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哥华自建独立屋 (七)- 建造房子

打地基之前,建商问我要不要放Membranes, 就是整个房子底下铺个橡胶之类的防水层,我觉得任何东西都不会是永久性的,放了后新的肯定很好,但是万一漏水 越过隔离层, 散湿也很困难,坏了很难修补,传统的是在地基外面刷类似沥青的防潮层,以后用旧了还可以继续刷,只要周围挖下去一点。

打完地基后就是起框架,那是个印度人团队。我每天下了班后去工地,拿了把卷尺对着图纸看他们做的对不对。如果不对,改起来容易,如果积累起来,就根本改不了了。结果我找出许多毛病,有的是致命的,比如门的位置,差一英尺那种,如果不纠正,以后房间间隔也会移动。

还有楼梯间的尺寸,作为设备间,小一点以后设备都进不去,后来看看设备间各种设备管道,小一点点都不行。

连个deck 大小都错了,结果被 city inspection 发现再改,city 有阶段性检查发通行证,这个算是比较放心的做法,否则以后所有的东西都一封,谁知道里面做得合不合规。

虽然百般努力,最后订好的屋顶三角架还是多了两个出来,浪费掉了,他们没有按图纸造,自己就按经验。检查屋顶结构已经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过city检查了没有影响到结构,也就这样了。

然后是上下水管道,也是个印度人团队,领头的水管工水平非常高,但是他来了几次就交给了他的徒弟们,肉眼看他们就做的不那么好,比如管道在地下室绕着墙走,放好了才能起内墙,如果弯管做得不好,墙就会很厚,最后设计得一摸一样大小的地下室卧室,就是变成有大小。

我们有两个洗手间装热水冲洗马桶,需要电插头,幸好事先告诉了建商,及时装上,否则到时候就不行了。可是水管小工接管子时还是有问题,因为日本马桶盖的进水接口与加拿大的不同,小工搞不定,最后工头出马,到哪里去弄了个接口才装上去,当然最后用的时间都要算钱。

在温哥华,造房子基本上是印度人的天下,许多年前我买的第一个刚造好的房子就是华人建商,也是一个香港人,全部的施工分包商都是华人。现在据说华人分包商太贵了,所以没有他们的影子了。就算西人建商,用的也基本上是印度人团队。印度人便宜,技术也算过得去。

这个房子的电工用的是香港人,要求我付现金,我坚决不干,我需要开支票,一笔笔记录在案,所以电工做到一半就撂挑子,说不付现金就不干了,拖我们的工期,明明白白的要挟。我需要有资质的电工以后有问题有保险有问责,结果建商告诉我那个电工没有资质,我非常生气,不来正好,正好换有资质的。结果建商非让我付做了那一半的工钱,我想到不要让那些人怀恨在心来搞点破坏,就给了钱。结果第二个电工来了全部要拆掉重新排线。花费更大。

这个是教训之一,便宜的建商最后并不便宜,说不定更贵。

枫叶糖浆007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油翁' 的评论 : 谢谢!
油翁 发表评论于
文章内容详细又幽默,作者的经历令人忍俊不禁。枫叶糖浆007的贴心分享让人会心一笑,相信未来的房子会是温馨舒适的家园。
枫叶糖浆007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是的,大温哥华里有的城市确实是有某种族裔集聚的。现在出水马桶盖多了起来,新房子都在马桶旁边下方有接线口。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这些分享非常有用。 盖房子很操心很不容易啊。 特别赞你的卫生间做了接线口。 这个一般的房子都没有。
温哥华印度人那么多, 也是这两天刚从网友的帖中知道。
枫叶糖浆007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野性de思维' 的评论 : 真的是很操心!否则就会出很多幺蛾子。
野性de思维 发表评论于
哇,自己建房子,了不起,是不是很操心啊?从描述中看,确实挺劳神的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