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急就章(53)

當時的哈爾濱可分爲老哈爾濱、埠頭區、新哈爾濱等三區,這是以鐵路地帶的範圍而論的。其發展的軌跡如下:老哈爾濱區亦即後來命名的香坊地區,但並不完全等同於今天的香坊區。這裏是東清鐵路工程管理人員最早的抵達之地,初期以田家燒鍋為中心,逐漸向周邊發展而成。該區内建有火車站,稱老哈爾濱站,在滿洲國時俗稱香坊站。光緖二十四年四月至六月,東清鐵路工程局在此地設立後,在此區最先跟進駐入的應是華俄道勝銀行分行,接著沙俄以保護沿綫工程及物質爲藉口成立了中東鐵路護路軍,這是一個軍事化的專業武裝力量,最初護路軍的司令部就建於這個區。此區人口逐漸增多,則各種服務也自然跟進,由此商店和各行各業也就入駐了此區域。

今天哈爾濱市的道裡地區,是原來的埠頭區,這個區當時是不曾被規劃的,也就是除去屬於東清鐵路的部分,例如鐵路材料卸貨組裝地、鐵路倉庫以及臨時總工廠等外,其它地方當時未曾進行先期計劃。此地爲松花江左岸的碼頭區,東清鐵路建設初期,為配合東線西香坊的鐵路工程材料運送,在此地修建了沿江的車站,初稱松花江站,後來更名為沿江站,光緖二十九年再改稱碼頭站。這裡是鐵路材料卸貨後的組裝之地,鐵路倉庫及臨時總工廠都設立於此,東清鐵路建成營運後這個總工廠仍然設立於此地。此一地區伴隨著東清鐵路貨物進出量的快速成長,商旅從四方雲集,遂成為哈爾濱的工商業中心。當時此區需要大量勞工,所以人口就以漢人為主,建築物亦是多為中式房舍,市政建築隨之而雜亂無序。

哈爾濱還有一區,俄國人當時稱之爲諾威哥羅德( Novigorod),意為“新城”(新市街),漢人按原地名稱呼爲秦家崗或南崗,也就是新哈爾濱。此區爲“城之中央,精華所萃,高埠平地,沃壤相間,江水漲發,無虞淹沒其中”,所以東清鐵路工程公司以此地為新城的建設地,從光緖二十五年至光緖三十一年分二期進行建設。全區以棋盤式排列,又以類於圓環使街道交會,都是先有設計圖紙,按圖施工,設計工程師爲列夫捷耶夫。此地的建設,車站、街道、廣場、醫院、教堂、鐵路管理局、墓地等都是以俄國風格進行的,東清鐵路管理局、護路軍司令部、商業學校、鐵路旅館、尼古拉教堂、鐵路員工住宅、鐵路醫院、大型商場最後都落址于此區。此爲哈爾濱當年之大框。

關於東清鐵路建築工人的來源在今天看是一個比較不太容易理清的問題,原因在於施工的不同階段、不同的國際國内環境以及其所需不同等,這項浩大的工程曾從不同的地方招募勞工。在動工初期因爲是接續的西伯利亞鐵路,因此工人以俄國人為主,有資料説大多是由沙俄的鳥蘇里鐵路移轉而來的。但因在關東内各區段的建築是同時施工,所需工人極多,這時就不得不開始招募漢人爲勞動力。最初透過懂俄語的漢人譯員介紹,從鐵路沿線招募農民充任勞工為主;後來慢慢地就採用包工的方式,招募大批來自中國關内的農民和勞工,其中尤以山東省和直隸省(河北、天津地區)民人居多。隨著工程的擴展和建設速度的加快,勞工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漢人勞工數量在光緖二十四年約有二萬人,二十五年增為三萬人,二十六年初再增為十萬人;同年夏天,在義和團事變發生前夕,據資料記載短短幾個月更暴增至二十萬人,此時是雇用華工最多的時期。除去在滿清招募勞工外,爲管理及施工東清鐵路管理局還從歐洲各地招募工人,如義大利人、波蘭人、德國人和拉脫維亞人,這些從其它國家招來的人員多屬於技術性的工人,因爲從華夏招募的勞工只能做苦力,大多都沒有任何技術素質。招募的歐洲人以庚子國難之後的光緖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間的人數最多,其中義大利人占居多數,據資料記載是修建興安嶺隧道的主要人員。

相較於歐洲各國工人以技術性工作為主,在華夏招募的漢人勞工則是東清鐵路建筑工程體力勞動的主要來源,因無技術含量及可替代性高故其待遇和福利均爲最差之等級。在工資方面,漢人勞工所得本就不多,如再遭逢包工、工頭等層層剋扣,則拿到手中的更是可憐。“雖日亟勞瘁,不得衣食”,低廉的工資加上惡劣的工作環境,這中間除去大強度的勞作外還有嚴寒酷暑的惡劣自然條件,很難使不是當地的勞工適應,以致不時發生漢人勞工逃跑的情形,而且各種流言亦被廣泛地散播。如光緖二十四年六月,從内地新募的勞工在抵達伯都訥七十華里處,聽聞“鐵路傭工極苦,凡做苦工皆常手鐲腳鐐”,遂紛紛將隨身攜帶的工具變賣逃跑,由此在新舊勞工中引發了更大規模的不安和騷動。副總監工伊格納齊鳥斯曾致電吉林將軍,請其設法制止,“並令五城副都統訪拿肇事者”。

登录后才可评论.