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声嘹亮 (上)
号声嘹亮文革中,思想宣传毛泽东。
人生坎坷似一梦,蓦然回首万事空!
文化大革命中 (1966-1976),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绝对是一个响当当名字。在几大样板戏统治文艺舞台的日子里,宣传队除了可以把样板戏活生生的呈现在人们面前外,还可以提供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在任何单位,能够成为宣传队的一员,不仅是文艺才能的体现,也是社会政治地位的认可。作为中学生,能够加入学校宣传队恐怕是很多人的梦想。
出身不好,在班上又是 ‘落后’ 学生的代表,故有自知之明,一直不敢有加入宣传队的奢望。殊不知冥冥之中凡事自有定数。不仅加入宣传队,而且是被 ‘叫’ 进去的,还搭了一个好朋友。真是应了那句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七中当年的文艺宣传队在沙坪坝区,乃至整个重庆市的中学里算得上凤毛麟角,能够演出红色娘子军全剧。就近入学,七中有大量重大和建院的子弟。大学子弟的文艺水平比较高,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比如,红色娘子军的几大主角,洪常青,吴清华,连长和小战士,两个重大的,两个建院的。
乐队也以重大建院的子弟为主。七十年代初,西洋乐器应该说是非常稀有,就算是有,也只有小提琴。至于铜管和木管乐器,像单簧管,双簧管,小号和圆号在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单位的宣传队中非常罕见。在中学宣传队里基本上没有。
文革期间,整个社会流行学会一技之长,找一条生活出路的风气,比如,本班吹笛子的有义同学考入了战旗文工团,不用去修地球了。文青和我大约是在1969年底或1970年初到市歌舞团去考学员,想有个工作。我拉手风琴,他吹笛子。没有考上,就问考官练什么乐器比较有前途。考官建议文青拉小提琴,而我的门牙好可以练一下小号。
考官的话就是圣旨。可是上哪里去找小号呢?依稀记得文革前,冯伯伯在教工之家舞会上号声嘹亮 (见金色的童年一文),不知道那只小号是不是他的。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还在不在。问了一下小兄弟龅牙-冯伯伯儿子(见逍遥自在一文), 说要回家去找。没过多久,竟然把号拿来了,而且还是冯伯伯自己的。他家的就是我家的。母亲是他母亲的同学,又是婚姻的介绍人。真是运气好到极点呀!
是一只银色的小号。多年没人吹了,三个键子都按不动了。拆下来用油擦洗后,又可以工作了。乐器有了,可没有老师呀。冯伯伯也不在学校。原建院歌舞团也没人会吹小号。不过管乐器可以触类旁通。这样,吹双簧管的张孝思就客串成了小号老师。教完基本技能后,主要是自己练习。没有定时上课这一说。
机会难得,为了出路。一回来就把小号练上了。小号可是一个非常费力的乐器。看起来吹号用嘴,其实得用身体的全部力量。经过大半年练习,已经能够吹奏乐曲了。银色小号毕竟有些年头了,三个键子反应太慢,就和父亲去临江门重庆唯一的乐器店花了近100元人民币买回一只黄灿灿的小号。可是下了血本的。100元可是普通工人两个多月的工资呀!最喜欢的乐曲是 ‘嘎达梅林’ 和‘拿波利舞曲’。家在建院东村的小山坡上。一练习恐怕全东村都不得安宁。吹得怎样,大家也听得清清楚楚。
校宣传队派人找我时,已经是1970年年底。来人说第二天就去宣传队报到,说是缺个吹小号的。其实宣传队从来就没有小号,当然也没人会吹。肯定是建院子弟中某个宣传队的队员去学校多嘴。想去但又觉得一个人去会感到孤独。虽然跳洪常青和吴清华的都是同班同学,但在都不是我的朋友。
告诉来人说,要去可以,但是文青必须一起参加宣传队。来人说宣传队已经有人吹笛子了,但我坚持不干。文青不去我就不去。最后,来人说那就多一个吹笛子的吧。何况文青也会拉小提琴。文青就这样被搭进宣传队了。
第二天就要去宣传队了。晚上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非常激动。平时看见宣传队排练,想过去看看,又不好意思。过了这一晚,就名正言顺了。就这样一直翻来覆去,到天快亮才迷迷糊糊地睡了一会儿。其实也是可以毛绪自荐的。可能有点清高或者说有点自卑,一直放不下身段。
乐队中小号的声音是最嘹亮的。我的表现最为重要的,好坏都清清楚楚。不会变调,所以整个乐队都跟着变成降B大调,也就是小号的原调。事情都是两面性的,小号也让宣传队增加了不少光彩,比如,演奏红色娘子军连歌 ‘向前进,向前进’ 时,有小号的加持,完全就不同了,雄壮了许许多多。有文青这个从小学四年级天天一起上学的毛根朋友一起排练,也不觉得孤独。慢慢地也开始和乐队的男生熟悉起来。其实大多是同年级的同学。
当时中学的宣传队有其独特的文化。首先,乐队完全瞧不起舞队。觉得跳舞不需要什么技术。随便跳两下就可以了。而任何乐器都必须认真的学习,还要天天练习。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技术含量高(乐队只有一个拉小提琴的女生)。
乐队的男生从来不敢给舞队的女生讲话。如果有人敢与女生讲话,就会受到大家的嘲笑。乐队男生觉得跳舞的男生不是爷们,太娘娘腔了。用重庆话讲,就是 ‘雄’ 不起来,也不乐意搭理他们。
参加宣传队不久,根据一号命令,中学生开始拉练行动。七中拉练到潼梁,邱少云的家乡。乐队队员最为辛苦,除了自己的背包外,还有自己的乐器。最重的乐器当然是手风琴,其次就是小号箱子。一路翻山越岭,从来没有走过这么长的路,越走就觉得箱子越沉。就有些走不动了。还好搭进来穿叉叉裤的朋友,文青也帮着背小号。
跋山涉水终于到了潼梁县城,大家可累坏了。其他同学可以休息了,可宣传队却不可以。不是还有宣传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任务吗。到达时差不多已经是六点钟晚饭时间。宣传队住在邱少云列士记念馆的小坡上,下面是一个大广场,演出就在大广场上。
抓紧时间吃完饭,赶紧做好演出准备。好像是歌舞节目和红色娘子军节选。7点半开演时,大操场上已是黑压压的一片,都装不下了。走了一整天的路虽然很累,但是看到这么多人,大家也就跟着来劲了。
回程时住青木关一个学校。下午大家发现镇上有一个温泉(东温泉?),但是不开放。而且被木板围起来了。当时大家十六七岁,都有点儿天不怕地不怕。到了晚上,不知道是谁叫了一声翻墙。乐队男生全部翻进温泉游泳池去游泳。不一会动静太大了,就有人来了。赶快翻出来回去睡觉,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学校领导其实知道这件事,但是闭了一只眼睛。毕竟乐队集体违反纪律也不好处理。同时,乐队也是学校的天之骄子呀!
翻过歌乐山就是沙坪坝了。拉练队伍在含谷场休息。文青和我发现场上戏院台子后面有一个小面馆。一碗小面上桌怎么这么香呀。才看到老板在小面里淋了一大瓢骨头汤。此刻小面的鲜味还在嘴里。拉练了一次,最难忘记的竟然是一碗小面。可见物质才是一切的基础。
拉练结束之后不到几个月。两年的初中生涯就结束了。这一届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也随之寿终正寝。除了少数同学根据政策留城外,大多数宣传队员们都响应毛老人家的号召,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去了。青山绿水可是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好地方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