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系统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艺术画廊。第一条线路于 1950 年开通,总长108公里的地铁,其 100 个地铁站中的 90 多个都有 150 多名不同艺术家的雕塑、岩层、马赛克、绘画、装置、雕塑和浮雕。让乘客的每一次停留、每一次换站都成为一次艺术旅行。
如地铁地图所示,三条彩色线形成七条具有不同端点的编号路线。 17路、18路和19路(绿线)、13路和14路(红线)以及10路和11路(蓝线)都经过市中心,这是一个非常集中的系统。所有 3 条线和 7 条线均在 T-Centralen 站换乘。除此之外,Fridhemsplan、Slussen 和 Gamla stan 等 3 条线路之间还设有换乘站。
1. 地图摘自维基百科
地铁有检票口。单程票可以提前购买,通常是在小型独立商店、网上或所有地铁站以及一些电车、公共汽车或船站的售票机上购买。也可以在地铁口附近的售票处购买车票。乘客还可以使用 Visa、MasterCard 或 American Express 支付卡进行非接触式支付。
如果你有机会来斯德哥尔摩,务必不要错过传说中“别人家的地铁”。
也就是我这样的大妈,每天打卡地铁站, 勤奋地、努力地、不厌其烦地上上下下刷站台, 就这样都觉得一个月也没刷够,哈哈。。。
斯德哥尔摩的地铁, 安全、高效并准时,最重要的:这个酷炫的艺术长廊,永远不会无聊。
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线庞大复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博物馆。 虽说每一站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过,如果时间有限,不妨先打卡一下生动活泼的蓝线以及文艺又文化的部分红线(城中心)。这些站点不仅集中,而且都是肉眼可及的惊艳。红线郊外部分以及绿线的大部分地上站台多有现代雕塑和瓷砖墙面地面,抽象现代艺术居多。
一共三种颜色七条地铁线,覆盖了100个站,两条蓝线相对短一些,但紧凑集中,主题鲜明生动活泼特别接地气。红线主要部分我已经附加在前面的文章里介绍过了,今天介绍蓝线。
某一天我舍近求远打着去超市买菜的名义,顺便把地铁蓝线走一遍,结果一撸不可收拾,只给自己留下10分钟逛超市的时间。
华丽丽的国王花园站 Kungstrdgrden ,是蓝线(T10,T11)起点站也是终点站。设计者Ulrik Samuelson用绿、红、白三种颜色表示地铁站外国王花园与雕像。巴洛克风格的装饰以及色彩斑斓的瓷砖拼贴充满着戏剧性与意外感,装饰最为繁复而华丽。
2. 月台的走廊很吸睛
3. 大力神后面绿色背景其实是一棵粗壮的树
4.
5. 一个小小的考古遗迹,展示了曾经的 Makalös 宫殿的遗迹和Torsgatan街道的煤气灯等充满历史风情的物件
地铁中央站(T-Centralen),是斯德哥尔摩地铁系统的主要枢纽,红、绿、蓝7 条线路(也就是全部线路)都在这里汇合,是整个斯德哥尔摩最大、最繁忙的车站,也是第一个设置艺术品的车站,所以它应该是最有代表性的。
该站于 1957 年开通,车站在三个不同的楼层设有月台。底层就是蓝色线,于1975 年启用,也是曝光最高的月台,由艺术家 Per Olof Ultvedt 设计,其理念是在最繁忙的车站营造一种平静的氛围,车站以蓝白色为主要色调。这一站在前文斯京日记(8)米勒斯雕塑花园里有描述过。
6. 优雅的蓝色藤蔓和花朵沿洞穴般的墙壁攀延,艺术家亦设计了建造车站的工人的展影向他们致敬。
Rådhuset 站,位于斯德哥尔摩众多岛屿之一的国王岛。该车站于 1975 年落成,乍一看原始粗犷,但蕴含了诸多巧思。
设计师西格瓦德·奥尔森(Sigvard Olsson)在1975年用一些模拟的考古文物,把Rådhuset 站打造成一个粉红色的地下石窟。他希望旅行者能够找到以前在该地点存在的物体的痕迹 —— 国王岛历史的碎片。
7.
8. 在这里可以看到几个篮子和一个标牌,上面写着“篮子,18和19世纪最常见的包”。
9. 幸福的套鞋
10. 下沉的桦木,仿佛偶然,一堆木头似乎沉入了地面,所以你就可以在这里看到它。
接着就是 Fridhemsplan 站,这个车站以附近的广场命名,是蓝、绿线的转乘点,绿线于 1952 年开通,而蓝线则于 1975 年开通。
艺术家 Torsten Renqvist and Ingegerd 通过各种展品增强了它的魅力,这些展品反映了瑞典强大的环保运动及其与海洋的联系。其主题与群岛和海洋有关,由指南针、船锚、旗帜到玻璃柜内的展品都是围绕着有关主题的,在蓝线那边,红、绿、蓝色的水彩/油漆随意地飞溅到岩石上,为平淡的岩洞添加了一点艺术色彩。
11.
12.
13. 由蓝线到绿线会经过一条隧道,那条隧道喷了点绿色,营造青苔和天然洞穴的效果,拱顶上方有只翅膀宽度为3 米的黑色大海鸟,它看起来更像一只盘踞在洞穴顶部的蝙蝠。
14.
Stadshagen 这一站我好像错过了,没有照骗。
Västra skogen 这一站的特点是采用了许多明亮多彩的瓷砖拼贴成各式各样的马赛克图案,与暗淡粗糙的岩洞形成鲜成的对比,有了这些色彩缤纷的艺术品,车站多了些趣味。车站于 1975 年启用,其命名源于附近曾经有个森林,站内的艺术作品是由艺术家 Sivert Lindblom 创作的,灵感就是来自周遭的森林。
15.
16.
接下来两条蓝线就要分道扬镳了,分别向着不同的近郊地区驶去,T10 通往 Hjulsta,T11 通往 Akalla。我们先去 T10。
Huvudsta 这站的设计主题为“空中花园”,设计者为 Per Holmberg,设计灵感来自古巴比伦王国的空中花园,站内以绿色和线条装饰为主。
17. 挂着的像不像鞭炮?
18.
Solna strand 是日本瑞典混血雕塑家 Takashi Naraha 打造的“方块天堂”。他将多个蓝白相间的方块镶嵌在隧道顶部和站台上,与漆黑的隧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产生了一种身处地下深处也可以望见蓝天白云的超现实感,感觉随时可以拥抱大自然。
他从中国的阴阳概念中汲取了车站设计的灵感,阴阳是一个两极对立的概念,支配着宇宙的事物,两者都必须存在才能相互平衡。在车站的天花板和平台有着一些突出的天空立方体,与黑暗的洞穴形成鲜明的对比,并在光明与黑暗之间取得平衡。而立方体的蓝天又代表着“阳”,柔和的白云则代表着“阴”,所以阴阳也同时和谐地存在于立方体上。也许作品也提醒乘客,尽管目前正处于一个黑暗洞穴的深处,但在离这里不远的地面上存在着明亮开阔的天空。
19. 月台和墙面上用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方块展现瑞典夏天蔚蓝的天空
20.
Sundbybergs centrum,这一站于 1985 年落成,由艺术家 Lars Kleen, Michael Söderlundh 和 Peter Tillberg 共同负责艺术装饰。主题好像没有特别连贯,例如通往月台的拱顶的设计像船架,将其倒置就像置身于大海的一艘船,另外还有一些房屋外墙的大型雕塑和人类感官的雕塑。从很多方面来说,它都是对工艺的致敬。
21.
22.
23.
Duvbo 这一站可能 pass 了。它看起来好像黑沉沉的。
Rissne 站 ,车站于 1985 年启用,装饰布置由艺术家 Madeleine Dranger和 Rolf H Reimers 负责。这可以说是一个传授世界历史知识的车站,这里有不同颜色的文字涵盖的历史时间时间表,据说红色是日常事件,黄色是宗教事件,绿色是政治事件,蓝色是科学事件,粉色是文化事件,可惜我看不懂上面那些密密麻麻的瑞典文。
24.
25. 看不懂捉急啊
26. 不同颜色绘制的世界地图?
Rinkeby 地铁站有许多飞鸟图的装饰,整座车站呈现出一种火红色,岩石上镶嵌着闪闪发光的金色符文或图腾。
该站于 1975 年开通,艺术装饰由 Nisse Zetterberg、Sven Sahlberg 和 Lennart Gram 三位艺术家完成。因为在建造现代的社区时,在该区的挖掘过程中有丰富的考古发现,所以艺术家 Nisse Zetterberg 便以“维京时代的古代发现”作为车站主题。整个平台使用了土色系的色调,营造出考古发掘现场的氛围,色调使它跟 Rådhuset 站很相似,不过这个站的色调偏向更为鲜艳明亮的橙红色。站内的墙壁上饰有金黄色的马赛克拼贴,当中包括一些古老的图腾、符号和文字,它们都代表着那些那些考古发现。站台中央的拱顶上又饰有镀金的金属板雕塑,它的外型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金色太阳,它的桨瓣还让人想起古代的水上旅行。月台上亦展出了一幅幅海鸟展翅飞翔的图画,乘客就像旅行者,随海鸟来到发掘地点,在金黄色的太阳下踏上维京时代的考古之旅。
27.
28.
29.
到我最喜欢的 Tensta 站了。
负责该站设计的艺术家 Helga Henschen 和她的兄弟团队 Lars 和Arne Sedell 为这个地铁站打造了“移民、团结、兄弟姐妹的玫瑰”的主题,他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装饰平台,透过明亮的壁岩、色彩缤纷的图画、活泼生动的雕塑、不同语言的文字和多位作家的诗歌、语录等,向人们介绍瑞典森林的野生动物和自然生态,并带出文化包容与团结的信息,是个非常有趣且童心未泯的车站,感觉就像进入了童话世界。
30. 我们必须互相扶持,以免跌倒
31.
32. 瑞典语单词"syskonskap"还被翻译成 18 种语言列出,以庆祝 Tensta 和瑞典人民的文化多样性
33.
34.
35. 左边那段文字写着:“世界来到了瑞典。我们有一个独特的机会来丰富我们的文化,并通过与移民接触使我们的生活更为有趣。”—— Birger Norman 。右边其实也有一句话:“所有真正的生活都由相遇组成。”—— Martin Büber
36.
最后一站 Hjulsta,有不少画 。
37.
38.
39.
40.
先到这儿, T11 改天再写。 找图码字太不易了, LOL
生活感悟:
瑞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采用纸币的国家,而如今彻底翻过来了,几乎成了cashless -无现金的国家。 出行倒是简单轻便,带上手机和一张信用卡就成,很多地方已经不接受现金了(比如公共交通)这一个多月我就没见过现金, 出行前要摸摸手机看看交通卡,如果没有手机/票可是寸步难行啊。
2022 斯京日记:
1. 米塔-列夫勒(Mittag-Leffler)数学研究所
3. 再回首,老城区
4. 国立博物馆里的午餐
5. 森林墓园和图书馆
6. 宫殿里的异国风情
7. 有点失望的ABBA博物馆
8. 让我泪流满面的远东博物馆
9. 米勒斯雕塑花园
10. 跟着Moomin去赫尔辛基
11. 赫尔辛基有好吃的兰州拉面
12. 隐世小镇 Sigtuna
14. 人文荟萃乌普萨拉
15. 一艘船的博物馆
16. 水边的摄影博物馆
17. 两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