了。
《繁花》是可以看看的,要看沪语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