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与各界应正视、公布、强调气候危机与近年中国自然灾害的关联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今年5月下旬至今,中国多地都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水旱灾害。如在河南省,出现了长达数十天的干旱加高温天气,农田里土地龟裂、土壤沙化;在中国东北、华东、华南,发生了严重的洪灾,尤其广东、广西、福建、安徽、湖南等地洪灾已致数千万人受灾、数百万人住所被淹和至少数百人死亡(随着灾情继续、救援营救和打捞的进行,死亡数字还会大幅上升)。在西南的四川和重庆,也出现了40°-43°的高温天气,酷热难耐。在4月,中国多地也发生了暴雨和洪灾,降雨量和灾情程度超出历年同期。

 

   这些灾害对于中国的国民生命安全与健康、农业生产、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和破坏,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干扰也越来越严重和长期化。不仅灾害本身需要得到高度重视、政府要积极救灾,这一系列灾害的共同与根源性因素,更应被挖掘和公示于众。

 

   综合诸多信息综合分析,最近中国的水旱灾害和高温天气,并不只是千万年来地球发生自然灾害的惯例和偶然,更是气候危机催化和加剧的灾难,是全球暖化对生态环境改变的具体表现。

 

   如果只是惯例和偶然,最近几年的中国和世界,不会出现屡次突破历史记录的高温和热浪、数百年来罕见程度的降水和洪涝、持续过久的干旱、多地极旱与洪涝两种灾害轮番发生等极端气候状况。

 

   如在2021年的河南省郑州市,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造成近400人死亡,包括地铁线路中也发生进水和死亡事件。而2021-2023年,在中国南方地区也发生了多起明确诊断为高温导致的“热射病”致死的病例。2023年,中国东北也发生了罕见的巨大洪水,许多从未遭遇过洪灾的居民区被淹、一些来不及撤退的居民死亡。而今年中国多地再度发生创纪录的高温、干旱、洪涝。

 

  在这些灾害中,本来可以防止“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旱涝灾害的农田水利设施和城市排涝系统,普遍过载、崩溃、无法遏制灾情,很多未经历过洪涝的地区突然受灾,都说明了灾害的严重、逸出常规、不同旧日。

 

  而根据联合国、世卫组织、欧盟、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包括中国清华北大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机构)等权威组织的研究和认证,近年来无论是发生在欧洲和非洲的热浪、南亚和东南亚的洪灾,还是中国的一系列水旱灾害,都与全球气候迅速暖化、自然环境在人为因素下剧烈变动且恶化,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简而言之,这些灾害都是全球气候危机诱发或加剧的。没有气候危机,这些灾害有的根本不会发生,有的即便发生,灾害的程度和造成的损害会比现在小得多。

 

    既然全球变暖、气候危机是发生这些灾难的关键,那么正视、预防、解决气候危机,当然是避免或弱化相关自然灾害的必须必要的态度和路径。而欧美、东南亚、非洲很多国家,也确实将防治气候危机作为公开的政策,并不断向国民和世界宣传气候问题,力图避免气候危机的进一步恶化,拯救地球,也拯救人类的生命和生活。

 

   但令人不解和担忧的是,即便气候危机的影响已日益明显和严重,中国官方对气候变化问题整体上一直是非常低调的态度,也几乎从来不愿将近年的高温和水旱灾害与气候变化问题联系起来(哪怕这种联系甚至能够减少政府在具体灾害中救灾不力的责任)。

 

  中国官方媒体、主要自媒体平台、“大V”人物,基本都回避了这些灾害与气候危机的联系。虽然有些媒体如中新网在采访气象机构人士时,也会提及气候变化问题,但往往放在不起眼的页面和位置,并没有加以强调和醒目展示。且多数情况下,对于这些灾害仍将之归于“副热带高压”、“台风”、“气流”等,规避全球暖化和气候灾变的大背景。

   

    另外,虽然世界各地包括亚非拉许多国家都已频繁强调和宣传气候危机问题,但中国对气候问题都长期持低调和回避态度。虽然在2020年,中国领导人在联合国大会上,已做出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后来又几次重申;中国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和地区进行高峰会谈时,中国方面也说要致力对抗气候危机;中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也颇有发力。

 

   但整体上,中国仍然是回避气候问题的,尤其对于气候危机对人类的负面影响、各种灾害与气候问题的关联,显然被大大淡化了。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也有不少关于气候问题的研究成果和数据,但并不对外公开,只在专业界低调讨论。即便有些中国官方报告和中国媒体偶有提及气候问题,但都十分有限,与气候问题的严重性不匹配,也与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国民占世界人口六分之一、受气候危机波及程度和应重视程度不相称。另外,中国仍然大量使用煤炭、油气等易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加剧气候危机的能源,让人怀疑“碳中和”承诺的可靠性。

 

   对于中国官方对气候危机回避和淡化做法的动机,笔者有些具体的猜测。但展开来讲过于复杂,在本文中暂且不提了。在此笔者只谈这种做法的弊端及个人的建议。

 

   笔者认为,在气候危机诱发和加剧了中国和世界许多自然灾害、近年来中国高温和水旱灾害已明显超过以往阈值、造成大量人员死亡的情况下,中国官方(无论党政机构还是官方媒体及其他受官方影响的组织机构)应该正视并明确气候危机带来的灾难后果,明确告知大众近年各种自然灾害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联,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遏制气候危机的加剧。

 

   如果中国仍然回避关注和提及气候问题对自然灾害的助推作用,只针对具体灾害事件预防和救援,并仍然按照全球气候大幅恶化前的方式应对,那必然是治标不治本、“按了葫芦起了瓢”、“刻舟求剑”,灾害将越来越多、越发超出旧日防灾的经验和常规、出现各种罕见甚至从未见过的灾情,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更多的经济损失和对社会秩序的破坏、更不可逆的自然环境恶化与人文环境劣化,并危害全体中国人的生死存亡、损害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中国官方无论出于何种动机,回避气候问题的真相和严重性的做法,都是不妥的、应该尽快改变的。人民的生命至关重要,国家的发展也需要安全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气候危机及相关的高温与水旱灾害对中国的损害,已越发显性和普遍;传统的救灾理念和对灾难类型和程度的预设,也在日益变化的气候“新常态”下显著落伍,许多本可挽救的生命在灾害中陨灭。2021年郑州洪灾的教训就是最突出的例子。

 

  今年河南旱灾、安徽和广东等地洪水,同样超出预期导致措不及防,发生许多本可避免的死亡和损失。6月23-24日,湖南长沙火车站及附近地铁站被淹没,又一次证明灾害超出传统泄洪防灾设施承受力。而随着进入夏季,中国雨水和高温将越来越多,且持续性的雨水和长期干旱在同时段不同区域/同区域不同时段交替发生,之后的洪灾、旱灾、高温热射病,以及造成的人员死亡和经济损失,很可能会比5-6月更为严重。

 

   所以,中国官方应明确说明,气候危机是近年中国各种灾害发生或加剧的根源,并以一切手段清晰而广泛的告知大众。这是至关重要的事。这并不只是一个技术性问题,而是攸关未来中国防灾减灾、亿万人生命与生活、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应行之路。

 

   正视灾害的源头与特性,并开诚布公告知大众,是扭转救灾不力的前提和第一步。之后,才能找准方向、群策群力,共同对抗干旱、洪涝、高温等灾害和极端天气,保卫人民的安全与健康。如果方向都不明确、对灾害的根底判断错位、有意模糊,救灾必然不力,轻则事倍功半,重则发生更多难以预测和到时无力抵御的巨灾。

 

   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及其他法律有条文明确规定,人民对国家重要决策及社会上发生的关系大众利益的重要事务,有了解和知悉的权利。对气候危机这种关系到国家和个人利益的重大问题,中国公民本就应有知情权。近年频发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灾害、造成数亿人受灾和成千上万人死亡,人民当然有权知道发生来什么及如何预防。执政者隐瞒和淡化事实,就是在侵害人民知情权,是违反《宪法》和《民法》的违法违宪行为,需要及时停止和纠正。

 

  当然,对气候问题的聚焦和透明化,并非只是中国官方的责任,每个中国国民也都应关注灾害背后根源性的气候变化问题,未雨绸缪,尤其各界精英和媒体“大V”更应打破对气候问题的沉默、宣传全球变暖和气候危机的来龙去脉及危害,既为自我保护,也是同胞互助之责。中国官民应与世界各国,尤其频发类似灾害的国家,更多沟通协作、交流经验教训,共同抗击需要全人类团结应对的气候灾变,守护地球与我们的明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