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垦中学十年(2429)第一次到香港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的农垦中学十年(2429)第一次到香港

1993年春节,大女儿在武汉读大学三年级,寒假学校组织活动,不回海口家里过年了。我们和小女儿决定春节去香港旅游。

早在1987年,我也算到过香港一次。那是在广州参加全国中学语文研究会第四次年会后,一位深圳的朋友,非常热情地安排我和几位老师,去沙头角“中英街”游览。在当年那条著名的街上,跨过街中间的“界碑”,也算双脚踏在香港的地上了吧!其时,看到香港那边街上商铺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游人如织;深圳这边的商铺就不如对面的丰富,游人也不如那边多。当然,大多数人办“通行证”去“中英街”,也许跟我的想法一样,就是想看看资本主义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遗憾的是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游览,能看到什么呢?当时因囊中羞涩,贵重的东西买不起。在“中英街”香港那边走几遍,也只是挂个“眼科”看看,所见所闻,管窥蠡测而已。

那时还不敢奢望去美国一游,只想带着女儿在香港回归前,去那里看看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什么样子。实在没有想到短短的七八年后,女儿就带着我们到了美国!二十多年来,每年都要来美国住半年,虽然对资本主义社会还是不甚了了,但是,正如鲁迅所言“比较是医治受骗的良方”。在美国一二十年的生活告诉我,“腐朽的资本主义正在一天天烂下去”是天大的谎言!

1993年春节前,我们一家三口办好了赴港的所有手续,其实,与后来出国过海关是一样的。于大年前两天,我们从深圳罗湖口岸出关,真正踏上了香港那块神秘的土地。

住进维多利亚港湾附近的一个酒店,我们要了一张大床加一张小床的三人间。走进房间第一感觉就是逼窄逼窄的,当然,如俗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言,室内各项设施俱全。进门打开电视,不是英语,就是粤语。客房面积与当时国内一般招待所的“双标”房间差不多大,大床靠窗户只有一个床头柜多一点的距离,紧挨着窗户有一张小茶几,两张靠椅,都是木制的。大床与小床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张床头柜那么一点宽。靠小床那边上一面是一个穿衣柜,我们的旅行箱就放在那里面。房间的卫生间可谓小巧玲珑,仅供一人使用。我们的第一感就是,香港确实是一个“寸土寸金”的风水宝地啊!

放下行李就到酒店附近转一转,虽然马上就要过年了,但是街上没有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那车水马龙的景象,人行道上也没有摩肩接踵的游人。原来,那几年春节期间,大批香港人都回内地省亲过春节去了,在街上逛的多是内地来的游客和来观赏“东方明珠”的外国人。

还记得在中环一个商店门口,我老伴与他大嫂的同事邂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武昌水果湖,那位女士与她大嫂不仅上班在“共青团省委”办公室,下班回家也住在“团省委公寓”同一栋楼,那位女士真是看着我的老伴长大的,一晃二三十年不见,居然在香港大街上遇到了,两人都惊叹不已,感觉世界真是太小了啊!

外地人到北京,“不到长城非好汉”;到武汉,很少有不到黄鹤楼的;到了香港,几乎都要登太平山顶。太平山海拔554米,是香港岛的最高峰。太平山风光秀丽,是人们到香港的必游之地。站在山顶,一览错落有致的香港高楼大厦,真是众“楼”小呀!

上太平山顶游览,可以乘坐大巴沿着山路慢慢盘旋而上,也可以坐缆车十分钟就登上山顶。坐缆车比坐大巴快多了,当然也贵多了,我们选择坐缆车。我的观念是主张“钱是为人服务”,尽管当时我赚钱不多,既然出来玩,就要舍得花钱买方便。几十元一张车票又何妨。



(登太平山的百年缆车)

酒店客房床头柜上一本“香港游”上介绍:乘坐惊险奇特的缆车登太平山,到凌霄阁摩天台观景,在凌霄阁品赏香港美食,然后观赏迷人壮阔的维多利亚港的夜景。是游览太平山的四大看点。据说,乘坐缆车人多,排队需要较长时间,于是,我们吃完中饭就去太平山缆车站,准备上山。在凌霄阁吃年夜饭,然后看维多利亚港春节烟花秀。

 太平山顶远离尘嚣,恬静安详。直到1881年,在苏格兰高原铁路工作的亚历山大·芬利·史密斯,向当时的港督轩尼诗爵士提出建议,修建港岛缆车铁路,其中一段连接美利楼南侧与山顶维多利亚峡,也就是今天的通往太平山顶缆车。

山顶缆车是香港百年历史中最久经风霜,最富代表性的生活见证。这个香港的传奇,由港督威廉姆爵士于1888年5月30日主持启用典礼,正式向世人揭开了面纱。

    自从山顶拥有了稳定可靠的交通工具后,她迅即凭借居高临下饱览壮阔维多利亚港景色的特色蜚声国际。时至九十年代初,太平山顶每年吸引超过700万的游客到访,成为香港最受欢迎的旅游热点之一。

    坐深红色的宽敞明亮的大缆车,不到十分钟就登上了山顶,且不说由下而上看到车外的宜人景色,只说人们乘坐这个亚洲第一大缆车登山顶时那惊奇、兴奋喜形于色、溢于言表,几十人的车厢内,各种语言发出的声音,像一首正在演奏的美妙的交响乐。

等候近三个小时,才乘缆车上到山顶。从缆车上下来,人们几乎步调一致直奔“凌霄阁观景台”。那里已经是人满为患,真正是摩肩接踵,哪里还能选择最佳观赏位置,360度观赏香港全景啊!我们随着人群移动,算是到此一游了。



在凌霄阁一个餐馆排队吃晚餐。点了一条清蒸鲡鱼,大过年的,总是期待来年有“余”嘛!当然还希望将来的日子“红红火火”,又点了一道“红烧排骨”;再加一盘蚝油生菜,一碗海螺冬瓜汤。这就不能像在家里过年那样铺张,做满满一桌菜过大年了。等我们三人在香港最高也是最佳景点,吃完这餐“三菜一汤”的年饭,就赶去观赏维多利亚港的夜景。

我们重上“观景台”,俯瞰港岛夜景,维多利亚港两岸灯光璀璨如银河,一眼望去,地上川流不息的车灯闪烁,矗立在两岸的地标建筑的装饰灯五颜六色如百花怒放,还有闪烁动感的探照灯,据说是变换色彩,遗憾的是我们在山上难闻其声。只见维多利亚港游弋的轮船如流动的一团彩灯,在水中倒映着的两岸灯光之上,一动一静,交相辉映,只有维多利亚港才有这样美轮美奂的夜景。



回到酒店,新年的钟声已经响起来。虽然,还没有看出资本主义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在香港过年却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pokemama 发表评论于
我第一次去香港是1979年,中美建交後,和分別34年的老父及弟妹們團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