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经济的独立,就没有人格的独立,太有道理了!(发人深省)
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基础,诚哉斯言。
举个例子,就拿郭德纲成功前后的样子来说,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郭德纲没出名的时候,衣食无着,备受冷眼。我们看他当年的影像资料,给人的印象就是个落魄的胖子,身上有藏不住的卑微。
而等到郭德纲名动江湖之后,再看郭德纲,已经是红光满面、从容不迫、气场强大的大佬风范。
人还是原来那个人,郭德纲的文化修养原来就有,可在发达之前,他就是个无名之辈,需要四处讨生活。所以用郭德纲的话说,人在发达后,气质、骨相都会改变。
人的精神和物质之间有相互作用,但精神毕竟不能无中生有,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财富。
当然,一个人如果思想境界、精神修养不够的话,那他也很难在物质世界取得什么成就。
所以从古至今,对大多数人而言,经济独立都是人格独立的必要条件。
为什么说是“大多数”呢,因为还有少数人是“大丈夫”,他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只有大丈夫才能超然物外,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地,无论面对乞儿还是王侯,都能表里如一,本色示人。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大丈夫”的境界归根结底是人格修养大成,这种修养已经超越了经济、物质的层面,可以说是养成了一种“浩然之气”,无需依赖外物。
文天祥有句诗说,“天下惟豪杰,神仙立地成。”就是极高的修养,他不仅超越了外物,更超越了生死。
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还是先取得经济独立再谈其他。
要知道,人格修养这个事不能自欺欺人,你可以在心理层面暗示自己“视金钱如粪土”,可终究是没有根脚,经不起检验。
俗话说三十而立,很多人其实到四十岁都不见得能“立”起来。这个“立”强调的正是经济和人格的双重独立。
有的人在三十岁之前就年入上百万、上千万,他们大体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靠打工或继承,一种是自己创业。
两种人的精神场就很不一样,那种依靠父辈的人,往往不如依靠“一技之长”的人更强,而依靠“一技之长”的人往往又不如自己开创事业的人。
毕竟,打工和创业是两种维度的修炼,前者是站在平台的基础上成就自我,后者则是披荆斩棘,自己建造一个平台。
他们各自面临的不确定性、难度和挑战是截然不同的。
翅膀硬了自己飞。一个年轻人只有在参加工作自己赚钱后,才算是摆脱了对父母、家庭的依赖,长大成人。
对打工人而言,不是说要摆脱公司和老板,而是要找到、提升自己那个能“立起来”的东西,不被一份工作、一个公司所绑定。不然,当到了中年时候,因为房贷车贷养家糊口,内心恐惧,被人嫌弃还不敢走,那就悲剧了。
范围再扩大一些,现在有很多所谓的“独立”专家、学者之类,但只要探究他们背后的经济来源,就知道很多人是名实不符,甚至是欺世盗名。
总而言之,一个人只有独立自主的能力越强,他的人格就能越独立,越强大,也越自由。
自立者自强,人的成熟从摆脱依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