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爱国”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前几天在“今日悉尼”报导有个女孩在线上收集签名,目的是要求澳洲政府将澳洲境内凡有“Chinaman”字眼的地名更改,说那是种族歧视是标志。这已不是第一次了,以前有人做过,不了了之。

“Chinaman”由两个词组成,“China”及“Man”,都是中性词,即使将两个合起来的“Chinaman”,仍然是中性词。怪是怪在中文翻译,说这词是“中国佬”,但这种译法却不是洋人们代译出来的,是我们的前人非得说“Chinaman”就是“中国佬”。弄得百多年后的后人,一看到“Chinaman”的字眼就满身不舒服,非要打个翻身仗不可,似乎不改的话就斗争到底直至胜利。

在追寻华人历史的过程中,往往要翻阅一些早期的英文报纸,多在使用“Chinaman”时有前置词或后续的新闻报导,也就是说有所专指,而非泛称。即使在今天有华人听到“Fxxk, Chinaman”也往往是某个华人的举止导致,让旁边的华人也舒服不起来。间中也有华人无端端的被人骂,是否代人受过就不得而知。

这几天和朋友们聊起这事,大多认为“Chinaman”就是有种族歧视的意思,然早期英文报纸也有“Englishman”重复出现,洋人够胆骂自己的祖宗是“英国佬”,中国人却承受不了“中国佬”的字眼。

细查“佬”字,只不过是粤语中的一个常用称谓(有时亦被客家话与闽南话采用),有前置词的属中性最常用的是兄弟、朋友之间的称呼,如大佬、细佬;前置词的属粗俗称呼中性的有高佬、大只佬;略带歧视的则有美国佬、英国佬、鬼佬、四川佬、差佬、猪肉佬、肥佬、傻佬、衰佬、乡下佬、麻甩佬、臭佬等不一而足。

对“佬”字的反感与否,在乎语气及行文陈述,这样一来,时下最被歧视的莫如“农民工”。 “农民工”的称谓在全世界中仅有中国才有,他们是没有受过培训却数十年中流血流汗地赚取低廉工资,成就了高速的社会发展,却依然的城市中被称之为“低端阶层”。真的爱国,多关注他们,那怕是说几句良心话。

发起在线上收集签名将“Chinaman”改名自我标榜是爱国行为,很可爱,建议再收集签名送大使馆,再向澳洲政府提出严重抗议,或可能获得“爱国人士”的光荣称号,头顶光环成为华人代表。

Firefox01 发表评论于
政府是哪里来的?还不是来自人民?有些事政府管得了,有些事政府管不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