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一碗剩米饭 (写于2016年)

外表坚强,内心脆弱,深受抑郁症折磨,但从未放弃寻找光明的卑微灵魂--命运多舛,双面人生的旅途中,发现最治愈的是身边那些“小确幸”。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这两天重装电脑,翻出来好多以前写的小杂文,随笔。为了不丢了,捡有意思的Post上来。

不知道别的有祖孙三代的华裔双职工家庭是怎么处理吃饭问题,特别是中午饭问题。

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貌似简单的一件事,其实是非常有挑战的。

 

大的分:我家有东西两个胃:爷爷奶奶,老公,我,还有大妞都属于中国胃。两个小的因为出生,上幼儿园的原因口味儿都较加拿大化。再往细里分:爷爷因为胃病的缘故,要吃有营养易消化的,奶奶偏清淡口味儿,老公正值壮年虽说对吃不是太挑剔但如果隔三差五没顿大鱼大肉就会“嘴里淡出个鸟来”。最没法克服的是关中人对一海碗“穰面”的依赖,拌上一大勺油泼辣子倒上香醋拌上才能找到吃饱的感觉。

不过因为面条必须现煮现吃,我们俩上班紧张中饭时间有限,99%的时间我们都是带前一天晚上做好的米饭跟中式炒菜。

婆婆自去年来了以后就承担起了做晚饭的责任,既要让我们能进门就吃到热乎乎的饭菜,又要考虑第二天带饭的方便,还有兼顾儿子吃面才能饱的要求(他中午就吃米饭,晚饭还吃米饭,有时他没胃口的宁可饿着也不想动筷子)。这样的工作量以及对时间的把握,对饭菜的搭配,几个灶头火力的控制都会给人造成很大的压力,别说对一个老人,就是对我来说都要把统筹安排应用到最极致才能勉强做到。她心脏不好,呼呼呼的抽油烟机的声音,压面机哗拉拉拉响的声音对她来说都会像是一把把的锤子重重的砸到她的心上。

然而我的问题在于我的一贯娇傲,自大,虚荣:上中学的时候表面要做出一副闲散不在乎的样子,哪怕私下刻苦用功的熬到深夜,就是为了在老师跟其他同学面前造一个“天才”的假象。还因为资源的有限,我会把周围所有人当成竞争对手,因为害怕被碾压而不自觉的去碾压别人。所以说话一定要说最后一句,一定要占理。当周围的亲人朋友都变成“假想竞争对手的时候”,一个人的内心该是多孤独多没有安全感。人格上就会折射出自大,自卑,宽容,多疑,热情,封闭这些矛盾性格的交替出现。

这种习惯性思维影响着我的一切行为,包括做饭这些日常生活:在我掌管厨房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虽然很多时候我是紧张的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开着好几个炉头,一边烧菜,炖汤,一边洗切下一道菜,不是手指切了就是胳膊被烫了。但是我从来不说,就是要营造那种“怎么可能这么短时间能搞定”那种能满足我虚荣心的氛围,同时我还要摆出“这对我来说就是信守拈来,不值一提”的姿态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满足感不自觉的碾压周围的人,包括家人。

久而久之,我会忘记了事情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样的。我父母上次来探亲时我和爸爸发生的一系列矛盾90%发生在厨房里-就因为老头自许为二级厨师,我感到“被碾压”了,所以会经常挑他菜没洗干净,盐放太多太早,搭配不合理。。。因为是自己的亲爹,所以表达上也毫不忌讳,直接指责。忙了半天还要挨骂,放到谁都会生气,矛盾由此而升。不过因为父母的宠爱娇惯,很快就会过去,我们又会和好如初。我从来没有机会深层次反思自己的思想跟行为,一直抱着自己是对的这样成见。甚至忘了原来一日三餐其实对我们这个生活老少三代的移民家庭来说其实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尤其是经常晚上儿子还有空手道,游泳等一系列的训练对吃饭时间上有严格要求。

我忘了事情的本质,也忘了感谢感恩, 形成了习惯。

 

婆媳关系,总是一道难题。

上个月婆婆心脏病犯了,整整一个月连下楼都困难,再不要说做饭了。这个月她身体好了些就又把做饭的任务拿回去了,我也理解她其实也是个内心骄傲要强的人,让她完全不干活儿,她会感到沮丧挫败。

我自认是一个知书达理,心地善良,决不推卸责任的人。我对婆婆代替我掌管做饭这件事上始终非常矛盾, 甚至有负罪感,焦虑感。所以虽然我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认知上却充满了造成误解的可能。

事情的本质是:婆婆看到我们的辛苦也是出于对儿子的爱,每天竭尽全力的尽量兼顾大家在口味上的不一致,我应该感恩并且把我的感激说出来。但是加上我的焦虑就有可能变成了:都说不要你做饭了,你干嘛非要做呢?还做米饭,面条两种饭?和面要和很硬的面,揉起来多费劲呀.压面机的声音那么吵, 你那个身体,我爸那个身体,要是再病倒了可怎么办呀?再说你老这么惯着你儿子,等你们回去了,我下班时间晚,我怎么才能做到呀,到时候还是我落埋怨。

虽然是出于爱,但是却充满了埋怨跟负能量。

上周的一天,老公的关中胃作怪,晚饭蒸了一锅米饭他就吃了两口,加上两只小崽子有样学样的跟着“节食”,结果剩了一大碗。

我想那第二天晚饭就别米饭了,给他们换“面条”吧。可是我下班晚,和面现压根本来不得,婆婆还在恢复中,不要劳累。于是折衷的办法就买了半成品给大家做“炒面”。可是等我下班路上把面买回家却发现婆婆出于母爱已经把面压好了。

 

我买的面是半成品,不能久放,我们当天决定把婆婆压好的面冻一部分,大家先吃”炒面“.

本来剩米饭是给第二天带饭做炒米饭的。但是”炒面“还有剩余,所以干脆就没再做炒米饭,第二天大家又全带了炒面,这样这碗米饭就又剩了一天。

我们小时候都是家境清贫,老一代还经历过”大饥荒“,所以,浪费粮食在我家是决不会被允许的。作为家庭主妇,我第三天特地下班路上买了鱼,心想配着好点下饭的”菜“这碗米饭总可以被消灭了吧。没承想,老公先我到家已经给自己把”面“煮上了。好在四个灶头,我用另外三个以最快的速度,烧了鱼,炒了青菜,做了汤。间隙里,我连想也没想把一整碗米饭放进微波炉打热就为了饭菜汤同时热乎乎上桌。但是我忘了饭可能还是热多了。饭如果又没吃完,这样反复热肯定不好,所以婆婆就说:你一下子把那一大碗全热了,怎么吃得完?我虽然心里也这么想,但是就是不肯承认:这碗饭已经剩两天了,不能再剩了,今天吃多少算多少,剩下的要倒掉。

老人听说要浪费粮食总是不高兴的 ”如果吃多少播出来热多少,怎么就不能第二天中午吃了?“我虽然没有再说什么但是脸上肯定是带出了不以为然,而且还拼命吃米饭,平时只吃小半碗饭,那天我吃完一碗还接着盛第二碗。也许是我内心作怪,我还觉得婆婆饶有风趣的看着我吃:劝二子多吃两口,二子不肯,哄小妞多吃两口小妞不肯的,明显的事实就是单凭我自己怎么也吃不完这碗饭,她等着做最后发言。但是我当时的小脾气就是不想听”最后发言“。

老公这几年成熟多了,也会察言观色了。虽然他已经一大海碗面下肚早就饱了,看到我们的表情,二话没说把剩下的米饭全巴拉吃光了。我知道对他一个“痛恨”米饭在已经很饱的情况下又塞下一大碗饭的感觉是多么不舒服。但是作为一个儿子跟丈夫,他用自己的方式化解了我们婆媳之间可能产生的不快。

晚上我拉着他出去散步消食。模着他还鼓鼓的肚子。我跟他说:谢谢你,我知道你今天吃多了全是为了我。

他白了我一眼:你才知道?就你那个小心眼儿!

我的感激立刻被委屈所代替:“我怎么就小心眼儿了?我处处小心还不是希望大家都满意?

你倒好,想吃什么吃什么,没有大局观念。。。”

“我不就是吃口”面“吗?我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不良嗜好,就是为有吃饱的感觉有错了?我怎么没有大局观念了,没大局观念撑成这样。。。”

结果我们闹的不快而归。

这两天,听了一个道理:杯茶禪理

一位學者向「南隱」問禪,南隱以茶相待。他將茶水倒入杯中,茶滿了但他還是繼續倒。 「師父,茶已經漫出來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這隻茶杯一樣,裡面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對你說禪?」

学了两个繁体字的写法:

繁体字”聽” : 左边是“耳”下面一个天干中表示“九”的“壬”,右边“目”上面是数字”十“,下面是”一心“一意。

用”九“个”耳朵“,“十”只眼睛去关注,一心一意的去做才是 ”聽”

这里哪有口-嘴巴的事,而且还是“斤斤计较”。心里满满的,哪里装得下别人,嘴里说个不停,唇枪舌剑的哪里是在聆听?

繁体字” 愛” 的写法:

古人有“同门曰朋,同志曰友”的定义,可见友的境界是很高的。

上面“爪”一只手把“盖子”拿掉,下面是一颗“心”, 去除隔阂,坦诚相待才能交到“友”。

古今书法,爱在写的时候,都要把那一撇写到心的里面:想爱就要准备受伤,爱经常伴随著割心之痛,这一撇,虽然痛心,但却很逼真。

我的家人都是有心有爱的人:婆婆因为有心有爱才会不顾病痛帮我接过做饭的责任。

我因为有心有爱才会考虑到婆婆的身体考虑到丈夫的口味下班路上冲到超市买自己认为合适的食材。

老公因为有心有爱才会才会在吃饱之后又加一碗饭缓解我们之间可能会引起的误会。

但是,爱有时也会有伤痛,因为太在意,因为太过用力…对这一点我们显然估计不足。

”聽” 显然就是背道而驰,无数个理由,无数种努力的要去说服别人,唯独没有准备耳朵,眼睛,心意想要了解别人。

心里装满了臆想,假设,推理,预射结论,水装的满满的,哪里还放得下别人?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但是几个彼此关心彼此相爱的人却有可能相互误会,这将是一件多么让人遗憾和惋惜的事呀。

解药从来就在那里:倒出心里的水,清空自己的先入为主,但是这真的不简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