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时光的回音》金刚脐

读了杜鹃的美文《草子糕》,我不禁想起了儿时的美食——金刚脐。

儿时吃过金刚脐吗?一定吃过!可记忆怎么却那么模糊,那种感觉总是无法捉摸。为何在读杜鹃的作品后,刹那间就浮现出是金刚脐呢?

在90年代初,我有一个长辈,阔别了近半个世纪回到家乡南京。长辈们交谈的天南海北,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当然,他们也谈到了金刚脐,表示想再次品尝家乡的金刚脐。旁听的我也萌生了想尝尝金刚脐的冲动,毕竟对那时的我来说,金刚脐也是久违了。可为什么好久没见到金刚脐?为什么自己从未亲自买过金刚脐?细细想来,始终找不到答案。。。放一边,赶紧动起来。于是,我开始在南京城四处寻找起来。跑遍整个南京城,仍然空手而归。无奈之下,只能到三星糕团店买了些点心回来交差,还煞有介事地自圆其说:因为金刚脐利润太低,没人去做了。或许正是这段经历和遗憾,使我再次记住了金刚脐。

据父亲后来告诉我,他们在沪宁线旅游时,在外地尝到了金刚脐,这让我心安许多。之后人间琐事,也就把去尝金刚脐这事给忘了。以至于回国这么多次,始终没有想起要去尝尝这金刚脐。

在写这篇帖子之前,还特意上网查了一下,结果很多疑团得到了答案。

金刚脐是南京的叫法。依稀记得父亲告诉我,这种点心因为形似金刚的肚脐,故称之为金刚脐。而苏州、上海等地则称之为老虎爪子,镇江、扬州又称为京江脐,简称江脐子。

网上说“金刚脐表面脆而不硬,稍显坚实是其特色,还有略一点点碱香味,用老面发酵的传统方法制作,据说可以帮助消化。以前胃病患者胃痛时,都要买金刚脐吃”。这让我想起父亲伏案工作时曾有胃病,也许我也因此就尝到了鲜。

网上还说,70年代起,煤球炉逐步改成了现代化的电炉,原先利用煤球炉余热制作的金刚脐逐渐淡出了食品消费市场,无论在南京、苏州还是上海都难觅其踪。90年代以后,上海的一些饮食公司曾希望恢复金刚脐的传统工艺,但当时的电炉火力永远无法调节到以往煤球炉的微温状态,也无法长时间烘焙,所以一般只会在某些特定的场合象征性地出现一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对金刚脐的记忆模糊不清,以及当年我跑遍南京城却难觅其踪,而父亲他们却在沪宁线上与金刚脐巧遇。

我仍有点印象,金刚脐表面颜色焦黄,亮亮的,一般有六个角,很容易把一个角掰下食用,中间的面不硬不软,没有发面的孔洞。。。无论如何,下次回国,我一定要去尝尝金刚脐,至少也要安慰一下,那跟了我一辈子-----胃里的益生菌。





(图片来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